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宪祖是最早向科举制度发起攻击的作家之一。《鸾鲲记》借唐人之事,揭科举之弊,抒愤懑之情。剧中三位书生是叶宪祖自我形象的三个方面。杜羔是初次催落沮丧失落的叶宪祖,温庭筠是叶宪祖积极进取的化身,贾岛则是叶宪祖屡试不第悲愤情绪的再现。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叶宪祖多次落第的复杂心态和他所经受的种种折磨,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传统仕宦之途欲罢不能,欲弃难舍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2.
叶宪祖是吴江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在传奇创作上对吴江派的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很大的创新。他的传奇代表作为《鸾鎞记》。该剧具有深邃而广阔的思想意蕴,对认识叶宪祖的戏曲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慎行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史学家。他一生著述如林,而尤以史学著述为多。《读史漫录》是于慎行一部重要的读史札记,代表了其经世致用的史学的旨趣。本文考论《读史漫录》的版本、流传及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在史学史上的地位给予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晚明剧坛上,叶宪祖是一位多产作家,他著有杂剧24种,现存12种。从作品主旨上,他的剧作可分为四类,即崇佛剧、公案剧、历史剧、爱情剧。叶宪祖的杂剧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强烈批判现实的精神,在艺术体制方面又有创新之处,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明代文学家杨升庵在大理时期的创作、著述生涯进行了查考,着重从他在感通寺的著述创作出发,阐述了他在文学创作、音韵学研究、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具体成果和经历。  相似文献   

6.
自西汉至清代的广西著述——包括广西本籍人士的著述及外籍人士有关广西的著述,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宋元以前,广西著述的数量极少,并且,广西本籍人士的著述少于外籍人士有关广西的著述;明代,广西著述明显增多,且广西本籍人士的著述已超过外籍人士有关广西的著述;清代,是广西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著述蔚为大观,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超越了以前任何历史时期。自西汉至清代的广西著述大部分已散佚不存。历代广西著述文献,特别是流传至今的广西著述文献,是研究广西文明史、文化史、学术史等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张萱为晚明著名学人,其著述丰厚,于史贡献犹多,惜其著作散佚较多,《西园闻见录》是其现今唯一一部存世的史著。该书卷帙浩博,详载明代有关德行、政事、边疆问题等方面的众多资料,实为一部明代史料的汇编,史料价值很高,是研治明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刘勰《文心雕龙》的著述本质上是一种转义行为。在他预设批评话语时,当前化具有一种占优势的组建作用。刘勰深刻领悟自身存在的时间状态,并渴望借著述实现其存在的意义。因此,他写作《文心雕龙》的基础是生存论上的时间性。这不仅使刘勰澄清了自身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赋予他以时间为视域理解文学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曾慥的《类说》是宋代一部重要的类书,成书虽晚于《太平广记》,但收录的各家著述多有出于《太平广记》之外者,并以其博约兼资、增知广闻的特点受到历代学者的征引.搜检其收录的唐宋著述,可以发现《类说》独存的唐人著述有六种,独存的宋人著述有十二种.这些独存之书,既可补正史与其他记载之不足,又可与他书参校以供考辑,反映了《类说》突出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和著述最多的学者,杨慎识见博洽,影响深远。仕途坎坷使他以著述为寄托,立德、立言。他谪戍云南35年,笔耕、讲学不辍,促进了云、贵儒学文化的发展,留下了珍贵的科举文献,文化遗产惠及后人。作为儒学理想的执著追求者,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针砭教育功利化、时文程式化之弊端,主张变革科举选士标准,要求学人“通经”、“通古”与“知务”。其刚正不阿的品格与博学多识的才华,受到世人普遍崇敬。  相似文献   

11.
在明末戏曲家中,叶宪祖的名望、才学都很高。著名戏曲家吴炳曾虚心地请叶宪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批评意见。另一戏曲家袁晋(于令)则是叶宪祖的弟子。叶宪祖在明末剧坛上可谓是“一代搴旗手”,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一叶宪祖(1566—1641)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居士,又号桐柏山人,别署檞园居士,檞园外史,  相似文献   

12.
王船山为明末清初成就卓著的思想家和著述家,他一生著述宏富,计100余种,400余卷,约1000万字。然而,在其生前以至死后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他的著述却鲜为人知,流传甚少。这是由于:在其生前,他是以前明遗老而隐居避世的,并且他“素恶东林、复社驰鹜声势标榜之习,与中原人士、江介遗老不相往来,故名亦不显”。他致力于著述,原不求显达于当代,惟望“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在其死后,复值“文字狱”盛行,他的子孙们对于刊刻、传播他  相似文献   

13.
明代著名理学家薛瑄著述颇丰,其涉足范围之广,几乎遍及人文科学的全部领域,在哲学、经济、政治、史学、法学、伦理、文艺、语言诸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他的《读书录》、《读书续录》(以下简称《二录》)堪  相似文献   

14.
万密斋传略     
万全是明代著名临证医学家,与科学巨匠李时珍是同时代名医。本文综述了其生平、医术、医德、著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胡应麟是明代中后期重要的文献学家,他和杨慎、焦竑、陈耀文一道被誉为明代中叶的四大博学家。胡应麟为明代的文献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明代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下,他提出了"会通""理解之同情""实事求是"等文献学理论,另外他将其理论贯穿在他的典藏、目录、考证等文献实践工作中,推进了明代文献学的发展,成为明代学术圈独树一帜的学者。  相似文献   

16.
杨慎虽然没有专门研究乐府诗的著作,但其著述中有多处文字论及乐府,在明代的乐府研究中独具特色。他推崇六朝乐府,重视民间歌谣,反对酷拟之风。以其博学,他对乐府诗的曲调来源及名称进行考释,对乐府诗的文本进行考辨、校订与补遗,解读乐府诗时努力挖掘其中的讽谕之意,追求乐府诗书写的真实性。杨慎的乐府研究形成了一种新的重比兴、重考据的范式,对后世的乐府诗研究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孙应鳌是明代杰出的教育家。他先后任陕西提学副使、国子监祭酒、经筵讲官,所在革故鼎新,实意作人,为一代有名士师、帝师,推动了明代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晚年家居清平,建学孔书院,著述讲学以终,有功于明代贵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见于《谕陕西官师诸生檄文》、《寄学孔精舍诸会友琐言》、《淮海易谈》、《四书近语》诸专著,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极具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叶,随着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当时学界出现言必秦汉的风气。归有光生当其世,虽在文风上倡导"唐宋"风格,但在其实际的著述中却表现着与《史》、《汉》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其著述在撰述体例、内容选材及叙述手法上对《史》、《汉》的借鉴与模拟。  相似文献   

19.
明湖州词人顾应祥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应祥乃明代湖州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数学家,一生政绩卓越,著述颇丰.依据相关典籍,勾勒其生平事迹,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了解顾应祥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20.
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贽(公元一五二七——一六○二)一生中曾四次到过当时的顺天府(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临北京东、南各县)和京都北京。这四次北游,原因各不相同,时间长短不一,但在李贽一生的经历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了解他生平、思想、著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李贽的有关著作及其他资料,对他四次北游时期的活动、事迹、著作加以论述,从一个侧面观察一下李贽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