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纳教育已经成为了未来全球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在我国的随班就读作为全纳教育的过渡阶段,提高了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初步实现了教育公平。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中,随班就读教师是残疾学生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我国的随班就读教师的现状研究、素质研究、培养方式和认证资格等方面进行述评,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需要理解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目的,明确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目标,建构科学的支持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此外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经费的支持保障体系须是正义的。随着政府加大对随班就读的教育投入以及普通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会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论随班就读的家庭支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亲子良性互动提供了特殊儿童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人格完善的生态化环境和强大动力,家庭的支持及其与学校的合作和互动就成为随班就读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和基础条件。在随班就读中,通过立法保障、家长学校、家校合作和家庭赋权等途径可以使家庭参与教育决策、提供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训练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参与随班就读学习与教育训练,从而对随班就读的顺利展开和有效实施提供强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培智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对培智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够理解或偏见,甚至有拒绝、隔离的倾向.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差异性,总体上而言,40岁以下的年龄组,更倾向于支持随班就读.不同职称的教师态度在个别分测验的结果上也存在差异.学历、性别、参加培训与否与他们的态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编"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10名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接纳态度,以及教师的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的教龄、学历分布合理;教师们对随班就读有理性上的认同,对特殊学生总体接纳态度较好;教师们对特殊教育专业培训意愿较强.调查还表明,目前上海市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随班就读教师比例偏低;教师们更倾向于接纳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学习障碍的学生,而对脑瘫、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学生的接纳度较低;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学习特点不够了解,对特殊学生开展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6.
7.
随班就读是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形式,是我国基础教育包括特殊教育探索融合教育的一种创新。2003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00个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实验,将这一探索创新推向了新的阶段。本刊始终关注着此项工作的进展。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始于1988年,是全国最早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地区之一。同时,北京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市教委的领导下,持之以恒、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全国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北京市现有随班就读中小学947所,随班就读学生总数4957人,随班就读学生占全市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的65%。15年来,他们在随班就读工作上展现了不断创新的精神、真抓务实的作风。他们对随班就读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师资培养,特别是支持保障体系的建构所做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不断提供着新鲜经验。本期“视点”,我们选编了北京市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构建、资源教室的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文章推荐给读者,供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以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2019,(33)
株洲市随班就读主体格局早已形成,但如何提升随班就读工作质量,完善相关支持保障体系成为株洲市随班就读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区域性随班就读支持服务体系三年多的专题研究与实践推动,株洲市随班就读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在管理机制、推进模式、方法策略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自编的《随班就读任职教师职业适应问卷》以及修订的《小学教师社会支持量表》对437名小学随班就读任职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探讨随班就读任职教师职业适应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随班就读任职教师的职业适应水平与其社会支持有着较强的共变关系,社会支持高低不同的教师在职业适应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看,校长支持、同事支持以及情感支持和讯息支持对随班就读任职教师职业适应的预测力较强,而家人支持、家长支持以及工具性支持相对较弱.在此基础上,建议加大学校领导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教师创造更多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完善随班就读任职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工作,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京市18个区县小学随班就读体育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北京市随班就读体育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多数为专职教师,学历基本能够达到国家和北京市的要求,但教师梯队不够合理和稳定;多数教师具有较长的体育教学经验并具备普通体育专业教学水平,但其随班就读教学经验较少且缺乏适应体育专业知识.多数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有一定的认识,但与管理人员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从教师工作状况来讲,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所需的场地器材不足,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交流,多数教师认为资源教室对教学工作有帮助.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对随班就读体育教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问卷方式就黑龙江省随班就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黑龙江省随班就读教师专业发展基础较好,但在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专业发展需求强烈;参加随班就读专项培训机会较少,且针对性不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认同感较差,社会和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比较严重的矛盾心理,希望通过专项培训和自主研修等途径获得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试卷分析的方法,以265名3—5年级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为对象,研究其在词语、句子、修辞格、段落以及篇章理解等五个层面的阅读能力,并与634名年级匹配的普通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偏低,个体间差异较大,与普通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距;基础知识及阅读技能的不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欠缺等是随班就读生阅读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盲校/盲聋哑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了解盲校、盲聋哑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本研究对盲校、盲聋哑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够理解或偏见,甚至存在对残疾人拒绝、隔离的倾向。参加培训与否、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等都是影响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的重要因素。教师所教科目、任教年级与他们的态度关系不大。教师的性别、年龄、职务、职称等对个别分测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研究者来源和研究内容两个维度对近二十年我国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者地域分布不均,东、中、西部差异较大;研究者单位分布不均,单位间合作少、学段分布不平衡;研究内容分布不均,教学和心理健康研究多、行为和支持研究少;研究内容呈现出阶段性,由关注安置模式转向关注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随班就读教师问卷对黑龙江省30所小学的33名随班就读教师的基本情况、特教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教学工作和专业支持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随班就读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合理,教龄结构不尽合理;黑龙江省随班就读小学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不足;黑龙江省随班就读小学教师对随读生的教学与普通生没有差异;黑龙江省随班就读小学教师获得的专业支持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政府支持、社区支持、家庭支持、学校支持以及随班就读学生自我支持等5大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使用自编的问卷对某县教师、普通学生及其家长、随班就读学生及其家长等5种人群进行测试。结果:家庭与学校支持系统比较完善,政府经费支持力度较好,社区支持力度不够,随班就读学生自我预期不佳。结论:政府支持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学校支持系统中的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提升的空间较大,社区支持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青浦区 1 89名担任随班就读工作教师进行的《随班就读学生在学校范围内获得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问卷调查 ,旨在探讨现有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否满足有效的随班就读工作的需要 ,以帮助这些孩子回归主流社会。本研究从学校行政领导、教师以及同伴等方面来调查随班就读学生学校范围内获得社会支持的现状。问卷结果表明 ,学校行政、教师以及同伴所提供的社会支持仍旧非常有限 ,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随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儿童安置的主体形式,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的保障.本研究采用自编个别化教育计划检核表,对上海市九年级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内容进行检核.研究发现: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存在计划间不连续、学习基础的制定过于简单、长短期目标缺乏联系、目标达成情况差等问题.文章还就如何提高个别化教育计划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