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千玲 《教书育人》2012,(27):111-112
一昆曲是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昆曲成为高雅清丽、温文尔雅的艺术形式,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的。昆曲之始祖为昆山腔,始自元代,分为两种,一种是顾坚等文士创立的清唱昆山腔,一种是民间艺人创作的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剧唱昆山腔。清唱昆山腔是文人用于自娱唱酬时的一种清唱方式,所采取的是乐府北曲依字声行腔的演唱方式,与当时流行的南曲有所不同。[1]魏良辅《南词引正》认为这一艺术形式为顾坚所创,如云:"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  相似文献   

2.
在瑞士,有一位被认为可以和阿里斯托芬(古希腊喜剧作家)、易卜生(挪威戏剧家)、萧伯纳(英国戏剧家)相比美的“荒诞派”戏剧作家,他就是杜伦马特。弗里德利希·杜伦马特(1921——)出身于牧师家庭,曾在伯尔尼和苏黎士学习文学、神学和哲学,毕业后曾担任过《世界周报》的美术兼戏剧评论编辑,1947年成为专业作家。他主攻戏剧,写了30多部戏剧,代表作是《贵妇还乡》(1956),其他影响较大的是《物理学家》(1961),此剧曾风靡西方剧坛。剧本描写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莫比乌斯研究出了一种能够发明一切的万能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人类可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李家瑞在《中央日报》发报道,他曾于杭州书铺中见到明刻本《陶真选粹乐府红珊》,未及细阅而原书迷失。六十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名汉学家韩南,看到了大英博物院收藏的清嘉庆五年积秀堂覆刻的《乐府红珊》,写出了《乐府红珊考》,指出李家瑞认为此书是陶真选集的错误,确考此书为戏曲选集,并对全书十六卷所选剧目的来历一一考查清楚。但由于他在美国不了解中国的昆曲艺术,不了解魏良辅《曲律》,所以未能指出此书是昆曲折子戏选集,未能考出《乐府红珊凡例》是魏良辅的曲论。本对此作进一步的考释,并对国家图书馆所藏孤本《乐府名词》也作了考述,阐明《乐府红珊凡例》和《乐府名词曲条》均源出于魏良辅的《南词引正》。  相似文献   

4.
经常阅读语文教学杂志是我多年的习惯,重点读那些耐读的栏目,也是我多年的习惯。如《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语文学习》的“争鸣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的“语文教育研究”,《中学语文》的“阅读广场”等,都是我每期必读的栏目。而《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大)的“名家论坛”和“文化博览”更是令我情有独钟。 这两个栏目是《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重头戏。自1995年第1期至1996年第12期,计发表大块文章48篇(1995年的“理论广场”栏与1996年的“文化博览”相类),作者都是当代,特别是新时期在各个领域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人。他们中,有著名作家曾卓、茹志  相似文献   

5.
[经典简介]《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  相似文献   

6.
《北京日报》2007年3月5日理论版摘编了《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康香阁副主编采写的《著名哲学思想家庞朴先生访谈录》一文,原文10000多字,被摘编其中的文化专题2000多字,以标题《“我是文化的保守主义者”——庞朴先生访谈录》在《北京日报》理论版刊出。这是继《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和《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等多家全国报刊摘编《邯郸学院学报》论文之后,我刊论文又一次被全国重要报刊摘编。  相似文献   

7.
陈定秀《读柳柳州〈宋清传〉书后》,原刊《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汇刊》1915年第1期,署名"本科三年生陈定秀"。陈定秀又名秀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于昆山陈墓镇(今锦溪)下塘街陈敦和里。陈氏世为书香门第,文人辈出,陈定秀的曾祖父陈竺生(号松瀛)为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举人。陈定秀于江苏省立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被江苏省教育厅保送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学校,为中国第一代女大学生,师从李大钊、胡适、陈中凡和鲁迅。除此文外,陈定秀有新诗《月》,刊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刊》1923年第39期;同期又有王士瑛的五言古诗《送定秀南旋》。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2006,(11)
纵观200多期《科学课》(《科学启蒙教育》、《小学自然教学》)杂志,单就印装质量方面来说,过去从未发现有什么纰漏,如缺页、倒装等问题。但在赠送给我的样书——2005年第12期(总第189期)中,偶然发现配页上的错误——1~16页重复装订,17~48页却漏下了。我想错误总是难免的,样书  相似文献   

