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创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型学习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大学教育还要营造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2.
3.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中有诸多与知识经济创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着创新与全球化的时代。每一个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和需要。教育更应该走在前面,地理教育也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的变化要求地理教育应把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内容介绍。知识,人才是第一生产要素,地理教育在分析生产要素时,应突出知识要素对各部门产生的影响。随着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布局由集中走向分散,影响生产布局的要素由资源型、劳动力型发展到信息型、知识型,产生了新的科技工业园区。从人地关系上看,知识经济成为促进人才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知识经济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基础,将面临新的挑战,知识经济对现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教育存在着不少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因素,必须要进一步改革才能够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人类将告别工业经济的时代,进入一个崭新的由知识和智慧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同时,21世纪又将是一个教育的世纪,教育与社会更加紧密的结合,在这个世纪里,会给各类教育,尤其会给远程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一)科学技术和知识智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以人们难以想像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对这一形势,西方很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未来学家对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些新的观点也在孕育中。应该说"知识经济"的出现,人们对它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德国未来学家、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20世纪初叶就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此时知识在经济中已开始发挥作用,这位学者已体察到了。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革命使知识与经济发生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随即召唤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美国教育经济学家舒尔茨曾对美国28年间经济发展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美国国民收入的增加,有33%是由于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六十年代舒尔茨的名作《教育和经济增长》、丹尼森的《美国经济增长和我们面临的选择》以及英国学者约翰.希思的《教育经济学》相继问世,他们都对现代教育巨大的经济功能作了科学的说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对教育的投资不是一种纯消费的投资,而是人力投…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的观念,使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做人与做事并行,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把学生从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做知识的主人,增强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将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根据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面对全球化、市场化知识经济的挑战,未来高等教育将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更加重视对人格、知识、能力的全面培养,更加强调基础,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未来高等教育将构建以终身教育为信念的教育价值观,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整合为特点的教育内容观,以注重学生创造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观。努力探索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和深化改革的突破点,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新突破带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十一世纪将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根据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面对全球化、市场化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未来高等教育将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更加重视对人格、知识、能力的全面培养,更加强调基础,...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知识已经成为继“劳动力、原料、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之后的第四大关键要素。教育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学校将成为知识社会的关键机构,全社会必须以更高的热情关注教育发展。教育部门应围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带动经济增长的现代经济。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37%-44%,这说明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已有了较大的潜力和较好的前景。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教兴国的基础在于教育,迎...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知识经济的基本认识(一)知识经济的涵义所谓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又叫智力经济,它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知识和技术信息等无形资产的占有和配置为第一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它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而高技术又以新科学为主要资源依托。在消费(使用)上,它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并且知识的消费和传统的物质产品的消费不同,它并不因消费而报废或折旧。相反,使用的人越多,它所带来的价值会…  相似文献   

14.
<正>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和科技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社会消费知识化的发展趋势也说明,知识消费必将成为社会消费的主要形态。也就是说,知识和科技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动力。而这一变化印证的唯一事实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1996年、哈拉尔在他的《新管理学》中指出:今后的一二十年,美国从事一般性服务业的白领工人,将由当前的40%下降到20~30%。从事知识劳动相关工作的将达到60~70%。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意味着知识劳动将成为绝大多数人谋生的基本手段。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5.
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给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及时的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是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既为社会发展服务又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经济的世纪,知识信息将成为整个经济运行的电流,而教育则是产生电流的发电机。教育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置身于社会的中心地位。知识经济对教育的要求是很高的,它不仅要求教育要培养出有创造能力、学用结合的创造性人才,而且要求德才具佳的高素质的教师。因此,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观念应有相应的转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仅就其中人才观、教学观和教师观的转变作粗浅的探讨。一、知识经济对教育的要求(一)知识经济的定义和特征。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全球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资产无形化、知识创新化的特点。知识经济的出现给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点在于——创新知识的应用与人力资源的开发,教育观念必须彻底更新:确认教育产业地位,改革教育育人观,更新教育投资观念,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树立教育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浅谈知识经济对教育制度改革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为知识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知识经济要求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将人类文化精萃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从而成为自身不可分割的部分,并具有驾驭未来知识的能力。空前剧烈的信息时代节奏和职业竞争要求人才具有相当的基础素质和应变能力,以有限的时间和精神在庞大的知识海洋中汲取所需,能够尽快适应从一项工作向另一个新领域转移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才在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平衡发展,不仅要维持必要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足与知识经济对高职人才数量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知识经济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要求与社会职业岗位紧密相连:(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适应性差与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质量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3)专业设置落后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职业岗位结构平衡之间的矛盾——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专业设置要体现“职业”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