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词汇部分的个别知识点的标准答案值得商榷。“无穷”、“无论”、“承包”三个词的构成方式,不应当是动宾型,应当归入偏正型和承接型。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与教学《雷雨》时,我始终认为文中周朴园的一句台词,涉及到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不符合剧情的发展,也不符合人物的情感特点的嫌疑。特冒昧指出以求教大方。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北师大版教材《选修2.2》第三章导数应用的教学中,有两处颇具争议的知识点,会误导学生.本文展现出来,以期加以修正. 误导一 极值点一定是导数为0的点 教材第61页归纳的求极值点的步骤:“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求出函数f(x)的极值点,首先求导,其次解方程f(x0)=0,然后检验x0,左右导数符号来判断x0是否为函数极值点”,从教材归纳求函数极值点的步骤可看出,“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是导数为0的点!”  相似文献   

4.
《文学报》2012年11月6日版学者江枫撰文指出:《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收录外文词语,是违法的,同时指出既违《文字法》,又违《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说这是百年来汉字拼音化与反拼音化斗争的继续。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质疑:一、传播错误理论,为拼音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北师大版初三历史教材在编排上的两处不够严密之处,指出来以请教行家.  相似文献   

6.
宋明新 《物理教师》2011,32(6):45-4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65页有一演示实验“验证光波是不是横波”,笔者认为其插图(见本文图1)中所画的偏振片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三册《牛郎织女》一文中有几句话,常常使学生和老师很费解,甚至产生误解。我认为有提出来商榷的必要。这几句是:“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两个孩子听她这么说,就偎在怀里,叫一声妈妈,回过头  相似文献   

8.
宋颖桃 《现代语文》2013,(5):116-117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因常出常新、与时俱进而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笔者针对增订四版(2007年6月出版),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提出几点质疑与思考,以求教于编者和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对"拂乱"一词的翻译和词语用法的判断不合理.  相似文献   

10.
1994年秋出版的中师新教材《现代汉语知识》(第一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师范性。它比较符合国家教委新制订的中师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但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无遗憾地发现,新教材中竟出现多处错误。我认为,作为《现代汉语知识》这样的具有汉语典范性、权威性的教材,带着这些错误去规范汉语,势必造成语音和文字运用上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1.
乔俊杰、马玉山在《修辞学习》撰文认为,《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句 第一个“无”字似误,与“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甚是抵牾。此论缺乏确凿证据。要探讨这个问题,必 须弄清“素琴”与“丝竹”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疑罪从无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原则。疑罪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案件要证事实缺乏相应证据证实,在涉及罪与非罪的问题上存疑,不能合理排除;案件要证事实虽有证据证实,但证据对要证事实的证明没有价值,或证据间存在矛盾,致使案件在罪与非罪问题上存在疑问,不能合理排除;案件要证事实虽有证据证实,但主要证据均为间接证据,且间接证据之间未能形成闭合的证据锁链,致使案件在罪与非罪问题上存在疑问,不能合理排除。  相似文献   

13.
以能力为本改革“现代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相关文科专业的一门老牌基础课,有其自身特点和特定的社会功效。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汉语未能跟上发展步伐而招来多方批评。现代汉语亟待改革,要加强与社会、市场的紧密联系,突出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语言的教科书应该体现语言的系统性。抓住了语言各结构层面相互关联的各个系统,就摄住了语言之魂,教材的编排就有了根基和条理,就会纲举目张,便于教学以简驭繁。反之,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就会打折扣。本文以系统性为探测点,谈谈邵敬敏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相似文献   

15.
林如海之死,有关的时间和节令,是《红楼梦》中一个明显的矛盾。前面说,这年冬底贾府接到林如海病重的来信,即由贾琏送林黛玉南下。中间又有秦可卿死,王熙风协理宁国府,前后也只有两三个月。后回贾琏派小厮回府报凶信,说林姑老爷死于九月初三,而他还为主子取冬衣,与上说的冬底或年初出门,时令也不合。章经过考证,说明这种脱节的由来,是个版本问题。即“冬底”是“五月底”之讹。若是五月底收到信,一切矛盾都涣然冰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教学论的发展在吸收中外教学论的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了不断的发展演化,逐步形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论体系,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找准教学论的生长点,才能促使教学论不断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中新近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课程,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进教学效果,必须明确课程定位,围绕课程目的,厘清其与中学历史课、专业历史课、"概论"课等相关课程的关系;同时,要围绕课程内容,正确分析、比较"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与人民共和国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突出的前沿特征。通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选带史"、"以写带赏"、"以辅补主"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立起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政治性"一直是估衡现代文学的主题词。进入80年代中期后,学界逐渐体察到政治理念对于诸多文学现象及文学本质的压抑与遮蔽,于是纷纷倡导回到文学自身,并主张用"现代性"重新考量文学。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界对文学"现代性"的全面反思,以及"没有晚晴,何来‘五四’""民国元年起点说"等命题的提出,"五四"作为现代文学的起点地位,不断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与此相应,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呈现出不断向前推移之势。但"五四"以其特殊性和重要意义,有其不可替代的理由。因此在不能拔高"五四"地位的同时,必须要明晰"五四"在整个现代文学发展流脉中的界碑性和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宋以前很少有人怀疑《史记?老子传》中老子其人其书的真实性。在疑经思潮影响下,宋代考辨老子其人其书的学者渐多,其观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李觏、朱熹、吴子良等人认为孔子向老子问礼、孔子晚于老子;二、陈师道根据诸子称引的先后顺序,明确考定老子生活于墨子和荀子之间;三、叶适认为有两个老子,并怀疑《老子传》的真实性。王十朋、黄震、罗璧分别对《史记?孔子世家》、《老子》、《庄子》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宋人这种疑古惑经的考辨精神,对于厘清先秦诸子的行辈关系及其学术渊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考证方法给予后世以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