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如果有了科学精神,就不容易被伪科学迷惑。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在众多的说法中,提得比较多的是探索精神,因为探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的外在表现,由于许多动物也有好奇心,为了适应环境也很有“探索精神”,于是有人把探索精神看成科学精神最本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物理教和学中,到处可见“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试题或说法,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这里是说:下雪的时气温还不是很低,感觉不很冷。但在雪熔化时会向周围吸收大量的熔解热,比下雪时的气温低,感觉很冷。  相似文献   

3.
关于舞蹈的起源,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劳动即生产实践创造了舞蹈”。这当然是对的,但仅揭示了源头之一。人由动物进化而来,保持并发展了动物“食色”本能。“食色,性也”(《孟子·告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此之谓也。劳  相似文献   

4.
动物诈骗术     
小朋友,这一期的超趣超炫栏目,小编又给你带来一份动物大礼包——“动物诈骗术”。为了生存,人们有诈骗、欺敌的谋略,没想到不起眼的动物也有一套高智商的诈骗术呀! 快快打开来吧!哇,什么?散“迷魂香”以擒“风流鬼”,太好玩了!  相似文献   

5.
动物具有保护和哺育后代的本能,当小鸡崽遇到危险时,母鸡会把小鸡拢在自己的翅膀下;再凶残的动物似乎也不会去伤害自己的幼体,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母牛常用舌头轻轻地亲舐小牛犊,从而有了“舐犊情深”的说法;小羊羔总是前腿弯曲,半跪在地上,伸头在母羊腹下寻找乳头吃奶,故有“跪乳之恩”的典故。尽管这些感人情景的表面,覆盖着“拟人化”的面纱,但生物界的许多现象总是充满着种种矛盾,动物界中却也存在着动物杀婴、食仔等特殊现象。行为学家把动物杀害自己亲生后代或同种幼仔的现象称为杀婴现象。  相似文献   

6.
“新感性”是李泽厚对人类审美心理结构的描述,以区别于动物的“旧感性”。“新感性”的“大厦”,分为“人化”了的“感官”和“人化”了的“情欲”两层。“感官层”无疑是“基座”。李泽厚的“感官的人化说”,是要描述和论证,即使人的生理感觉,也和动物的生理感觉不同。是“劳动”使人的生理感觉也“人化”了。本文对“感官的人化说”中的有违科学和逻辑紊乱,作了揭示。“新感性”大厦的“基座”中问题已如此严重,其整体结构的紊乱和错位,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7.
经常会听到“各位同志们,大家好?”的说法,听后总有种怪怪的感觉。仔细琢磨,觉得这种说法实在说不通。  相似文献   

8.
闫良 《考试周刊》2011,(60):28-28
“死”在古汉语中的运用是很常见的,不同地位的人的“死”在古汉语中的说法也是不同的;从“死”的方式来说,也有不同的说法;“死”在色彩方面也是存在很多差异的。这些就为研究古汉语中的“死”的不同说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有许多迁徒动物,它们每年可以旅行几千公里。有人猜测,这类动物利用了“感觉导航”,也就是指让特殊的嗅觉和听觉指引它们到达目的地。然  相似文献   

10.
曾经有一位作者形象地把语文比作是一盘“菜”,一盘男女老幼东西南北皆宜的“大杂烩”,但我们要在这盘“大杂烩”中吃到“特色”,吃出“风味”,并且,要荤素搭配,冷热兼备,干稀俱全。刚开始只感觉这种说法挺新鲜,  相似文献   

11.
趣味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的时候,一直有种挥之不去的感觉萦绕其间,有过震撼,惊讶,钦佩,也有过惶惑,沉思和不解。最近听了几节课,这种感觉似乎更为强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说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既然是对话,那么,  相似文献   

12.
我发现,人和动物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从许多说法里得到验证:“他像狐狸一样狡猾”,“她是条美女蛇”……哈哈,你看是不是这个理?想到这里,我肚子里的坏水往外冒开了,我们的老师像哪些动物呢?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朋友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功课,是高考三大主科之一,这几乎是所有同学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泉。但在实际学习中却又发现,真正把语文当成一门功课来学了,那成绩却是怎么也难以提高了。造成的感觉就是语文是一门“努力也白费”的课。于是乎“语文不用学”“学了也白学”的说法就大行其道,也有部分同学想学好语文却无从下手,不知从哪儿学起。此种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少有定论。究其关键,我感觉这其中所涉及的核心问题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一个语文观的问题。一、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从小的方面来说,语文是我们日常交际的工具,是学好其他功课的…  相似文献   

14.
通感趣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基努·李维斯好酷(cool)啊!”“邓丽君的歌声好甜美啊!”“这种颜色太冷,不太适合你”……人们在这些说法中不知不觉运用了一种很有审美价值的修辞手法:通感。通感,常常被看作是比喻修辞格的一种。二者的关系简单地说,通感肯定是比喻;比喻不一定是通感。所谓通感,有的语言学家也把它叫做“移觉”。通俗地讲,通感就是人的各种感觉之间的交通、沟通、转移。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各种感官(包括眼、耳、鼻、舌、身)获得的感觉,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肤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和冷觉、…  相似文献   

15.
陈高良 《教育家》2004,(5):41-42
按“饮水思源”之说法,要想学好物理学,那就必须寻找“理”之来源,“物”之所在,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及认识论的观点。有很多的物理概念、规律性等知识非常抽象,学生很难懂,这并不奇怪,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从“物”中抽象出来的,如果回到相应的“物”中,有时真有“梦里寻伊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烟珊处”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鬼”的原型——兼论“鬼”与原始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古今学者对“鬼”字的来源主要有五种解释:①死人说;②异族丑人说;③类人动物说;④骷髅说;⑤头神像说。本文在第五种说法基础上提出,“头”应该涵化①③④三说,“鬼头”跟类人动物的形象有某种象征性联系。远古人类对人和神奇动物(如熊、猴等)的头骨有虔诚的崇拜心理,他们认为“生命力”或作为生存条件的“灵魂”是寓居在头骨之中的。从“猎头”、“吸食脑髓”到“活吃猴头”,都包含着膜拜或汲取、移植这种“生命力”的企图  相似文献   

17.
上学期参加教研活动,听了四位教师讲授的“椭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感觉都非常重视椭圆定义的发生教学,各有各的风采和千秋,同行们在一起讨论也各有各的说法和评价,一时也没有一个定论,那么四位教师的不同设计到底谁的比较好呢?有没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和视角?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作家热衷于写“动物小说”,文坛上甚至出现了“动物小说”热潮。像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这些都是名噪一时的长篇“动物小说”。至于写动物的中短篇小说那就更多了。不过现在人们一般不把它们叫做“动物小说”,而是换了一个新的说法,叫“生态小说”。好在这并非换汤不换药,因为和“动物小说”相比,“生态小说”中确实出现了某些新的精神质素。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中国经济在上升,国民文明水准却在下降,甚至今不如昔。从总体上说,笔者并不赞同今不如昔的说法,可为什么中国人讲文明现在却成了“问题”了呢?  相似文献   

20.
关于来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开篇提及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历来说法较多。有的认为“当年(即1927年)中国时局动荡,黑暗笼罩着全中国”,“心里有除不去的阴影”,幻想超脱“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而不得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