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改指明了方向。语文的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己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探究式学习 ,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 ,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改指明了方向。语文的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己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 ,该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呢 ?一、转变师生观念 ,营造良好氛围教师要确立正确…  相似文献   

3.
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获取和运用知识的一种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它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师生合作探索的形式,学生可以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分析提炼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对教材做新的阐发、质疑、否定和批判。把探究的精神引入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从自己对文本的感知和领悟入手,带着问题在阅读中研究,  相似文献   

4.
境界一:引导发现,吾将上下而求索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既承载着一定自然的、人文的、科学的常识,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意志,还承载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在解读教材、解读文本时,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语言文字的特定语境意义,还要能透过语言文字本身读懂所承载的内容。也就是说,既要理解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含义,又要理解文本本身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表达方式。运用探究式阅读方式去解读文本,首先要让学生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要用探索的眼光和怀疑的精神从文本中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学而无疑,非学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5.
旅行的刺激在于探险,阅读的乐趣在于探究。探究式阅读,问题源于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阅读效率。探究式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探究点”,引领学生享受探究式阅读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探究式学习方式基础上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以设计问题为起点,以创造问题情境为基础,以探究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和一些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阅读教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探究"是锻炼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所以,构建探究式的语文阅读课堂便成为了一线教师重点研究的工作内容。因此,为了构建出有效的探究式语文课堂,本文从"预习""解读""课后"这三个环节入手,分别是课前、课中和课后,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在主动学习中对语文基本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正>探究式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淡化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机会,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中心,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他人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发展。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阅读和学习。基于此,笔者在搜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城南旧事》为例,从“导读启动环节”“指导推进环节”“效果评价环节”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外文本探究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阅读是新课程环境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围绕学习内容、目标,结合自己的兴趣、需要,与文本、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在阅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  相似文献   

10.
问题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问题式学习方式基础上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以确定问题为起点,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基础,以探究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品格。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的探究式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探究式学习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它指的是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在自主进行问题设计、规划学习操作、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知理解文本语言及形象,体验感悟文本情感及思想,运用和拓展文本语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点其实是它的文化性。文本的解读和探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对文化的解读和探究。一种对阅读、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的深度考查,从一定程度上检测了学生阅读个性和文化品位,因而高考探究能力的考查,适应了人文教育的需要,把高考语文纳入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阅读,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信息,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智能和情感,并能灵活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文本,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文本阅读专题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那么,在探究性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探究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根据教学目标,挖掘教材的潜在内容,在多向质疑思辨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探究"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从而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探究式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与教师、同学、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在阅读的探究过程中自由感悟,自主学习,发展阅读个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一、为什么要实施探究式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的概念和意义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是一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各类文本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以朗读、赏析为要求,通过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促进学生自由表达、勇于质疑、善于创造,将他们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解决阅读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形态。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改变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形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是以问题情境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内容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理念,所谓探究就是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自主寻求答案,建构意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属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范畴。“内容探究”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丰富意蕴,探讨文本蕴涵、  相似文献   

17.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生理和后天环境(包括教育)作用下形成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还指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所谓探究性阅读,本人认为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信息,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智能和情感,并能灵活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文本,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文本阅读专题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阅读文体,运用研究探索方式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以达到感悟文本,获取知识的一种阅读方法.它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主体探求和个性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个性化+探究式阅读模式,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在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质疑思维、探究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个性化和探究式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重要方式,实现结合应用,能够全面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成效,因此,本文结合"个性化+探究式阅读"方式的概述,细化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探究式阅读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提出要考查学生“探究内容”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表现学生对阅读材料、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等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培养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造精神。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作者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在阅读教学中分别从“质疑问难”的探究式阅读和勤于表达的“写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