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考察中国古代史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古代史论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认为中国古代史论之“非”是主流,占上风;“是”也时隐时现,但始终是支流。并从四个方面对史论思想的若干“是”与“非”作了具体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白云教授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是目前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的专著。上编分析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基本形式、基本方法、基本对象、基本范畴、重要标尺、重要作用。下编探究了中国古代重要史家、史学家、史学批评家及《左传》、《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的史学批评思想,上下编交相辉映,凸显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与司马光是我国古代主张“鉴史以资治”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是我国古代极负盛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王船山深怀亡国之痛,穷经究史,晚年撰写了《读通鉴论》、《宋论》两部史论和一部当代史《永历实录》。他的史论著作,堪称我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珍品。王船山与司马光都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历史学家,深受《春秋》“大义”的熏陶。《春秋》笔法给中国古代史学留下了许多弊端,流毒深远,效尤者历代不绝,王船山与司马光也深受其  相似文献   

4.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论亦然。古代史书汗牛充栋,在典籍中的地位也很高;古代读书人喜欢读史,也喜欢评史,后人就把他们评史的文字叫做史论。史论以评论史书和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为主,后又扩延讽喻现实,也就是古代学者所称的“因事发议,评定得失,做示当世”,因此读史论能予人以更多的启迪。中学教材选取经典史论篇目作课文可为明智之选。  相似文献   

5.
秦平 《成人教育》2012,32(3):51-52
我国古代书院教育是一种介于官方和私学间的教育与学术研究形式,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古代书院教育为学术背景,从学术性、开放性、主动性、沟通性及道德性等五个切入点,以史论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中国古代书院对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以期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论亦然。古代史书汗牛充栋,在典籍中的地位也很高;古代读书人喜欢读史,也喜欢评史,后人就把他们评史的文字叫做史论。史论以评论史书和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为主,后又扩延讽喻现实,也就是古代学者所称的“因事发议,评定得失,做示当世”,因此读史论能予人以更多的启迪。中学教材选取经典史论篇目作课文可为明智之选。贾谊的《过秦论》、欧阳修的《五代伶官传·序》、苏洵的《六国论》均为史论经典之作。或指陈前朝过失,劝谏当朝实施仁政;或总结历史教训,阐述社会人生哲理;或评析史事原委,以儆示现实政策。三篇作…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撰<读通鉴论>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部史论价值极高的著作,堪称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奇葩.无论史论方法,还是史学思想,王夫之<读通鉴论>都别具慧眼.王氏运用辩证发展眼光,提出理势合一的历史进化观,并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兴亡之论,统贯全局,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探讨朝代兴亡之理,是其超越前人之处.  相似文献   

8.
一本精要切用的古代写作理论史──评介张会恩著《文章学史论》程福宁在跳槽下海的氛围之中,张会恩先生仍能兀兀穷年、旁搜远绍,终于推出了《文章学史论》①一书,这首先就是一件令人钦佩的事。细读之后,我觉得它是一本值得所有写作教师一读的好书。它的突出特点,就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翻译史为切入点,扼要地厘定翻译史的相关称谓(史、史论、史学),区分翻译史的类别(通史与断代史、世界史与国别史、泛区域史与具体区域史、人物志与专题史、中国少数民族翻译史与具体民族翻译史、口述史),阐述翻译史研究的史论法相结合范式,以图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翻译史研究的专业化,为我国专业化翻译史学的发展提供具有反思性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是中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他有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源储备,有极大的理论吸纳、综合、建构能力,思维极为理性。《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是李泽厚的代表性著作。本文试从目录安排、研究方法、核心命题、学术价值四个方面来评价《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编辑出版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编辑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上下几千年,中国古代编辑出版的成就灿烂辉煌。编辑加工是中国古代编辑活动的核心内容,编辑加工的艺术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编辑出版艺术成就。这种艺术成就是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主体美学追求的结晶。中国古代编辑主体的美学追求首先是对主体自由本质的追求与确证,具体内容表现为求真、示美和达善。编辑主体的审美自觉是受众进入编辑主体的视野,并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一、学习要点: 在了解书目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书目的方法。学习本文运用举例和分类说明事物的方法。二、自读指要: (一)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书目答问补正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史论的有关部分  相似文献   

13.
曹中原 《教师》2012,(32):79-79
历史学是以史论统一为原则,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史,即史实、材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论,即结论、观点,包括评价历史时所采取的态度、所下的最后论断。有史无论,历史学就成了一堆没有“灵魂”的材料;反之,有论无史,历史学就成了一架没有“血肉”的躯壳。只有史论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初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有六章和两节,专门叙述中国古代的文化,构成一部简要的中国古代文化史。教好中国古代文化史课,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面貌,受到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文化史课是中国古代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法上看,也有着一定的特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讲授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的经验,对提高中国古代史教学的质量,是有很大的益处的。本文想就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不成  相似文献   

15.
用历史的眼光清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地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以今例古”“以西律中”不是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和小说观念史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而按照中国古代小说思想的本来面目描述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能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和小说观念,深入认识传统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这样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算是中国古代小说观念自身的历史。中国古代小说既有被正统文化所接纳的士人小说,也有被正统文化所排斥的通俗小说,还有由近古市民小说发展演变而来的近代公民小说。而反映这些小说的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必须对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说明,才能建构出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  相似文献   

16.
在一批系统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史的专著中,谭家健先生的《中国古代散文史稿》又是一部力作,全书在对中国古代散文史发展规律及散文史研究方法的探索上,体现出向古代散文实际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纷繁复杂 ,同学们可能感到茫无头绪 ,解答中国古代史问题时觉得无从下手。究其原因 ,主要是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缺乏整体的了解。如果同学们能从宏观上把握古代史 ,其发展的脉络就清楚了 ,思路也就开阔了。中国古代史的线索主要有三条 ,就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政治史主要指政治制度也包括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 ,经济史主要是指农业、手工业、商业及资本主义萌芽等 ,文化史主要是指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史学、体育等。我们在回答中国古代史的有关问答题时 ,都应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书讯     
北京市工农教育研究室编辑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是北京市工农教育办公室指定的职工学校历史教材;又是广大干部、工人学习历史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对读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两本书的特点是,不同于大中学校历史教科书,也有别于历史知识丛书.《中国古代史》分27个专题,《中国近代史》分12个专题,从  相似文献   

19.
《安澜纪要》和《回澜纪要》是清代江南河道总督徐端编辑的两部治河专著。二书主要汇集有关日常修守、汛期防护及险情应急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各项制度等,相当全面地记载了清代的河工技术,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河工工程细节资料,不仅对其后的历代河工实践起着借鉴作用,而且在运河文化史、中国水利史、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的学术研究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史料价值。关于二书的真正作者,历来有不同说法,笔者认为应该是徐端在参考大量相关经验资料的基础上编辑而成。  相似文献   

20.
《三国史记》史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史记》共有31篇史论,是《三国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史记》史论不仅效仿了春秋笔法,而且还学习《左传》、《史记》等史书中史论的写法。《三国史记》史论中所体现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是对中国古代史学成就的折射和补充,尤为重要的是,《三国史记》是站在中原王朝附属政权的角度去记载新罗、高句丽和百济历史的,因此,认真研究《三国史记》中的史论,对于厘清新罗、高句丽、百济的历史角色,估价《三国史记》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