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机会均等是现代意义上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理念和准则。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在我国依然存在。文章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以期为思考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
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源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机会均等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基本保证;二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承担教育成本,三是要有观念的同步甚至超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改变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状况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普及全民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总体教育水平,增加教育机会,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机会均等创造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3.
虽然择校并不是目前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本原因,但择校现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教育具有调节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社会作用,因而有坚持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必要性,而创造教育机会均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仍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为此,必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增加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育经费;保持教育规模合理适度扩张;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  相似文献   

5.
教育机会均等这一理念的实质是向不同的个体提供能够发展其个性、才能的均等机会。这里的“均等”不等于“相等”,也不同于“相同”或“同一”,新教育视野下提倡的均等不应该指毫无差异、“一刀切”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而应该是为每个学生创设能够发挥其潜能最大值的最佳教育环境。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是针对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沟通情感、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人们大多数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对教学中教育均等问题探讨的则较少,实际上真正的教育平等,不仅是起点的平等--让每个儿童都有入学的机会,而且是过程的平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尤其教学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和推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在教学这一微观的角度推进教育机会均等.本文拟从教学这一微观视角,在课程设置、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方法及测验评价等方面阐述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结合传统教学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对这一观念内涵的阐述,主要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即起点均等论、过程均等论和结果均等论。起点均等论从公民平等权出发,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教育上也应人人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起点均等是教育机会均等的基础,作为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有三点要求:1、教育权利平等即法律上承认公民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仍然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资源。与此同时,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高等教育制度还比较落后。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列举了比较突出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并认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根源是学生背景的不同,要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最大化均等就要建立和完善尽可能公平的社会制度。另外,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还有教育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重点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向丽 《教育探索》2005,(10):37-39
教育平等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均等一般包括起点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义务教育首先是起点阶段公平优先的教育:教育机会均等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是一种公平的制度。现阶段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显性的教育法制建设,同时要排除各种隐性教育制度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我国教育机会均等思想的历史,分析了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因素造成的目前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已经从早期的对入学机会均等和参与教育过程均等的要求,发展到了现今对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均等的追求,然而,不均等的现象却仍然广泛地存在.本文运用近些年来西方一些学者的重要研究,去说明和描述在教育入学机会、参与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和教育效果等四个教育机会均等的维度上,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如何表现的,这些表现又呈现了什么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机会均等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现阶段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认真分析和研究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有助于我国教育的更好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公平目标的追求具有起始性乃是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3.
社会阶层收入差异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教育机会均等形成挑战,经济因素引发各阶层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行为的差异,形成教育起点,参与教育过程,学业成功机会不均等,将经济学的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持原则引入教育机制,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的过程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努力推进大众化过程,实现均等的教育机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未消除机会不均等现象,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应依据我国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教育机会增加与机会均等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是社会公正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入学机会均等、受教过程机会均等和受教结果机会均等三个方面。在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通过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教育机会均等,对于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正公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教育机会均等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民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使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 ,影响我国教育机会均等进程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分析 ,来初步探讨在我国发展教育机会均等的发展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育均等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它包括:就学权利均等、就学机会均等、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教育效果均等。其中对于“就学权利均等”、“就学机会均等”,曾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而且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在施行这两个均等。我国也在施行,但受经济的制约,目前我国的“就学权利均等”和“就学机会均等”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随着贵族学校和高等教育收费制的出现,越加淡化了这两个“均等”。而对于实施“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教育效果均等”就更难了。人们往往把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和体现,而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意义重要而深远。本文主要从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入手,阐述当前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以及对此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在和谐社会视角下提出如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研究者大都从宏观的角度对教育机会均等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而对教育机会均等在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却关注较少。现行的课程改革倡导和推行研究性学习,可为学生提供均等的参与机会。具体表现为:赋予每个学生均等参与活动的机会;课堂教学所具有的开放性,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机会均等;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每个学生发挥个体潜能;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因才而学,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0.
研究教育公平的两种方法。(1)在教育的不同阶段,受教育者是否有均等的机会(包括四种标准:起点均等,参与均等,结果均等,教育影响生活前景的机会均等)。(2)根据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占用的公共教育资源是否合理,它可用洛伦茨曲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