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发表的三封信,是两位学者对武术史研究中一个具体问题的探讨。信虽不长,但却表明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弄清史实是有益的。 研究历史,需要宏观大论。但从细微之处入手,搞清一两个史实问题,也是史学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任务,而且是更多、更细致、更繁琐的任务。愿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2.
路迪民 《武当》2023,(8):8-10
<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指“太极者,无极而生”一篇),被各派太极拳传人尊为拳经之首。换句话说,习练太极拳,如果不遵照《太极拳论》,那么就练不好太极拳;更深层次讲,如果完全背离了《太极拳论》,那你练的太极拳就根本不是太极拳。但因传抄渠道不同,历史上《太极拳论》存在多种版本。唐豪先生的《王宗岳太极拳经研究》(1935年),参考14种著作对比校订。沈寿先生的《太极拳谱》(1991年),参校文献多达35本。孟乃昌先生的《太极拳谱与秘谱校注》(1993年),亦有稀缺参校资料。  相似文献   

3.
和有禄 《中华武术》2003,(11):36-36
《太极拳论》多认为是王宗岳著。这篇拳论对太极拳走架、推手和散手,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在赵堡拳界传抄的《太极拳论》与外间本有所不同。原文如下: 太极者,由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究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  相似文献   

4.
最近以来,我在各大邮报和邮刊上,经常读到有关我国“古封”方面的文章。如果依照作者的逻辑,推算与统计下来,到目前为止,我国存在的“珍贵”的古封,其数量还真是不少。尤其有一篇文章里,特别推崇所谓“西伯利亚古封”,并将其说成“是中国早期珍贵邮品的一种,完全可以与‘福利封’、‘莫斯封’或‘凯伯封’相比美。”(重点符号为笔者所加,下同)。随后,这位作者又解释说:“何谓‘西伯利亚古封’?是指通过俄国西伯利亚铁路传递的实寄封”。相应地还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研究成果中涉及的王宗岳其人、《太极拳论》的作者、出处、流传和《太极拳论》本身进行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对王宗岳其人是否存在及其生存年代问题依旧没有一个全面、清晰的研究成果;对《太极拳论》作者的研究则多以现有部分史料记载进行归纳总结、简单逻辑分析而得出结论,研究成果显然不够全面;对《太极拳论》出处及流传的问题则伴随其作者的研究归属的不同而不同;对《太极拳论》本身进行的研究成果则多偏重在文化层面和较为浅显的理论如何指导实践的解释性研究当中,研究思路不够全面,且缺乏全面性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思路、研究深度及研究广度仍有待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6.
张宝银 《武当》2003,(11):17-18
小引 对于王宗岳《太极拳论》,笔者不佞,曾予“浅阐”。 现据笔者体得,对《太极拳论》再识如次,笔者“反弹、犯顺、辨析、新解”而力求“不离法度”,一家之言,诚望前辈同仁郢政之。再识 太极生于无极,故无极乃太极之本源。无极者,无形无象,朦  相似文献   

7.
张宝银 《武当》2009,(4):20-20
王宗岳《太极拳谱》包括:《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要言》、《打手歌》五篇拳论。这五篇拳论,相互关联,相互照应,自成系统,形成整体。研究王宗岳《太极拳谱》,不可将这五篇拳论分离与割裂开来,不可将王宗岳《太极拳谱》与后学者的《拳论》混为一谈。为便于对王宗岳《太极拳谱》的系统研究,笔者现将王宗岳《太极拳谱&;#183;指要》串而述之如下,并据此提出些许思考,与同好共思共勉。串述中,夹以笔者个人少许体悟,不妥之处,望指正之。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庸》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的基本观念、文化背景、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太极拳论》虽然以太极阴阳理论为立据,但其思想基础还是中庸思想;《太极拳论》的根基流源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中庸思想的精髓,并将"守中为本"、"折中致和"、"天人合一"、"时措之宜"、"齐庄中正"等中庸的精神内涵融会于作品之中;中庸的理念投射到太极拳运动的实践上,使太极运动成为中庸思想的物化,中庸的精神内涵也得到了丰富。  相似文献   

9.
李师融 《武当》2003,(7):31-33
王宗岳是太极拳古谱的作者,是各派太极宗师奉为经典的拳理奠基人。由于时代久远,今人对其生卒年代甚为模糊。现在的看法有二:  相似文献   

10.
11.
李师融 《武当》2005,(2):11-12
《中华武术》2003年第11期,刊载了和有禄先生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文中提出,"赵堡拳界传抄的<太极拳论>与外间本有所不同。"并全文刊出"和氏抄本"中的《太极拳论》(简称"和氏拳论")。和氏的《太极拳论》与外间"六大派"(赵堡、陈、杨、武、吴、孙)所公认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有什么显著差别呢?和有禄先生指出两点:一是王宗岳的"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在"和氏拳论"中则为"左重右虚,右重左虚"。其二是,王宗岳的"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在"和氏拳论中"则为"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  相似文献   

