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神是古代两河流域自然神灵中的重要成员,月神崇拜是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历史中持久显著的文化现象;月神的神性、家谱、神庙、节日、祭礼、象征、神话和赞美诗等构成月神崇拜的完整系统,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自然崇拜发展充分和成熟的文化特征。古代两河流域月神崇拜的历史考察对揭示人类早期宗教自然崇拜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华夏俗信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有极大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普通民众可以不是某一正信宗教的虔诚信徒,但并不妨碍他们借用历史名人创造新的神灵来满足行业之需。中国的行业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祖师神,另一类是行业保护神。1.梨园祖师神:李隆基梨园祖师神因时间、地域、行业  相似文献   

3.
华夏俗信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有极大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普通民众可以不是某一正信宗教的虔诚信徒,但并不妨碍他们借用历史名人创造新的神灵来满足行业之需。中国的行业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祖师神,另一类是行业保护神。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存在专制王权的古代东(?)基本特征是王权与教权既相互利用又彼此排斥.这种关系在各国历史的(?)异性.例如,古代印度人、犹太人和埃及人过于专注神务,向往冥界;(?)人重人轻神,以修文入世而著称;古代中亚与西亚的居民则(?)爱军旅生活;用武功见长.……(?)差异,都是各自固有的社会历史条件长期演化的产物.本文试图对(?)条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出东方各国不同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古文献、古文字及其他考古材料的分析,可探析出两周时期人们心目中诸主要神灵的权能,两周时期天(帝)的权能日渐从主宰王朝兴亡向主宰诸侯国盛衰转变,祖先神的自然权能日益被淘汰,社、山川之神、日月星辰诸神的权能到战国时期开始向自然权能方面回归。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的天文意象包括三个层面:作为观念存在的宇宙之天,作为天体存在的日月星辰,作为天象存在的风雨雷电。宇宙之天自始至终都没有发展成为独立自由的审美意象;日月星辰和风雨雷电,则呈现出从原始宗教的信仰对象和日常生活的功利对象,走向审美意象的变化历程,并且,二者分别以营构图景和渲染氛围的方式,营造了情景交融之意境。  相似文献   

7.
名称不详的玛雅宗教神像。玛雅宗教神灵多,有太阳神,月亮神,雨神,玉米神,商神,还有战神和死神。主神伊察姆纳天神,则被视为文字和科学的创造者,又是特权祭司阶级的护法者,地力之神由其妻伊什一切尔荣任。高精度的玛雅天文历法与玛雅宗教息息相关,复杂的宗教神学渗透并支配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玛  相似文献   

8.
《周颂》是西周特定时代之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篇,具有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周颂》中的周初诗篇强调继承文德、保守天命,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突出的敬业意识;而西周中、晚期《颂》诗则只强调求福禄于神祖。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周颂》宗教色彩、神灵意识淡薄,抒情、描写多针对现实,具有突出的理性特征。这种理性特征是西周思想文化背景的反映,它与《尚书》等史籍中所反映的西周统治者的理性思想是相符的。《周颂》在艺术形式上显示出中国诗歌在形成之初的诸多原始性特征,这与《鲁颂》《商颂》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宗教,曾对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些世界性宗教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犹太教是源于古代东方、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神教。这种以崇奉一神、绝对排斥他神为特征的一神教,在人类宗教演进历程中,堪称为一种高层次的宗教形式,在世界宗教史上占有显要地位。然而,犹太教一神观并非是固有的,而是有着漫长、复杂的演化过程。由于内外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科学指南──读马恩论宗教问题札记茆永福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古老而又普遍,至今依然存在,并在社会和人生的各方面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宗教哲学认为最高的真理是上帝的存在;对于自然宗教则认为神灵是自然的主宰;宗教道德的最...  相似文献   

11.
论殷代的帝     
天神帝在殷人宗教中是一种新出现的神灵,它不同于殷代的其他神灵,具有较多的自然属性,殷人尚未赋予其较强的人格性,远未成为至上神,这是与殷代政治的原始性和殷王独尊地位尚未完全确立的情况相适应的;在殷代,帝的称号并非只有天神帝独享,河、云、方等自然神亦称帝号,这些自然神较天神帝有较强的人格性;殷代后期神权逐渐衰落,王权政治加强,出现了殷王称帝号的现象,这是殷代社会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人神共名的现象十分普遍,人的命名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文化选择,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思想影响和独特的神灵观念、价值取向。人神共用庆忌、肩吾之名两个案例,显示出人神共名的某些内在规律:古人对神灵名称有所选择地加以采用,自然神名称的原始内涵对人神共名的文化走向起着奠基和制导作用,人神共名受社会思潮和学派思想的直接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共用情况是不均衡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散文形散神不散。神是什么?“神就是主题,就是贯穿全文的思想红线。”“字字玑珠,形似散神不散”。这是传统的说法,都认为不管散文的内容超越了多大的时空,都围绕在主题的四周。于是乎“主题”将千姿百态的事物串联起来了。成了散文之“神”。然而,随着文论思维的进一步开拓与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神与主题的联系有着不可弥补的裂痕。同一篇散文,不同的读者、记者会有不同的主题认  相似文献   

