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人的价值的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人的主客体二重性所决定,人的价值可分为人格价值与人生价值、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四个方面。人格价值是人作为价值主体所应得到的满足、尊重和权利;人生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他人或社会的作用和意义;自我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之“我”对作为价值主体之“我”的维护、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价值 价值是创造维系某种文化的人们,亦即社会的成员们共同持有的“期望性观念”(Concept On Desirability)。教学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学活动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关系范畴,即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是一种价值追求。有学者认为,教学具有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品格价值和方法价值四个基本价值。这些教学价值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社会领域,就是个人和社会的利益关系,表现在价值领域,就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既统一又对立的。社会主义为我们创造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艰苦探索,才能使人生更加充实美好,使社会更加和谐繁荣。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教师接受培训和提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反映 ,是对继续教育价值功用和行为取向的系统认识和基本看法。它是一种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主体观念上的反映。它因客体 (培训的价值功用 )属性以及主体需要的不同而形成相对的价值观念。1 .教师继续教育价值观的形成。由于教师的培养 (培训 )同时与个人主体 (教师 )、群体主体 (学校 )、社会主体 (政府 )发生关系 ,具有个体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即价值的多样性 ,不同主体对多样价值反映侧重不同 ,形成了价值观的多样性 ,…  相似文献   

5.
姜美 《上海教育》2008,(14):34-35
所谓美术教育价值取向,是指美术教育价值主体在把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客体存在的情况下,根据美术教育发展需要对这一社会客体所进行的价值设定与价值预期。这种价值设定、价值预期一旦形成社会共识后,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对美术教育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美术教育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颇,直接导致了美术教法、学法等方方面面的不科学。  相似文献   

6.
巨乃岐 《天中学刊》2010,25(1):67-71
技术的价值即技术在与主体和客体及主客体所在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效应。技术价值活动系统由技术、主体、客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五大要素构成。技术价值活动系统的特点,一是作用的系统性、非线性,二是系统的自为性、自主性,三是环境的改造性、适应性。技术价值系统活动内容主要有:技术活动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人工化动态过程,是技术的价值形态不断转化的实践过程,是技术价值不断增长并积累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价值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根基,当下呈现出的价值多元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同的价值主体在各自的利益基础上对待价值客体会呈现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产生价值差异。价值差异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基于主体存在利益共同性、人的"类"本质和人性角度考虑,价值差异具有协同的可能性,价值差异的协同使得价值主体与价值异己者在人际、族际和国际关系处理上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协同路径既要尊重差异,也要寻求共识。  相似文献   

8.
价值是以主体的内在尺度为特征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其价值的大小在于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这里讲的主体指的是实践者、认识者,即人本身。客体指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这个对象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人既可以是主体又可以是客体,如当主体(人)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时,自然界就成了人的客体,于是人可以通过对它的认识和改造使它在物的方面满足主体的需要,这就是物的价值。人也可以作为客体,即人创造价值满足个人、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人作为价值客体的意义上说,他的价值与其他客体的价值具有某些相同点。人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人不仅是价值的享受者,  相似文献   

9.
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与效用,也就是客体以其某属性能够满足主体一定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它对于保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人权有很大意义与效用。社会主义制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权有着本质的一致性。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初步显示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和发展人权的重要价值。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目标之一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国人民的人权。我们当前要加大保护和发展人权的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实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享有更多的自由和平等。  相似文献   

10.
技术的价值即技术在与主体和客体及主客体所在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技术价值的生产即技术发明的规模化生产,是技术从单件技术到批量技术的转化过程。技术生产的形成过程包含两个环节,一是技术商品的观念构建过程,即技术的社会编码,二是技术商品的实践创成过程,即技术的社会建座。社会编码的中心环节是成本核算和市场开拓,社会建座的重要环节是工艺定型、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个体智力发展正常,却在社会性表现方面水平低下的现象,提出"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概念,并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社会性发展迟滞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的概念,具有年龄特异性、文化特异性和层次性。本文对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当前学界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展望等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兴起的世界价值观调查正在将思辨层面的价值观纳入实证研究的范畴,并提出"观念改变世界"的观点,即人类价值观的改变对社会变迁具有重大影响。世界价值观调查从不同国家国民的基础价值观中提炼出代表性的文化特征,并绘制世界价值观地图,解释社会现实并推演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在描述价值观转变规律和世界价值观地图的同时,评价了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价值观调查关于文化、宗教、全球化趋势和民主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以期通过对这些结论进行分析以获得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公民行为伦理规范——公民的具体的伦理行为。该路径应用于社会工作职业领域的具体路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者行为伦理规范——社会工作者职业伦理行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括社会价值、专业价值和操作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包括关于社会价值目标的假设、关于社会的价值假设和关于个人的价值假设,据此可进一步推导出相应的专业价值、操作价值和社会工作行为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4.
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发展在社会交互中产生",它强调和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知识是在社会性的协商与合作和个体独立思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幼儿同伴合作学习的价值主要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激励幼儿的探索欲望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五个命题分析了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项目运作中的参与各方,特别是捐助人的捐助意识、行为和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试图说明实施公益项目的基金会只有从理论上把握公益项目中参与各方的动力和行为模式,才有可能在实践中给予合理、有效的激励,逐步完善激励机制,保证公益项目的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认为,目前我国高校要在发挥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同时,切实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社会保障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舞台,在"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很好地破解传统"社会保障学"教学瓶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价值文化由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一起构成,属于观念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价值文化的灵魂,处于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主流价值文化是相对于非主流价值文化而言的,是与多元价值文化共存的时代产物.但只有国家倡导且社会流行的才是主流价值文化.我国构建主流价值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本研究针对主流价值观在认知、内容设计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主导、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信仰、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模式、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增强媒体公信力、加强干部队伍形象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的进程中,魏徵秉持"良臣择主而事"和"事天下不事一人"的政治理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民族与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背景,这是唐初能够形成新的文化高度的时代条件。唐朝建立后,魏徵成为帝王的施政之"镜",其谏言集中反映了贞观君臣的政治观、权力观,为一代政治新风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魏徵是唐初修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他高扬鉴戒史学的旗帜,修史工作对唐初政治文化的创新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新确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社会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所概括的范围要大于社会进步,当然包括社会进步,它具有实践性、过程性、局域性特别是代价性等特点;而“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主流的、本质的现象和必然的趋势,具有总体性、趋势性、前进性、结果性等特点。当然,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一面。本文还进一步从理论发展哲学、发展伦理学和发展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区别及其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Both local and global issues are typically dealt with in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or in curriculum areas with other names but similar intents. In the literature about Social Studies the imagination has played little role, and consequently it hardly appears in texts designed to help teachers plan and implement Social Studies lessons. What is true of Social Studies is also largely reflected in general texts concerning planning teaching. Clearly many theorists and practitioners are concerned to engage students' imaginations in learning, even though they use terms other than 'imagination' in doing so.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a more explicit attention to imagination can make our efforts to engage students in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We provide, first, a working definition of imagination, then show how students' imaginations can be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the 'cognitive toolkits' they bring to learning. We look at such 'cognitive tools' as stories, images, humor, binary oppositions, a sense of mystery and how these can be used to engage students' imaginations in learning Social Studies and other content from kindergarten to about grade four. We then consider 'cognitive tools' commonly deployed by students from about grade four to grade nine, including a sense of reality, the extremes of experience and limits of reality, and associating with the heroic. We also provide examples of how using such tools could influence planning and teaching Social Studies top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