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广义上将对外传播的翻译问题划为两类:误译和过于直译,诠释对外传播翻译中“信、达、雅”三字标准的含义。并辅以实例指出,如果译员能将“信、达、雅”正确贯彻到对外传播的翻译实践中去,就能得到既有效度又有信度的对外传播译稿。  相似文献   

2.
严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也是中国近代翻译的先驱。他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思想。本文介绍了严复的背景情况 ,并对严复的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内涵 ,地位 ,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运用方法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它具有表达思维及传递信息等多种功能。翻译过程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符号对等转换,而是把两种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一个等同信息如实地加以表述,使译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翻译中“信、达、雅”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信”是根木,“达”中有“信”,“信、达”之外方能求“雅”。  相似文献   

4.
谈到中国传统译论,"信、达、雅"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翻译话语。即便是在拥有完备的语言学体系的西方翻译思想的冲击下,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试以其本体为出发点,通过对严复与"信、达、雅"、"信、达、雅"与中国传统译论、西方译论、传统文论的关系以及前人的批判五个方面对"信、达、雅"做一个多方位的分析,试图来阐释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是儿童 ,这一事实决定了儿童文学的翻译与一般的文学翻译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所区别。本文主要讨论了文学翻译原则——信 ,达 ,雅——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翻译是运用语言的活动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和增强。因此本文重点放在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讨论上 ,但这并不否定理论的重要性。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才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索中西方翻译标准,重点剖析了严复的"信、达、雅"与奈达的"动态对等"原则,通过不同的侧面了解和认识中西方两种代表性的翻译标准,找出两种翻译标准的交集,深化对翻译标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试对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两篇译文进行品评和比较后,我们就如何将“信、达、雅”的标准运用于诗歌翻译进行讨论,从而为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我们的初步结论是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运用于诗歌翻译时,译者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要真正做到“信”,必须从诗的写作背景,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等角度多方面考虑,做到“译气不译字”;诗歌翻译的“达”不仅需要译诗语言通顺,还需要有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诗歌翻译的“雅”在于译诗能够贴近原诗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简而言之就是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翻译作为语际间转换的活动,其基本事实就是用译入语来传达源语言所隐含的意义,作为指导翻译活动的翻译理论从本质上是模糊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一直以来就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在中国译界也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二者都对翻译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但是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对翻译标准的精确描述,而是通过模糊表达指出了翻译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日重译了杜波依斯著的《约翰的归来》,本文中作者挑选了挤出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比了原译文和重译文之间的不同,浅析了笔者自己的翻译体会。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我国广大译者奉为翻译标准,被认为是译界的金科玉律。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信”、“达”、“雅”提出质疑。首先,认为“信”“达”“雅”不能称之为翻译理论;其次,指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质疑“信”“达”“雅”的经典地位,并提出人们不能盲目推崇“信”、“达”、“雅”,而应该拓宽视野,借鉴西方近几十年来翻译理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把中国的翻译理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量现成实例分析,阐述了英语外宣报道不同于单纯的汉译英,并非是对汉语新闻的逐字英译,两者不能简单地一视同仁,此外,英语外宣报道更多地采用"译"与"释"。外宣报道(包括时见报端的新词新语)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传播效果,其次才是如何确保汉语新闻英译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12.
英语外宣报道有别于单纯的汉译英,并非对汉语新闻的逐字英译,俩者不能简单地等同视之。外宣报道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传播效果,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汉语新闻的英译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的清晰度。通过大量现成报刊实例分析解释性翻译在外宣翻译中的必要性、种类、作用及背景解释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原则出发,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探究了在对外宣传中如何处理好“标数式新词语”的翻译问题,即: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取(1)直译;(2)直译加注;(3)意译;(4)替译;(5)音译等。  相似文献   

14.
当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彰显,政治外宣材料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翻译外宣材料,为使受众认同中国,塑造中国良好形象,应了解译文预期目的,关注译文受众,精心设计修辞话语.在此,以德国功能目的论与西方修辞受众思想的契合点为基础,结合具体政治外宣翻译案例,从外宣资料本身所含的政治意识、中西文化差异及汉英语言表达习惯等三个层面探究政治外宣翻译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严复"信达雅"说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横向比较,从文化渊源和两者理论内容本身的差异来论述,并对两者的差异追根溯源,以此证明两者分属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的宝贵遗产,对历史上抄袭说作出了有力反驳。  相似文献   

16.
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外宣翻译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折射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外宣翻译缺失的现状。增强英语专业学生外宣翻译意识,提高翻译素养,是提高外宣翻译整体水平的本源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影视字幕翻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及要求。以在我国热播的几部美剧的字幕翻译为例,结合美剧字幕翻译的特点,探讨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对美剧字幕翻译的借鉴意义,认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可以成为美剧字幕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之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达、雅”是由严复首先提出并应用于实践的翻译理论,虽褒贬不一,却雄霸中国翻译界达100年之久。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翻译标准作细致的整理,以求抓住这一概念发展的历史脉络,并结合现代翻译理论对其进行多元的分析,力图在现代语境下对该理论做更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门语言艺术,艺术是有创造性的。作为语言艺术,翻译是应遵循哪些原则,哪些标准呢?最终又是达到什么样的翻译真谛呢?本文试图从“信达雅”入手,对此作一一剖析。  相似文献   

20.
翻译时,词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译文的可读性,从五个方面剖析了汉英翻译中的词汇误译现象及其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