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关于浅绛彩瓷的价值取向,目前收藏界及研究者存在一定的歧义。2008年,沈阳的初国卿老师明确提出了"瓷本绘画"的概念,认为浅绛彩瓷画集五种最具文人气的艺术为一体,是中国瓷、中国画、中国诗、中国书法、中国印五种国粹艺术的大集合,对浅绛彩瓷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江苏常熟的徐锦范老师在编辑《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一书的过程中,认为浅绛彩瓷器的价值取向应从四个方面着眼,即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2.
子午源 《收藏》2008,(11):55-55
此浅绛彩携琴访友图盘,长25厘米,宽20厘米,由19世纪末著名书画家吴士鉴赠与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瓷盘釉面滋润,有橘皮纹,毛底,为典型的光绪末年瓷器。  相似文献   

3.
洪则涌 《收藏界》2013,(4):49-53
"筱园珍藏"款瓷器因与浅绛彩瓷开山鼻祖程门有关,一直是文人瓷画收藏界高度关注的品种。从最早关善明的《瓷艺与画艺》,梁基永的《中国浅绛彩瓷》,到陈建欣、穆清、刘正波的《浅绛彩瓷画》,熊氏兄弟的《谦益堂藏瓷》,刘杨的《浅绛彩瓷品鉴》,陈树群、胡越竣的《浅绛百家》;直至最近的徐锦范、陈兵的《中国晚清浅绛彩瓷器》等都著录了一些  相似文献   

4.
季永 《收藏界》2013,(5):51-54
2012年可谓是浅绛彩瓷器进入艺术品主流市场的"破冰之年"。继浅绛彩瓷连续现身央视"一锤定音"节目之后,北京保利和中拍国际都分别开设了浅绛彩文人瓷秋拍专场,而天津玉兰华堂的文人瓷专场则成为浅绛彩藏友们交流藏品、了解行情的固定平台。尽管主流藏  相似文献   

5.
刘江峰 《收藏界》2015,(1):121-128
沧州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专门收藏浅绛彩瓷器的公立博物馆。在这个名为“浅绛瓷韵”的专馆中,分十个专题、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浅绛彩瓷器超逸、典雅的艺术风采。其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收藏专题叫“瓷绘文心”,集中展示了一批大口径浅绛彩文房笔筒,其藏品之精,数量之众,品位之高,令人过目难忘。笔者近期有幸多次欣赏这批精彩的浅绛文房重器,反复想象这批文雅之作,曾经  相似文献   

6.
王军 《收藏界》2012,(10):67-69
目前学术界对于初创期的浅绛彩瓷器的认识比起几年前已大大深入。大量实物证明早期浅绛彩瓷器深受大批官员、士大夫、社会上层知识分子的喜爱,他们相互持赠甚至亲自参与其中。笔者认为造成早期浅绛瓷器风行的重要原因是早期浅绛蕴含非常丰厚的文化因子,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如早期浅绛瓷器上作者题写了许多古典  相似文献   

7.
陈树群 《收藏界》2011,(9):64-67
在晚清浅绛彩瓷器中,有一种形状各异的盘子。关于她的名称,专家和学者们各有不同的说法。《浅绛彩瓷画》的作者陈建欣先生称之为"什锦盘",《谦益堂藏瓷》的作者熊中荣先生则称之为"博古器",但更多的大众收藏者称之为供盘。而安徽黄山的晨欣先生则称之为画盘。本文依晨欣先生之说,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7,(6)
正此方松石款浅绛彩松隼图瓷板挂屏现为陶默斋珍藏。高41厘米、宽27厘米,胎质细润,波浪釉较明显。画面左上署款:"辛卯(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仲夏月客于珠山守素轩,松石。"下有"印"字白文印,右下钤"程印"白文印。从落款可知松隼图瓷板绘于辛卯仲夏月,即1891年5月,属程松石浅绛彩瓷板画花鸟画中的佳作。画中一苍隼凛然兀立于  相似文献   

9.
正明清时期的瓷器上,以鹿为主体的纹饰图案有很多,它们不但寓意丰富,而且变化多端。本文以一组清代鹿纹为例,解读它们具有怎样的寓意,以及之间的种种演变关系。鹿鸣宴图:延揽才俊的诱饵清初瓷器中有一批瓷画,以鹿为主体,以飞燕为配角,引人注目。从图1至图4的几个画面看,虽然繁简有所不同,但鹿与燕都画得很明确。这种瓷画的主题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画中"燕"与"宴"谐音相通,鹿、燕组合应该是在表  相似文献   

10.
王军 《收藏界》2012,(1):46-47
如今的瓷器只要沾上浅绛就身价倍增,所谓的官窑名家更是天价。前些时期到异地一古玩店,老板拿出一光绪后期釉彩花鸟壶,满口不离浅绛彩名家、御窑厂名家,索价也高,余无语。诚然,浅绛彩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文人的参与,现在很多人称浅绛是文人瓷,殊不知不是所有用浅绛彩在瓷上作画的都可称文人瓷。  相似文献   

