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忽然他说:“我能摸得着咱家天花板。”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父亲想说什么,就反问:“你说什么?”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我能摸得着咱家的天花板。”索尼亚忘记了哭泣,仰头看看天花板。将近4米高的天花板,父亲能摸得到?她怎么也不相信。父亲笑笑,得意地说:“…  相似文献   

2.
说到用语言教育孩子还是用行动教育孩子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去参加儿童攀岩比赛,父亲是个攀岩爱好者,儿子的身体素质也不错。比赛时父亲站在场外不停地给儿子喊加油,儿子也能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声音“别紧张!”“快一点儿!”“别害怕!”可是最终儿子还是输掉了比赛。事后孩子对他的父亲说:“其实当时我一点儿也不紧张,也不害怕,可就是不知道哪一个支点最有利于继续向上爬,而且手指头在岩壁上怎么也使不上劲。由于没选好支点,最后脱手了,才会输给对手。”父亲听后有些遗憾,  相似文献   

3.
父亲见儿子从学校拿回成绩单,关心地问:“考得怎么样,快念给我听听。”儿子看了父亲一眼,胆怯地打开成绩单念道:“语文52,数学48,共计100分。”“嗯,你‘共计’这门考得不错。”儿子听了,忍不住“扑哧”笑了。“看,一表扬你就骄傲了,”父亲板起脸来说,“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4.
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向父亲报告幼儿园中的新闻,并告诉父亲,他有一个重大发现。 “什么发现?”父亲漫不经心地问。  相似文献   

5.
法律·亲情     
那天,父亲落在地上的血是我一滴一滴地铲掉的,整整56滴。那年父亲恰好56岁,56岁的老父亲怎能抵挡住那袭来的恶拳呢?  “给我报仇!”父亲咬牙切齿地喊给我时,我默默无语,期待地望着母亲。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就为这事哭过。  那早,家人正在吃饭,突然“砰”的一声,门被粗鲁地撞开,七叔的儿子恶狠狠地把父亲叫了出去。我感到事情不妙,刚站起身,就听到父亲一声惨叫,我冲出厨房,父亲已倒在血泊中,七叔的儿子腰里插着一把剪刀,气焰嚣张地狂叫着。我转身抄起墙边的铁锹,还没等出手,就被一伙人拉住了,他们是七叔的儿媳领来…  相似文献   

6.
一凡 《学习之友》2006,(9):56-57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荷兰画家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7.
孩子为何说谎症状:一位父亲正在审问他的儿子。“老师说班里丢了一块钱,是不是你拿的?”孩子:(恐惧地看着父亲)“不,不是我。”父亲:(口气缓和,交待政策)“你只要说实话,我不打你。”孩子犹豫半天,终于下了决心:“是我。”父亲:(震惊,怒火万丈,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8.
父亲     
儿时的我,很崇拜父亲。父亲高大的背影,威严中透出他的宽厚。记得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县城,那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犹如小刀。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两只手抓着车“龙头”更觉寒冷。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嘎——”的一声,父亲刹住自行车,一声不吭把我从大杠上抱到后座。父亲“前上车”不怎么行,挂了很长时间,左脚终于用力往下一蹬,右脚迅速地从大杠跨过。“龙头”晃了两下,但很快恢复到原先的稳重。“把手塞进我的线衫里。”父亲说。我知道,父亲也很冷,迟疑了一下,拽着父亲的衣角。“把手塞进我的线衫里面,听见没有!…  相似文献   

9.
罗翔 《教师博览》2007,(7):27-27
1979年.我高中毕业后在村里担任了民办教师。那晚父亲乐颠颠地说,祖宗烧了好香,这回咱家里出了一个“先生”了。乐过之后,父亲郑重地告诫我:“翔儿,千万要把娃儿们教好,给咱家争口气。”我把父亲的话揣在心窝子里。  相似文献   

10.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道:“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11.
佚名 《班主任之友》2005,(12):59-59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天,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了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每每有老师或同学问起父亲的职业,我总是闪烁其词,羞于出口。回到家就忍不住(抱报)怨父亲:“你做什么不好,干吗偏偏要去当修鞋匠?”父亲并不(脑恼)怒,总是故作轻松地说:“修鞋也是一种工作,没什么不好啊。”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父亲     
钱国丹 《家庭教育》2007,(7S):82-83
母亲卧床以来,父亲几乎是寸步不离地陪伴在身边,哪怕父亲上一回厕所。母亲就张大眼睛,惴惴地问:“你爸呢?你爸呢?”  相似文献   

14.
儿子对父亲进行了一次“心理测验”。忙完一天工作的父亲,疲惫地回到家里,十岁的儿子抬头望着父亲说:“我爱你,爸爸。”父亲不知该说什么。好一会儿,父亲只是站着,看着儿子,终于似有所悟地问:“你想要什么?”儿子笑了,说这是老师让我们对父亲做的心理测验。第二天,父亲去学校找到老师,想知道自己测验的结果。“大多数家长的反映基本上是和你一样的。”儿子的老师这样说。“关键是”老师解释道:“感受到爱是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往往没有完全表达出这种感情,我们忽视了孩子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除了餐桌上的食品,衣橱里的服装以外更重要的东西。孩子们在说我爱你的时候,最想听到父母说的是‘我也爱你,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相似文献   

16.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戴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位学生考试考差了,回到家里,父亲问他:“成绩怎样?”儿子很难为情。父亲又问他到底怎样?儿子怯怯地说:“很糟糕”。父亲想了想:“不会是最后一名吧!”“确实是最后一名。”儿子说完,等待着“暴风雨”来临。没想到,父亲喜笑颜开地扶着他的肩膀说:“祝贺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肯定只有前进,不可能再有后退了。”儿子惊诧不已,转而泪光闪闪。后来,他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最后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位父亲虽然不是教育者,却算得上是“教育家”,因为他让儿子对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位…  相似文献   

18.
By  Paul  Young  蔡云 《英语沙龙》2014,(6):7-9
并非所有“有孩子的男人”都能称之为“父亲”,只有那些有担当的男子汉才配拥有这个称谓。父亲有时并不完美。正因如此才愈发难能可贵。他们也有缺点——但出于对孩子的爱,他们可以赴汤蹈火地战胜一切,电影里的父亲也不例外。这些率真、诚恳、让人信赖。当然,有时又有缺点的荧幕男人形象总在激励现实中的男人们成为更好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对父子正在演出。父亲神情淡定,手握话筒,注视着台下;儿子却张着嘴巴,左顾右盼,一手握着话筒,一手时不时将外套里的T恤往外扯。评委伊能静问男孩站在他旁边的人是谁,男孩傻笑着回答:“老师。”再问父亲时,父亲掷地有声地回答:“他是我的儿子。”  相似文献   

20.
心灿 《老年教育》2007,(5):23-23
佛经里有则故事:父亲要儿子上街买酒菜招待客人,却久久不见儿子回来。父亲上街寻找,看到儿子正跟人僵持。儿子跟父亲说:“这个人不肯让路,我就跟他对着,看谁让谁。”父亲怒气冲冲地说:“你先拿酒菜回去,让我跟他对着,看谁让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