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晖  刘伟 《收藏》2013,(5):98-99
2013年春,华夏古泉网新人藏一枚"庆历直十"大钱,系前谱未载之物,亦未见任何著录和报道。观其形制,当为北宋仁宗时期所铸,但其钱文特殊,为有宋一代铸钱所未见。  相似文献   

2.
周少华 《收藏界》2010,(6):105-105
"得一(壹)谁知谶未真,顺天新铸有重轮,洛阳古寺铜销尽,都是如来劫后身。"这是清代的《古泉杂咏》。《新唐书·食货志》:"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壹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之百,既而恶‘得壹’  相似文献   

3.
董大勇 《收藏界》2011,(1):69-69
本期发表的"政和通宝"折十大钱,为多年未见之品,丁福保先生所著《历代古钱图说》有一品,为铁质,此钱较丁著拓图稍大,而钱文书体一致,作者认为是铁母钱,有一定道理。"忠义勇烈"钱,本刊前几期已发过另外一品,本期所发包浆较好,作者对其所作的考证,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明东 《收藏界》2011,(4):70-70
"泰和通宝",金代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至金末元初官方仍有铸造。据华光普先生著《中国古钱大集》所录,在"泰和通宝"中折二、折三多为元代初期所铸。当然,由于都是官铸,而且铸量很少,即使是元代铸币也很珍贵。  相似文献   

5.
海泉 《收藏界》2011,(8):74-75
据《金史·本纪》和《金史·食货志》记载,金章宗完颜在泰和年间(1201-1208年)铸"泰和通宝"、"泰和重宝"钱,这也是他在位近二十年所铸的第三个年号钱(第一个年号钱是"明昌元宝",其后是"承安宝货")。  相似文献   

6.
誓戎 《收藏界》2010,(12):82-82
罗汉钱是清朝康熙年间所铸制钱"康熙通宝"的异品钱,它同普通的"康熙通宝"的区别是"熙"字少"臣"左边的一竖,而"通"字的走之儿仅为一点,俗称"一点通"。此钱制作精良,边缘肃整,铜泽光亮,重约4.8克,铸量稀少,深受民间百姓的珍爱。  相似文献   

7.
谭程馨 《收藏》2011,(7):96-98
有"草原瑰宝"之称的巴林石,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乃石之妙品。早在8000多年前,巴林石就已被先民发现并使用,曾是历朝贡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称其为"天赐之石"。据著名巴林石鉴赏家朱景田考证,出土的巴林石印章,可将金石界普遍认为的"文人以石制印始于元代赵孟頫"的论断推前150年,巴林石可称文人印石之祖。  相似文献   

8.
寇英武 《收藏》2011,(2):88-89
笔者藏有两枚洪武通宝钱,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但却不是明朝的铸币,而是舶来品,一枚为日本铸,一枚为安南(今越南)所铸。据日本《东亚钱志》载:日本自室町中叶开始仿铸中国洪武通宝钱,钱背皆铸有记地文字,日本大隅藩主岛津氏在其领地内铸造"加""治""木"三种制钱,专门用于采购中国商品使用,俗称"加治木钱"。此后又陆续仿制20多种中国年号钱,正式开始了日本第二次自铸铜钱阶段。  相似文献   

9.
1、我国杂技魔术史上第一位幻术家,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被称为"魔术之鼻祖"的左慈。据《后汉书·方术传》载:"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通……"他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四套新奇幻术:盘中钓鱼、盆内生姜、取酒不竭及隐遁之术。可见早在1800余年前,我国的幻术(即后世之魔术)就已达到了高精的艺术境界。2、中国第一个魔术表演组织为宋代的"云机社"。据专家考证,它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善的一个魔术表演组织。  相似文献   

10.
刘冠成 《收藏界》2011,(6):75-75
据《金史·食货志》载:"泰和四年(1204年)铸大钱,一值十。篆文曰‘泰和重宝’,与钞参行。"《金史·食货志》上谈到的这种篆书"泰和重宝"折十大钱比其他泰和钱较为多见,而同为折十型的"泰和通宝"楷书大钱,却极为少见,不但金史上无明文,民国前的旧谱亦未见著录。  相似文献   

11.
潘龙 《收藏界》2010,(12):88-88
"五行大布"铸行于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同武帝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先铸的"布泉"及后来静帝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铸的"永通万国"钱合称为"北周三泉",皆是钱币界倍受赞誉的美品佳泉。据《周书·武帝纪》载:"建德三年六月壬子,更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与布泉并行。"文中所言"以一当十"指的是折合布泉十枚。  相似文献   

12.
寇尚民 《收藏》2013,(5):104-109
"龙洋"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流通的银币,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有小满文,并有铸造地名和"库平七钱二分"计重;背面为龙图,四周铸有外文(见图)。这种既有龙图又有外文的银币被称为"龙洋"。此银币首先由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开铸,后各省陆续铸造。关于各造币厂铸成"龙洋"之数量,  相似文献   