11.
吕晓涢 《收藏界》2012,(9):51-52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庚子和辛丑是两个不平静的年份,那一年"拳匪"作乱,八国联军进北京,两宫西狩,至翌年与洋人签下不平等条约答应了巨额赔款,才终于得以回銮。但纷纷攘攘的国是,似乎并没有影响草民平静的日常生活。在景德镇的瓷器作坊里,瓷绘艺人依然在瓷上画着他们心里的雪月风花。手中的这两把残壶,竟仿佛就是那段岁月的见证。其中一把购自去年初春,到我手中的确切日子是二月一日。壶是海棠形,流与柄均已不存,惟有壶身是完整的。壶上画一凭窗而坐的思春女子(图1-1),另一面有题字:莺花催意绪,蝶梦恼情怀。作者许达生,署款辛丑秋月(图1-2)。  相似文献   

12.
王永林 《收藏》2012,(7):39-41
曾见某收藏类杂志2011年第1期上有一篇谈论清代中期画家戴熙的文章,名《清代画坛的"后起之秀"——戴熙山水画赏析》(下简称《赏析》),在论及戴熙(1801~1860年)钤于《琴言鹤听图》上的一印"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图1)时,该文作者说:"据我所知,‘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落款印,在戴熙的画中少见,‘同名’不是说与徐郭这个人名字相同,而是指两人‘同’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同’在这一年榜上有‘名’。"《赏析》一文作者这样的解释,笔者认为不妥。其实恰恰相反,戴熙此印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正明代中后期的青花瓷器上,出现过一种梵文合体字纹样(图1~6),这种合体字的专业名称叫"咒牌",是由一句梵文咒语的数个文字叠加在一起构成。不同的梵文咒语字形不同,字数有多有少,写成的咒牌也就模样各异。梵文咒牌究竟是用什么咒语叠写而成的呢?画在瓷器上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元明清各时期的瓷器上都曾大量使用梵文字作为装饰纹样。这种梵文纹样使用的是一  相似文献   

14.
曹隽平 《收藏界》2011,(6):65-69
近年来,浅绛彩瓷越来越受到瓷器收藏者的追捧,有关浅绛彩瓷的研究考证文章也日益增多,但究竟是谁引领了浅绛彩瓷的发展振兴,一直是藏界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多年的收藏研究,终于发现了光绪初年的督陶官—唐基桐,正是这位书画兼擅的督陶官,身体力行,团结御窑厂的画师们,积极参与浅绛彩瓷的创作实践,促成了浅绛彩瓷在光绪年间逐渐成熟、大放异彩,为中国陶瓷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07,(10)
说到民国瓷器,有人常以质粗釉差、青花泛蓝、彩瓷磨损、款识无力、有形无神等概括之,却很少去认真研究浅绛彩、新粉彩瓷以及"珠山八友"等绘瓷名家的精细之作,实感遗憾。民国瓷器比起前清,可圈可点的独到之处就是彩绘瓷,它在民国制瓷业沉闷黑暗的夜空中,像一颗闪耀夺目的明星。民  相似文献   

16.
初国卿 《收藏界》2013,(4):40-42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维新兄曾告诉我给瓷器及书画文玩命名的原则,先是断代,次为作者,再是纹饰色彩与题材,最后是器物形制。如果按周兄所言之原则,汪藩这两只浅绛彩山水瓷瓶的全称应是"清汪藩绘浅绛山水方胜对瓶"。  相似文献   

17.
沈明华 《收藏》2008,(11):45-45
俞子明是清末的瓷绘画师,如今他的浅绛彩瓷画炙手可热,市场上几乎不露面。笔者有幸藏有一把俞子明作浅绛彩贤士图直筒壶。  相似文献   

18.
董良义 《收藏》2020,(4):50-53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铸行刀币。存世的齐刀币有"即墨之法化"(图1)、"即墨法化"(图2)、"安阳之法化"(图3)、"齐之法化"(图4)、"齐法化"(图5)、"齐返帮长法化"(图6),还有"莒邦法化"(图7)等几种版式。其面文少者三字,多者六字。齐刀币以铜质精良,制作厚大精整,端庄、秀丽、华美著称。  相似文献   

19.
邮政日戳既是邮政运营过程中的业务印信,又是我国悠久地名文化的载体。在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许多邮政日戳上的地名还蕴藏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或典故。例如,"北京昌平沙河"(图1)和"北京清河"(图2)这两枚邮政日戳中的"清河"与"沙河"就有一段流传久远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6,(3)
正明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有一类很出名的人物画,画着两个衣衫不整、蓬头跣足的怪人。这两个人物是谁?他们正在干什么?瓷画爱好者似乎并没有定论。一些影响较大的专业书,如《明清瓷器纹饰鉴定·人物纹饰卷》《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人物卷》把此画中人物称作"和合二仙"。中国传统纹样中,"和合二仙"通常是一人持荷,一人捧盒,以谐音来表示身份。细看本文所论瓷画,两个人物并未持荷、捧盒,说他们是"和合二仙"有点勉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