12.
陈文祥 《精武》2008,(4):12-14
辽宁省武术协会常委、辽宁省八极拳研究会副会长陈文祥先生痛谈八极拳的雄文.下笔极其严厉。没有一点语焉不详,欲说还休,似乎是要彻底从深度和广度方面破解八极拳史的惑和谜。这些与以往不同的观点是这个血性东北大汉争正宗,不够严肃,不值一谈的“忽悠”之作;还是引证如实.欲横扫“八极拳阀”的风云之作.这绝非我们这些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的小编辑所能理解的。孰是孰非.一切只能仰仗读者自己的慧眼去明辨了。《精武》自创刊到如今,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不偏不倚,实事求是地宣传武林各门各派的优秀功法与人物,一直是本刊的一贯作风和优良传统。如果说过去本刊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报道过一些“假冒伪劣大师”,无意间成了假冒大师的“帮凶”的话。在此,本刊诚示歉意,也诚恳希望读者能大力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把那些别有用心,试图把《精武》变成敛财和欺世盗名阵地的人扫地出门。编者认为.武者著书立说.应当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讨论学术高低的文章才是我们编辑部和读者真正希望见到的稿件。在此,本刊郑重建议一些作者朋友,是不是换个思路———把一些有人身攻击之嫌疑的文字丢进纸纂。只发表不同的学术观点。“牢骚太盛防肠断”呀.谨以孔老夫子的“一言可以不慎乎”之语与朋友们共勉。陈先生原文措辞之激烈,远甚于此,除了对昔日荣登《精武》封面的八极拳家们一一大加批评,笔锋还远远触到了那些在黑沉沉的旧社会里郁郁不得志,为了糊口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术家,甚至对本刊也是提出了善意的批评,考虑到个别段落时于讨论学术无益,本刊略作删节.希望陈先生能谅解。  相似文献   

13.
清代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今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势行功歌》原名《十三势歌》是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人王宗岳所著。王曾旅居河南,以教馆为业。据写于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的《阴符枪谱·序》说:“山右王先生,自少时经史而外,黄帝、老子及兵家言无书不读,而兼通击刺之术,枪法其尤精者也。”他的武术著作,留传下来的有《太极拳谱》和《阴符枪谱》等两种,尤以《太极拳谱》一书的流传最为广泛。该书是由《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等两篇论文,以及《十三势歌》、《打手歌》等两篇诗歌组成。近两百年来,这四篇文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论》中有“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句,《打手歌》中有“牵动四两拨千斤”句,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的《七言俚语二首》之一有“化动四两八千斤”句。“四两拨千斤”是比喻使巧劲,借力打力。这个比喻的出处,查有版本流传的前人著述中,最早是出自清·俞万春所著的《荡寇志》第八十八回:“丽卿笑道:‘兵器又不在斤两上分高低。古人说得好:四两能拨千斤重。’……”。 俞万春(1794年~1849年),字仲华,号忽来道人,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荡寇志》草创于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所谓“临阵磨枪”,系指平日毫无战斗准备,到了阵前才磨枪出击。当然,这样做是很难取胜的,决不可提倡。但是,临阵磨枪总比不磨要好,既使不快,也可光亮,就此而言,也不无可取之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天天磨枪,常备不懈,又不放过临阵磨枪,再加一把劲,那枪就既快又亮了。笔者不由得联想到运动竞赛:若将一日复一日的训练谓为“天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3,(5):146-146
夏娃姐:你好! 我在众多乒乓球友的帮助下,在洛杉矶开了一个乒乓球俱乐部,会员大部分都是华人,也有一些当地的美国人。2011年中美乒乓外交的时候,黄飚领队带领中国队全部团员包括张怡宁、刘国正、陆元盛、梁戈亮等人作为我的娘家人(对于在海外的我来说,中国乒乓球队就像是我的娘家人),到俱乐部看望我,并为俱乐部的人们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另外,他们还和我们的会员打了交流比赛,这不仅让当地的乒乓球爱好者大饱眼福,也使得他们领略到了奥运冠军的风采。要知道在乒乓球落后的美国,即便洛杉矶有很多的华人乒乓球爱好者,可是,也很难得有近距离目睹奥运冠军的英姿以及和他们握手拍照的机会,更别说与他们“切磋球技”了。无论对于我、我们的俱乐部还是洛杉矶的乒乓球爱好者们,这都是莫大的荣幸。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浪潮》是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一本著作,一九八○年出版,曾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反响。《第三次浪潮》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是: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至今分为三个浪潮:即以农业革命为代表的第一次浪潮;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第二次浪潮;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浪潮至今不过三百年,今天第三次浪潮已经开始,历史发展速度加快,可能只要几十年。他认为: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中央集权化,这六个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
徐涛 《收藏》2001,(3):36-36
您在来信中谈及收藏的一件银酒壶,高8.5厘米,重175克。从您提供的照片上看,其形状较矮圆,壶内中心有一铜喇叭形空心柱,荷叶形环盖置其上,壶腹一面刻有铭文,另一面在开光内刻有大朵牡丹花,以鱼子纹为地。壶下面为连续的仰莲纹。  相似文献   

19.
高飞 《精武》2009,(8):54-55
不可否认的是,《武林大会》撕掉了传统武术脸上那层神秘的面纱,无数热血男儿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中华武术面临传承危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中国杂技团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转制为股份制文化企业,组建了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由其创作、表演的《俏花旦——空竹》在央视春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举夺得了"2007年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戏曲、曲艺及其它类节目的一等奖,成为转企改制新公司的精彩亮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