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草绿又黄,转瞬间1994年又将过去。许多老读者不断给本刊来信,保持联系;而正在兴办的“新读者俱乐部”又为本刊结识了许多热情的新朋友。现在将这些新老读者的来信,摘登一些,一是表示我们的感激;二是作为编辑部的自勉。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不负众望,把《中国记者》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 我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近两年又成了贵刊的作者、评刊员。在同类刊物中贵刊堪称上乘的,我从中受益非浅。但作为评刊员的我不愿一味地唱赞歌,因为指出刊物存在的问题亦是一种关心和爱护,其作用不一定亚于唱几句赞歌。贵刊的差错虽然越来越少,但细心的读者依然能发现几乎每期都有错情,仅以今年第5期为例,我发现的差错就有十几处之多,归纳起来有这样三类: 一、格式不对。第8页《我困惑:何以把……》一文,读者是以来信形式出现的,称谓“《新闻知识》编辑部”就应抬头顶格。信尾有署名“马蛟龙”,大题目下边就不应再署作者的姓名“马蛟龙”了。  相似文献   

3.
读者之声     
△江苏无锡惠山某部政治处王胜: 我觉得贵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适用。如“新闻写作的语言·技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里的文章,都是作者在写稿中的切身感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体会。二是通俗。娓娓道来,如同谈心,雅俗共赏,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口味。三是自由。熔新闻、信息、知识于一炉,既是一本写作的好教材,又是一本富有趣味性的读物。“读者之声”栏是读者了解刊物关心刊物的窗口,自由流畅。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声     
这一期,我们集中选编了一组读者来信。许多来信中肯地指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有的来信是向我们提建议的,字里行间包含着读者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当然也有赞扬之声和溢美之词,我们理解为读者的鼓励。我们选编这组读者来信的目的,意在加强我们之间的沟通,使编者、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更贴近些,使这本新闻刊物能更好地为广大的读者服务。因此,我们由衷地希望读者继续来信来稿,帮助我们把《新闻记者》编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新年第一期《新闻记者》刊登慈溪报孙明华的来信《不要“给读者颜色看”》,来信指出了该刊去年第11期中有篇题为《给读者颜色看》的文章,明显差错有十余处,一篇近1200字的文章有这么多差错,其差错率之高是惊人的。该刊为这篇来信加了编者按,按语指出:来信是一份出色的勘误表,对编辑部震动很大,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表示要寻找薄弱环节,制订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来信指出这些差错的还有其他几位同志,这说明读者对《新闻记者》杂志的爱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河南大学出版社宋应离教授来信:贵编辑部和版协、大象出版社举办的出版知识竞赛,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一是可以促进出版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学习出版知识,关心出版工作动态,二是可以加强读者与贵刊的联系。我为了支持这项活动,用了一天时间,对答卷的有关问题作了回答。答卷中涉及的问题面很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柳州市出版的《经济报》,今年6月28日第三版发表了一篇作品,题为《营业员与江青》,署名刘心武。此文在当地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柳州市新闻界的一位负责同志特为此事致函本刊,信中说:“刘心武同志的短篇小说《营业员与江青》,在柳州市读者中引起了纷纷议论。主要是认为小说中塑造的江青的形象与大家所知的不一样,出乎文中公园领导、也出乎大家的预料,江青竟是一位和蔼可亲,对青年热情诱导,只有‘慈祥’二字方才般配的长者,而不象一个千夫所指的反革命分子。人们不知是刘心武同志为该报提供的‘特稿’,还是该报编辑从刘揭露江青丑恶咀脸的著作中节录一段用上的。多数人以为是刘为该报撰写的专稿,于是引起对刘的种种猜疑和物议。”来信要求本刊帮助澄清事实,为读者释疑。经本刊与刘心武同志联系,迅即得到了答复。现将刘心武同志的来信,摘登在下面。《经济报》不经作者同意,擅自掐头去尾摘登作者的作品,是侵犯作者正当权利的行为;特别是由于断章取义地摘录,割裂了原作,以致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类似的事情,在其它某些报刊上也有。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新闻界同志们的严重注意。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柳州市出版的《经济报》,今年6月28日第三版发表了一篇作品,题为《营业员与江青》,署名刘心武。此文在当地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柳州市新闻界的一位负责同志特为此事致函本刊,信中说:“刘心武同志的短篇小说《营业员与江青》,在柳州市读者中引起了纷纷议论。主要是认为小说中塑造的江青的形象与大家所知的不一样,出乎文中公园领导、也出乎大家的预料,江青竟是一位和蔼可亲,对青年热情诱导,只有‘慈祥’二字方才般配的长者,而不象一个千夫所指的反革命分子。人们不知是刘心武同志为该报提供的‘特稿’,还是该报编辑从刘揭露江青丑恶咀脸的著作中节录一段用上的。多数人以为是刘为该报撰写的专稿,于是引起对刘的种种猜疑和物议。”来信要求本刊帮助澄清事实,为读者释疑。经本刊与刘心武同志联系,迅即得到了答复。现将刘心武同志的来信,摘登在下面。《经济报》不经作者同意,擅自掐头去尾摘登作者的作品,是侵犯作者正当权利的行为;特别是由于断章取义地摘录,割裂了原作,以致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类似的事情,在其它某些报刊上也有。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新闻界同志们的严重注意。  相似文献   