13.
天雨 《收藏界》2011,(2):77-78
日本早期钱币——"久安通宝""久安通宝"为日本第76代天皇近卫天皇久安年间(公元1145-1150年)所铸。李佐贤《续泉汇·利三·十四》载之,而日本泉谱不载,《历代古钱图说》将此钱定为无考品。  相似文献   

14.
据史书载,明代早中期的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正德年间均未正式铸过年号钱,目前所见除伪品外多属安南所铸。据《明·食货志》嘉靖六年(1527年)补铸累朝未铸铜钱。明末世人以高价求购正德钱一二文可值银一两,称正德皇帝为游龙,人佩此钱渡江可保平安。但明末时铸的正德钱多数为小平光背,偶有单龙戏珠及阴刻花纹,铜色青白,通宝二字类万历钱,存世较少。清以后铸之正德钱形制粗劣,也有龙凤花纹,量多而均出自民间。  相似文献   

15.
徐学平 《收藏界》2013,(8):122-122
岳飞因抗金为世人所钦佩,因此其书法亦为藏家所追捧,一字千金,求者若渴。反之,秦桧因卖国为世人所唾骂,其作品无人存留尚且不说,即使他的遗物,也为人所不齿。纵观藏市,好恶之风自古有之,但就收藏本身而言,笔者以为因人及物,过分毁誉,这种做法似亦有伤雅道。说起秦桧,可谓是遗恶久远了。据载,秦桧墓现在南京牛头山附近,"墓上丰碑屹立,不镌一字。盖当时士大夫鄙其为人,兼畏物议,故不敢作神道碑。及孟琪灭金回,屯军于桧墓所,令军士粪溺墓上,人谓之‘秽冢’。"甚至寻常食品油条,竟也被人称作"油炸桧"以解气愤。据考证,范仲淹手书的《伯夷颂》卷中就有秦  相似文献   

16.
"大泉五十"钱,从王莽扶助汉帝孺子刘婴开始,到建号新朝直至灭亡,开铸时间之早,使用时间之长,铸造工艺之多样,版式之复杂,是为莽泉之冠。其前后铸行达六次,而王莽的币制改革仅为四次。据汉书《食货志》载: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铸大钱,径寸二分,重十  相似文献   

17.
韩文岐 《收藏界》2012,(2):77-77
我收藏的古币中,有一枚钱文为"大泉五十"背"宜泉吉利"钱,此钱为西汉末年新莽朝所铸吉语钱。该钱直径为27毫米,穿径10毫米,厚1.4毫米,重2.3克,钱体为绿锈包裹,包浆熟旧自然,乃开门见山之品。钱文书体为悬针篆,笔法老到,字体清秀美观,铸造精良。不论从形制上、书体上,还是铸造工艺上均体现了新莽朝铸币技艺的精湛高超。  相似文献   

18.
钱苑杂谈     
董大勇 《收藏界》2011,(4):68-68
八十多年前,上海泉界为一方钱范,掀起了一场风波。在南京某地修路时,发现了一块砖坯陶范,上有"大吉五铢"、"大富五铢"等钱形,因找不到所铸泉币实物,又因为其他原因,当时的泉家们各述己见,争论不休,直到本世纪之末,还余波未平,说明泉界对于钱范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9.
黎凤歧 《收藏界》2010,(11):80-81
日本是最早仿照中国钱币形制铸行方孔圆钱的国家,公元708年,即唐景龙二年,日本奈良朝元明天皇首次仿效中国钱型铸造了"和同开珍"小平钱,此后,各朝天皇又累计铸钱11种,即"万年通宝"、"神功开宝"、"隆平永宝"、"富寿神宝"、"承和昌宝"、"长年大宝"、"饶益神宝"、"贞观元宝"、"宽平大宝"、"延喜通宝"、"乾元大宝"等,连同"和同开珍",日本钱币学家合称为"皇朝十二文钱",是日本铸钱的第一阶段,这些钱都是小平钱,存世少而珍贵。此后,日本还铸过"大中"及"洪武"背"治"贸易钱以及"庆长通宝"、"元和通宝"小平钱,亦未见大钱。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公元1625年),即明天启五年,日本始铸"宽永通宝"年号钱,从1625年至1867年,宽永钱前后铸行长达200余年,数量庞大,品类繁多,有大有小,  相似文献   

20.
傅绍庆 《收藏界》2012,(5):78-78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1-1106年)所铸“崇宁重社”折十大钱,据《玉海》卷180载,铸量高达15亿枚以上。如此巨量的“崇宁重宝”到底有多少种版别?正如《北宋崇宁钱币图谱(珍奇实物版)》一书作者陈策生先生所言:“至今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