14.
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帝国是黑暗而强暴的帝国,而唯心主义和诸宗教迷信则是暴政的统治工具.正是在这宗教迷雾笼罩的时代,琉善继承和捍卫了古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光荣传统,对宗教迷信进行了无情地批判.琉善论证神不存在的基本理论是社会不平等,他从宗教不统一、神之概念不统一、祭献之杂乱等方面论证神的不存在,从宗教仪式和祭献的起源来论证神的不存在,并通过揭露诸神的卑鄙龌龊、欺诈贪婪,说明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并集中了人间恶行的败类.  相似文献   

15.
关于萨满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萨满”名称的由来 萨满教是阿尔泰语系民族普遍信仰过或尚在继续信仰的宗教。它作为一种原始形态的宗教,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提到过我国北方古代民族先民之一的匈奴祭“天地、鬼神。……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举事而候望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1)陈寿在《三国志》中略述乌恒“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2)范晔在《后汉书》中记载了萨满教的葬礼,“剑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3)令狐德(?)等在《周书》中记述了突厥各族的狼图腾崇拜和女巫主持的宗教仪式。(4)《魏书》记载了高车人在地震时“叫呼射  相似文献   

16.
论《九歌》祭祀主体为楚人祖先祭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歌》的祭祀主要是对祖先神灵的祭祀。原因有二:《东皇太一》篇描写的就是楚人的祭天之礼,也是楚人的祭祖之礼。其次,《东君》是对日神的祭祀,也是对其祖先的祭祀。从东君以下七神,大多是对山川之神的祭祀,这七神的出场主要是为了助祀祖先神。巫觋通过表演山川神灵的爱情故事,以取悦祖先神,达到降神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神灵都有相关的爱情神话背景。《国殇》不属于山川神灵却也位列其中,是因为古人最重视祭祀与战争,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也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17.
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河流域的芋头、横岭、坪坦、阳烂、高步、中步六个侗寨居民信奉萨岁、飞山杨公、南岳大王等社会神灵,崇拜天、地、日、月、山、水、岩石、树木、花草和龙、凤、狮、虎、牛、鸟、鱼等自然神灵,具有比较一致的民间信仰,这些神灵各有其祖先神、英雄神、恩神、保护神、农神等神格威灵。这些神灵的神格各有侧重,而且呈现一神灵多神格、多神灵同一神格、多神灵多神格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关系特征。各侗寨的民间信仰还有其差异性,同中有异,异彩纷呈,形成六寨侗族同胞的神灵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东巴艺术是纳西民族创造的艺术奇珍和重要的世界文化记忆遗产,它源于纳西民族的宗教信仰———东巴教。作为一种带着原始意味的宗教,东巴教是以自然神为中心的多神教,其神灵鬼怪多达2400多个,这就决定了东巴艺术的宗教色彩和神性生存空间。由于没有现实的蓝本,也就决定了这些洋洋大观的神灵鬼怪形象的塑造带有非理性的性质,东巴们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典型的“诗性”创造。首先,他们以“万物有灵观”作为思维基础;其次,其创作以超乎寻常的想象、鲜明的情感倾向和略貌取神的大写意为特征。而东巴文,既是文字,又是东巴艺术的组成部分,它处于文字发展的童年期,其永远的象形意味弥漫着诗情画意,是一种“诗性”文字。本文还从地理优势、民族性格和宗教情怀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东巴艺术神性空间和诗性表现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9.
修氏在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时自觉地否定了宗教神灵对人事的影响,并区分了天人之别。他对神灵与自然界的认识较之希罗多德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表现出鲜明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但同时,对于宗教信仰在城邦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修氏则是充分肯定的,这又反映出修氏思想深处对传统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宗教进行比较,指出西方宗教中的神是由超人类的终极之神所赋予,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罪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单向的皈依,其宗教态度是膜拜,其价值张力是远离世俗;中国宗教中的神则是由现实中的杰出人物经过修炼而成的,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畏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双向的交换,其宗教态度是恭敬,其价值张力是固着世俗。文中还以此解释了中西宗教中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异教的态度、宗教的地位、屋顶选型以及不朽观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