9.
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的“一分钟小说”,大多在千字以内,最短的仅六百余字,分把钟可读完。不少作家、业余作者和读者对“一分钟小说”很感兴趣,热情支持。“一分钟小说”出世以后,来信、来稿激增。最初两个月内,晚报副刊平均每天收到的小说作品30篇,每月有八、九百件之多。这些作品,有的来自知名作家,大多出自业余作者之手,有相当数量是“处女作”。北京晚报复刊后的8个月内(截至10月中旬),共发表“一分钟小说”39篇。其中以四、五月份刊发较多,平均每星期超过两篇。许多读者来信希望多发这类作品。有的读者说:“‘一分钟小说’的生活气息浓厚,在短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声     
我是一个高中学生,也是贵刊读者,可并不知道《新闻与写作》发行这么广,拥有这么多热心的读者朋友。贵刊今年第7期刊登了我的几段文字,没料到却驾起天南地北友谊的桥梁,我已收到几十封读者朋友的来信。  相似文献   

11.
本刊举办档案工作知识有奖竞赛后,收到许多热心读者来信,对竞赛给予热情地鼓励和赞扬。在这里,我们摘登其中五位读者的来信,并对所有关心、支持竞赛的读者表示衷心地感谢。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声》栏开办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编辑部每天接到的来稿来信中,投给此栏的约占30%。这些来信,对本刊进行了热情的肯定和中肯的批评。许多读者都在信中向编辑部报喜——告知取得的成绩,还对本刊开设的栏目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一) 在大量的读者来信中,谈肯定意见的占80%左右。读者热情洋溢地称赞《新闻与写作》是“良师”、“金钥匙”……△帮助读者树立信心,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甘肃高台某部王海来信告诉我们,他曾投稿loO多篇,无1篇被采用,很是苦恼。“是从此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的《列宁与新闻事业》,受到不少读者的热烈欢迎。一些读者说,这是“雪中送炭”。该书出版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和作者赵水福、傅显明陆续收到一批来信。现将其中的一部分摘登如下: 中国新闻学院新闻系教员郑保卫在给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的信中说:“近日得读贵社出版的《列宁与新闻事业》一书,受益匪  相似文献   

14.
挑刺与希望     
常读《新闻爱好者》,爱之切,便求之苛,于是就想上几点建议: 一、建议贵刊将广告安排在最后的页码,设专页,不要登在封页上。将封页腾出来登些新闻照片或有关读者更需要的内容。二、建议贵刊设最佳评刊作者奖或最佳评刊文  相似文献   

15.
一最近几个月,河北日报编辑部在改进工作当中,强调了贯彻执行群众路綫的办报方针。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更加认真地注意了处理读者来信来访,并且注意通过报纸反映读者的要求和呼声。这样,使读者信来访逐渐增多,更加密切了报纸和读者的联系。今年1月份,编辑部收到来信和受理来访共一百四十四件,以后逐月增加,到8月份就增加到四百九十三件,9月份仅半月多的时间,来信来访已达四百二十二件。从5月份到8月份收到的一千四百二十二件来信分析,其中询问有关政策和涉及政策问题的占来信总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内蒙古党委《实践》杂志社副总编辑巴图仓来信: 近期看到第23期(总235期)上的“港澳台之窗”栏目中登有一则消息,标题是《席慕容写<大雁之歌>》。文中引用席慕容的话,几处提到“蒙古”二字,而且消息一开始也提到了“蒙古”二字。我理解全文中提到的  相似文献   

17.
主编同志,您好! 祝贺贵刊再次入选"新闻核心期刊". 今寄上关于第四届"新闻核心期刊"评定的消息稿,请酌处.由于不少读者对"新闻核心期刊"的评定目的、方法、标准及意义等,不甚了解,笔者经常接到关于这个问题的来信、来电进行询问.有的同志由于对评定过程不了解,还产生一些疑虑和误解.对此请贵刊详细刊登此稿,以满足读者的求知欲为荷.  相似文献   

18.
时下,在现实生活中,要在报台上公开批评某单位、某人,往往会惹来不少麻烦。而贵刊在1993年第4期40页,全文刊出读者舒义顺对贵刊提出批评的《引文错误及其它》一文。而且还加了编者按,表示接受批评。这种公开“亮相”的作法令人钦佩。在许多刊物、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更正、向读者致歉之类的文字,其中不少是读者来信指出的。贵刊出现引文、别字、词句之误,编辑完全可以像其它刊物一样发个更正即可,而编辑部的同志却如此细心,把读者的批评全文刊出,公开在自己的刊物上“亮相”,实属难能可贵。近年来,一些报刊、杂志经常在文章里有误,不是掉字,就是别字,而一般喜欢提出批评指正的读者,大  相似文献   

19.
苏州报《读者中来》每周三期,每期四百字左右,一般容纳四篇来信,是个集纳性来信小专栏。虽说版面不大,但它反映读者呼声,有贬有褒,态度鲜明,是报纸为读者设置的一个窗口,有助于报纸联系群众,实践证明它很受读者欢迎。《读者中来》所占版面小,每则信稿文字很短,平均只有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图书馆论坛》编辑部: 贵刊自今年起交邮局发行,发行量较之原先大增。我以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贵刊以自己的内在质量吸引众多的读者。贵刊既有高层次的论著,又有切合实际的小文。换言之,即: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使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可受益。二是贵刊原先搞自办发行,订阅者要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手续较为麻烦,且又易发生刊物丢失等问题,大大影响了读者的订阅积极性,故订数因之而受影响,不足为怪。交邮局发行后,省去了诸多麻烦,订者自然会增多。贵刊坚持高质量,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读者订阅贵刊。我作为贵刊的新读者,拜读今年第一期后受益非浅。尤其是“《中图法》三版的传记分类”等文章,与工作关系密切,对我帮助很大,希望今后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