9.
(一) 《雷雨》第二幕,最近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作教材,现按教学要求,作如下分析。 作者曹禺,为我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县,一九一○年出生于天津一个逐渐败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其父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曹禺自幼爱好戏剧、文学。他在私塾读书时,读过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但更多的是偷空阅读《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他经常跟随母亲去看京剧、地方戏和文明戏,逐步培养了对戏剧的兴趣。一九二六年,他进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南开中学是一所具有以戏剧进行宣传的优良传统的学校。“五四”以前,周恩来同志曾在这里参与组织了南开学校新剧团,以进步的戏剧活动揭露和抨击封建伦理道德,宣传革命真理。在这一优良传  相似文献   

10.
《包身工》补注陕西省镇安县中学唐汉承《语文学习》1995年第5期摘自上海《文汇报》的一篇文章说,夏衍曾这样讲过:“有人为我做过统计,说我写了七百多万字。我以为其中可以留下来的只有《包身工》。”《光明》创刊号社评也曾颇有见地的指出:“《包身工》可称在中...  相似文献   

11.
我出生在苏州,在苏州长大。旧时的城墙,时至今日,依然历历在目。我曾写过题为《苏州的城墙》的文章,发表在2002年《苏州杂志》第4期上。在这篇文章中我曾回忆说:“在1958年以前,苏州的城墙还相当完整。  相似文献   

12.
陈小琴 《学语文》2006,(6):4-14
威廉·莎士比亚(1556—1616)和汤显祖(1550—1616),是东西方处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中交相辉映的两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和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1598)都产生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相差只有三年,高中语文教材也分别作了节选。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分析,可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明戏曲的异同,也有助于探讨中西方古典戏剧的特点和规律。(一)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如同整个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明戏剧一样,都是以古代传说或前人著作为题材,以彼时彼地的生活为背景,表现时代(剧作家所处…  相似文献   

13.
鲁迅曾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四日到暨南大学演讲,此事载于《鲁迅日记》,但讲题、内容湮没了半个世纪之久。近年研究者查到当时的一篇演讲记录,那就是《暨南校刊》第二八——三二期合刊上发表的“周鲁迅先生演讲、郭博如策(笔)记”的《离骚与反离骚》。勾沉之功,自不可没。但是,《复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一期把它作为鲁迅佚文重刊后,《新华月报》(文摘版)一九八○年第一期(总十三期)又收载,《鲁迅佚文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都对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创作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 通常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中,以悲剧成就最高。而莎氏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中,《哈姆莱特》(写于1601年)一向被评论家认为是莎氏最重要的作品。别林斯基称莎氏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莱特》则是莎氏“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哈姆莱特》一剧的基本情节取材于丹麦王子哈姆莱特  相似文献   

15.
魏连科先生编的《汉书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79年版)给《汉书》和西汉史的研究带来很多方便,但也有些疏失,张如元先生有《〈汉书人名索引〉疏误考辨》(载《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辑)、《〈汉书人名索引〉错误举例》(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二文有重叠之处),马斗全先生有《〈汉书人名索引〉订误十四则)(载《文献》1992年第1期),订正了《索引》的许多疏失。我在使用《索引》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读马先生的文章时,又发现有两则恐怕是马先生之误,在此分别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我院部分师生创作又获新成果。青年作者张发、秦溱继发表了《有福老汉》(曾评为山西省一九七九年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之后,又向读者献出了新作《放债》(载《上海文学》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张发同志还创作并发表了《硬汉宫老存》(载《汾水》一九八○年第十二期,《小说选刊》一九八一年第二期转载)和《变》  相似文献   

17.
我刊2008年第1期发表的文章《教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被《新华文摘》(半月刊)2008年第9期全文转发,并上了封面要目。近年来,《新华文摘》多次全文转发了我刊发表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我在《长江水利教育》1989年第4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论文,其中有一小错(118页,第3行)应纠正如下:又:黎祥族同志在《长江水利教育》1990年第3期(即1990年第3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数学启示》的论文,有一小错(56页第2行)应纠正如  相似文献   

19.
《语文报》2 0 0 1年 3月 6日高中版第 370期登载 ,岳泽和先生《白璧微瑕》(以下简称《白》文 )一文指误邓小平同志《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以下简称《我》文 )这个历史性文献中的语误 ,有毛疵之处可以吹求。《白》文例一指误《我》不合逻辑、互相矛盾的第一个问题 ,既有因忽略语境而导致的对原文的误解 ,也有语法和逻辑知识方面的欠缺。《白》文认为“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 ,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 ,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没有别的选择”一句 ,“下野”和“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互相矛盾。理由是 :“下野”是指执…  相似文献   

20.
高文达先生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知识出版社,1992年3月)问世以来,因是“中国第一部”,从而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辞书研究》曾发表两篇评论文章:骆伟里《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可喜收获——近代汉语词典简评》(1993年4期),元白《评〈近代汉语词典〉》(1993年5期),从收词、释义、例证方面予以肯定,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本书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