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杰 《文教资料》2006,2(33):59-60
丁西林的喜剧与英国的世态喜剧之间的联系,既可从丁西林自己的论述中找到线索,也可从前辈评论家的评论文章中找到肯定的答案,但不同评论家给出的答案又是不同的,这又不能不让人感到困惑。本论文试图打破这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抛弃传统的一人一剧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丁西林戏剧与英国世态喜剧之间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比较中肯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丁西林小说具有思辨色彩,这源于他的学术背景和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3.
丁西林的喜剧创作开了中国幽默喜剧的先河,为后来喜剧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借鉴。近八十年来人们不断认识和评价他的喜剧:从艺术特征的探讨到文学史的定位,直至90年代一些研究者重新解读;从褒贬参半到归于沉寂,直到重新热闹起来,丁西林喜剧的研究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4.
丁西林文集     
丁西林(1893年9月29日-1974年4月),原名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中国剧作家,文学家,物理学家,乐器工艺家。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丁西林小学成绩优异,1910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1913年毕业;1914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1919年获理科硕士。  相似文献   

5.
“五四”以来,丁西林是专门写喜剧的唯一的一位剧作家。他的喜剧数量不多,题材也不广阔,却独具风格。摆在你面前的一个个剧作,就象经过巧匠琢磨过的玉石,玲珑剔透,而又逸趣横生。喜剧是笑的艺术。丁西林的笑,不同于鲁迅的致敌死命的冷嘲热讽的笑,也不同于陈白尘的辛辣的讽刺的笑。他的笑是轻松的,幽默的,虽然不乏辛辣的讽刺成分,但不象陈白尘那样走向尖刻的漫画和夸张。他的手法是写实的,于幽默讽刺的笑声中,嘲讽旧  相似文献   

6.
丁西林是一位出色的喜剧作家,他最后创作的《妙峰山》现实针对性强,剧情起伏变化大,人物机智幽默,充分体现了其喜剧特色。  相似文献   

7.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新喜剧的开创者.他创作的风格独特的独幕讽刺喜剧。带动了中国喜剧事业的发展。因此他被誉为“独幕剧的圣手”、“‘五四’时代在戏剧创作上最努力的一员”。他的创作比较注意在趣味性上下功夫,作品多为带有诙谐意味的趣剧,剧情简洁集中,浑然一体,能在较为轻松平淡的戏剧冲突中反映社会现实.所以有人说丁西林的讽刺喜剧“惯于在世俗风情的描绘中蕴含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省与批判,对改造国民性的艰难探索”。  相似文献   

8.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极具特色的剧作家。彼时的话剧,多以悲剧为主体,他却热衷于喜剧;旁人的名作均为多幕剧,他却以独幕剧见长,比如《三块钱国币》。  相似文献   

9.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新喜剧的开创者,他创作的风格独特的独幕讽刺喜剧,带动了中国喜剧事业的发展,因此他被誉为"独幕剧的圣手"、"‘五四’时代在戏剧创作上最努力的一  相似文献   

10.
丁西林在"五四"时期以独幕喜剧著称文坛,此时他将文学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工作之余的爱好,他的前期戏剧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喜剧因素,幽默、论辩色彩强、结局出乎意料。三四十年代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丁西林对文学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再将戏剧当作一种兴趣爱好,而是将文学作为爱国的工具,融入战争背景,揭示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复杂,并描绘个人的政治理想,赋予文学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健吾和丁西林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擅长喜剧创作的成就卓著的剧作家,作者从喜剧观、喜剧形态和喜剧文本三个方面论述了二人喜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许君远年表     
许君远(1902-1962),河北安国人。现代作家、著名报人、翻译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与废名、梁遇春、石民、张友松等同学。二三十年代,在北平文艺界较为活跃,经常在《现代评论》、《新月》、《北平晨报》、《华北日报》等发表小说、散文、文艺杂谈,深得丁西林、陈西滢、杨振声、沈从文等人赏识,也可以说是京派之一员。  相似文献   

13.
《三块钱国币》是丁西林的独幕讽刺喜剧,品读剧本,我们深深地感到作家的幽默艺术渗透到剧本的各个层面,让人在轻松的微笑中,感悟作品传达的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14.
丁西林是一位由科学步人文学的戏剧艺术家。他所创作的独幕喜剧,既具有达观雅量、追求和谐的美学特征,又渗透着科学理性思维的色彩,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喜剧的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9,(9):101-108
丁西林早期独幕剧的客厅空间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文本意义和舞台意义。在沙龙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丁西林的戏剧活动与创作和新月团体的美学风格关系密切。在剧本的层面上,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呈现了空间中权力的支配、转移和异化,更折射出家庭伦理、社会问题等多重维度。当客厅作为舞台表演的场所时,丁西林先生对客厅空间进行了充分的经营,使之具有丰富的喜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现代喜剧的开拓者之一,丁西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步得到了确认。丁西林研究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1924-1949年、1950-1978年和1979年至今,其间经历了争论并渐渐走向深化。  相似文献   

17.
喜剧应“从那最平淡的事件里反映出真实”(丁西林语,转引自柏李《会见丁西林先生》),丁西林先生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三块钱国币》就是这样的一部独幕喜剧。它取材于生活小事,但以小见大,围绕花瓶事件反映出当时社会恃强凌弱、无法无理等令人难以容忍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揭露了阔太太自私刻薄的庸俗的小市民习气,称赞了大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也一定程度地讽刺了警察唯唯诺诺的丑态。  相似文献   

18.
丁西林喜剧独特的文化品味突出体现于其理性品格,他形象展示了现代知识分子身上,作为理性主义文化人格化的"绅士架子"的"矜持",其理智生活的精确严密灵活机智,以及以此制造的机智幽默,洋溢着"理趣"的喜剧美。  相似文献   

19.
初读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觉着文章很容易理解,戏剧冲突尖锐而鲜明;人物个性突出——吴太太尖酸刻薄,李嫂可怜孱弱,杨长雄幽默而富有正义感;戏剧语言紧扣主题,恰当体现了人物的个性。因此,在教学时也就容易落入一般戏剧教学的套路:品评人物语言,透过语言把握人物性格、抓住矛盾冲突,根据人物形象和戏剧矛盾冲突总结主题。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很难让我们真正认识丁西林的风格。郑以然曾经对丁西林的作品作过评价:“既没有内心的深仇大恨,也不可能有外在的剧烈冲撞,只有心理活  相似文献   

20.
丁西林的话剧对观众的吸引力源于其对话剧"戏剧性"的高度强调和对冲突处理的理性把握。这种把握表现为对冲突发展初的"急迫性"驾驭和对冲突发展过程中"温和化"的处理。本文试图再现丁西林话剧中营造冲突的创造技巧,并挖掘其话剧中"理性"与"冲突"相互融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