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少初 《中学生阅读》2004,(12):34-34,43
今年高考语文科全国共出了15套试卷,其中有12套直接考了成语的辨析和使用,共出了21个使用错误的成语,现大致归类如下,以期探讨高考成语题考查角度并摸索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2.
成语阅兵场     
【考纲解读】成语使用是2010年高考的一大重点,全国18套试卷中有9套考查了该考点。对成语的考查常见有三种题型:一是判断成语使用恰当与否,一是辨析近义成语,一是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选项。考查重点是在鲜  相似文献   

3.
冯渝 《现代语文》2008,(11):159-160
2008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成语仍然是词语的考查重点,除湖南卷、宁夏卷外,其余各卷均有对成语使用的考查,其中福建卷题型有较大变化,要求考生续写成语并加以解释,强调了成语词义的掌握和语言的运用。天津卷、江西卷、浙江卷侧重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  相似文献   

4.
2014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有12套对成语进行了考查,现从选材、题型、内容三个方面对12道成语试题作如下透视。  相似文献   

5.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词语考查的要求仍然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试题中有13套考查到成语的使用。由此可见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6.
2014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有12套对成语进行了考查,共考查34条成语,其中,使用错误的成语有20条。命题人在试题中共设置了四大陷阱,考生在解答时需细心辨识,现对这些成语试题作如下透视: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的意蕴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7.
2011年全国高考17套试卷除江苏、上海、福建卷没有单独设题考查熟语(包括成语)运用外,其余14套试卷都对熟语的运用单独设题进行了考查。下面对其中的19例错例加以归类分析。一、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如果不懂某个成语的真正意义,只从字面去理解,势必造成误用。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完整的固定短语,是汉语宝库中的瑰宝。近两年的高考中,有多套试题对成语的字音、字形和运用进行了考查。一、注意读准成语的字音  相似文献   

9.
2010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共有17套对成语进行了考查。除天津卷、湖北卷采用辨别选择,福建卷采用辨别修改的形式外.其余各地均采用辨别正误的形式。这些成语,都是日常报刊上使用频率较高,又容易出错的一些成语。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除湖南卷、上海卷、福建卷、北京卷(北京卷考的是俗语)没有单独设题考查成语运用外,其余14套试卷对成语都有涉及。命题虽然还是辨别选择的形式,但风格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高考几乎每年都考成语。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把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成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但绝大多数试题都是考的成语,今年全国高考共有17套题.就有13套题考了成语。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其考查仍将是今后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11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中有14套对成语考点进行了考查,其中有11套采用了判断正误的题型,有3套(天津、江西、湖北)采用了选择填空的题型。笔者通过对其中21个错  相似文献   

13.
陈延春 《高中生》2010,(11):8-9
【命题趋势】 词语(含成语)的使用一直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其考查方式大致有三种:实词(不含成语)与虚词结合考查,实词、虚词与成语结合考查,单纯考查成语。近年来,单纯考查成语呈上升趋势.考生必须十分重视对成语的复习。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高考18套试题中有14套试题从不同角度对成语进行了考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大家对成语误用类型有所了解,但有些考生并不能对该类型获得理性把握,经常把握不准。为此,笔者从2007年高考相关试题中梳理出了一些常考成语的类型,希望对同学们在今后系统积累成语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帮助,从而更理性地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共有15套对成语进行了考查。除天津卷、江西卷采用辨别选择的形式外.其余各地均采用辨别正误的形式.共考查了56个熟语,它们是:探囊取物、量入为出、异曲同工、出人意表(全国卷Ⅰ);无伤大雅、情有独钟、各尽所能、伯仲之间(全国卷Ⅱ);渔翁得利、竭泽而渔、杞人忧天、煞有介事(北京卷);两全其美、一举两得(天津卷);有始有终、八字还没一撇、丰姿绰约f重庆卷):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高考18套试题中有14套试题从不同角度对成语进行了考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大家对成语误用类型有所了解,但有些考生并不能对该类型获得理性把握,经常把握不准。为此,笔者从2007年高考相关试题中梳理出了一些常考成语的类型,希望对同学们在今后系统积累成语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帮助,从而更理性地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相似文献   

17.
赵仲春 《考试》2004,(1):11-12
成语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烦、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它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成语的考查是词语考查的重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成语的“上镜率”比较高,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外(第4题),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第1、2、3题)。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仅前三题就出现成语24个,2003年前两题就出现了18个。对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一靠对成语意义的正确理解,二靠对成语语境的确切把握。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认识这一点,是对成语使用做出正确判断的关键。高考成语题的考查主要从成语的“多义性”、“三栖性”、“迥异性”、“适应性”、“特殊性”等五性入手。  相似文献   

18.
陈延春 《高中生》2010,(33):8-9
【命题趋势】词语(含成语)的使用一直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其考查方式大致有三种:实词(不含成语)与虚词结合考查,实词、虚词与成语结合考查,单纯考查成语。近年来,单纯考查成语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共考查了58个熟语(成语52个,俗语4个名句2句),其中有54个为使用正误辨析,有2组(每组2个)为近义成语名句选用。现对其中30个使用错误的熟语和2组近义成语、名句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帆 《语文天地》2008,(9):31-34
今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6套考查到了熟语(含词语)。考查的形式进一步丰富,有直接辨别正误式,这仍然是主打样式;还出现了替换比较式,如浙江卷;语段成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