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对初中数学教学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懂、会几乎贯串着整个教学.教是教师的职业任务,学是学生的学校使命,懂是学生课堂上的受教状态,而会则是学生离开教师后独自面对问题时的一种取向;更有意思的是,这四个要素还可以衍生出其它的要素,如教与学组合成教学,这就是师生在学校内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教与懂组成教懂,就是一般情况下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提出的要求,因为我们常常听见教师说"我要把学生教懂了",或者责怪学生"我怎么教他都不懂";后来有教师意识到,只把学生教懂是不够的,还要把学生教会——教与会的组合.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学校中,由此产生的"以生为本"理念被提出以来.人们又发现另外一个认识,那就是学习原来是学生自己的事,那我们的教学理念应当变成让学生学懂、学会——学与懂、会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懂而不会“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典型表现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道题,问学生懂了没有,学生回答“懂”了,可是在做练习或做作业时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时,却又做不出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这种现象.但由于这一现象涉及数学学习的诸多方面,笼统地研究难免泛泛而谈,对实际教学缺乏指导价值.本文选取从教师教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认为无论教多快学生都应跟上,无论教多少学生都应掌握,无论教多深刻学生都应领会。而一旦学生的反应不如所愿,教师往往会觉得难以容忍,往往会脸红脖子粗地对着学生叫喊起来,甚至会瞪着眼睛拍着桌子,用过激言词训斥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这样暴躁、缺乏耐心,是没有任何理由的,是不应该的。仔细想想,学生对教学所涉内容理解掌握得深浅快慢正误多寡,都是难与教师相提并论的,让他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实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苛求。客观地说,教师教学时是站在学生无法企及的雄厚基础之上的,这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  相似文献   

4.
6 莫小看“一标两点” ,反映教学观听课、评课、看教案 ,首先要抓“一标两点” .我们不赞成上课伊始向学生“展标” ,并不是不要明确教学目标 .但通常在教案、课堂上看到、听到的 ,一般只是“懂什么、会什么”的知识、技能目标 ,有的稍带提及能力、思想、知识和技能 ,自然也是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东西 ,但仔细想来 ,这大体上仍不过是就数学、教数学 ,自扫数学“门前雪” ,而忽视了学生一般科学素养和社会文化修养的增进和提高 .而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选设 ,则又往往反映出重知识轻思维 ,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 .这使我不能不结合具体课例反复强…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训练点上的纵横关系在教学上运动的结果。 整个教学过程是教一点,学一点,懂一点,会一点;只有懂了,会了,才算是“得”了。 “得”来自于教师对“训练点”要求的明确,来自于教师心目中有学生,还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学习是学生本身的自主活动,而思维则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善学”,这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这里结合小学数学课教学,谈几种导思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体会到 ,呆板枯燥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趣味索然 ,昏昏欲睡 ,过分紧张又会出现师生情绪不融洽的课堂气氛 ,学生噤若寒蝉 ,一言不发 ;而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 ,学生情绪高昂 ,思维活跃 ,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教 ?我认为一个好教师一定是充满智慧的 ,他的教学也是充满智慧的教学。聪明的老师 ,会努力创设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一、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 ,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心态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学生的学习态度好坏 ,是学生…  相似文献   

8.
李志军 《考试周刊》2011,(9):166-166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把教学过程中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和谐地统一起来,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在首位,而把教师的引导、启迪与点拨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促进性动力。教师的"教"是引领学生去"想懂"知识,而不是靠老师"讲懂";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会"。  相似文献   

9.
教,本是不懂才教。学生已经“懂了”,又该如何教呢?观察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懂了”缺乏实质性了解,因学生“懂了”却反而显得束手无策,可以说是教也艰难,不教更艰难。只有少数教师能承受住学生“懂了”时的课堂冲击,而这样的教师多是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或名师。  相似文献   

10.
沈世银 《语文天地》2012,(22):43-44
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快乐学习。如何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呢?一、相信学生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必备条件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生怕没把学生教懂教会。这一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不信任学生能学好语文。因此总是采取满堂灌、满程书的教学方式,结果是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真的不能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采用一体化"教、学、做"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快速掌握,缩短教学时间;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懂理论,又懂实践;同时通过实验室的开放,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弥补了课堂的不足,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课堂上听不懂,可课后教师单独辅导时,却都懂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起来可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无效教学,究其原因是:教师课堂只顾“自己讲”,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观念和教法滞后,“满堂灌”、“一刀切”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二是低效教学,即教学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的教不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面对新课改的要求与现实课堂的实际情况,我们不禁反思,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3.
变教案为学案。变教 案为学案是一个教学观念 上的问题。教学观念是教师 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是人们对教学认识的集中 体现。不同的教学观念,就 会有不同的教学实践。长期 以来,许多教师在备课时考 虑的是自己如何教,而很少 想一想学生怎样学。这就不 可避免地使教学方法带有 成人的思考方法和主观因 素。结果,教师的教与学生 的学出现脱节的情况,而教 师不从主观上去找原因,只 一味责怪学生。我们知道,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所组成的一种双边性教 育活动,在教学中,师生之 间相互影响,除了学生要适 应教师外,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导用"教学方法,是福建省宁化县适合教育的重要体现。"学导用"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总体分三步走: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本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学是为了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合理地利用本教学方法,能适应素质教育与适合教育的要求,体现"适合就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5.
夏盛群 《考试周刊》2010,(34):78-79
传统的数学教学仅重视教师怎样教,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从"传授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从"教学生学会"向"引导学生会学"转变;要求教师的教学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要求教师从注重"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呼吁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解题教学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提高解题教学的认知价值,教师应该深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三个问题.解题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发展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水平.数学解题要教寻找解题思路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要教反思总结和提升,教解题中的数学认知活动.数学解题的合理教法是:(1)选择和开发适当的样例和练习;(2)设计适当的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活动;(3)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7.
解题教学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提高解题教学的认知价值,教师应该深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三个问题.解题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发展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水平.数学解题要教寻找解题思路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要教反思总结和提升,教解题中的数学认知活动.数学解题的合理教法是:(1)选择和开发适当的样例和练习;(2)设计适当的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活动;(3)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讲例题时,学生听“懂”了,但在课后学生解答同类练习时又会出错的现象。这说明教师讲例题时学生并不是真懂了,这种现象本文称之为“假懂现象”。如何根除“假懂现象”是许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高三教学中,采用“一变、二问、三讨论”的方法,能较好地根除“假懂”现象。下面以一节习题课为例,谈谈如何运用“一变、二问、三讨论”的方法,根除学生“假懂现象”。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教学目标等诸要素,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对教师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进行有序、优化地布局安排。  相似文献   

20.
卢春松 《课外阅读》2011,(10):152-153
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减负增效势在必行,如何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益是每位教师的研究课题。“教有方法,教无定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