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喻冰  周含 《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27-229
客观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认真查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于如何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可喜进展,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好评.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扎实推进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为适应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作出了调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群体。本文将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做到"四个突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高度重视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的区别,在教学中力求做到"四个突出"。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工作,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12年5月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3前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改革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途径,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为把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学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使研究生养成求实、严谨、科学的作风,南京大学开展了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使政治理论课生动而有特色。①在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保持教学的质量和高效。为此,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负责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定期对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重点资助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②在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配备了…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近年来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我国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也要求相应调整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和内容。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上有所改进,要在以往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课程结构重组,加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有机结合。并充分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对江苏省9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美国高等教育评估专家Astin提出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估I-E-O模型,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大部分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对课程教材、教学水平、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经历整体评价较好。同时,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课堂参与度偏低;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采用浅层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有待提升等。基于调查结果和I-E-O关系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吕冬英 《广西教育》2015,(7):28-29,74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调整的意见》实施后,学术界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组合式”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等方面,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社会调查的研究,对具体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对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均存在不足。应针对以上不足加强研究,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不断得到深化拓展与完善。新时期,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对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深入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要从思想导向维度、培养层次维度、教学的实效维度、学科支撑维度等全面展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也必将开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调整的意见》实施后,学术界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组合式”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等方面,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社会调查的研究,对具体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对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均存在不足。应针对以上不足加强研究,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重庆大学组织召开了"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约70所大学近百名代表与会,就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教学以及  相似文献   

14.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1,(23):F0002-F0002,F0003,F0004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理论部是直属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纠二级机构,承担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下设4个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22人,专职研究人员5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坚持创新.根据教学实践,提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把教师讲授与组织学生登台演讲、把课堂教学与定期组织社会考察及举办相关竞赛活动、把学生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红色社团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把全国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入学考试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挂靠起来,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对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010方案"实施以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过程简单化、评价方法缺乏多样性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多样性的评价主体、建立综合性的教学过程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和创新,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科学的前提下,方式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需求,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关键作用。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以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为指向,以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研究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研究生学习特点为原则,采用专题讲授贴近实际、传授方法,问题分析立足解惑、重在建设,组织研究提高能力、培养合作,互动讨论思维碰撞、启迪创新,案例教学促进认知、提高认同的"五位一体"方法,是提高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起,我校开始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采取专题讲授、课堂讨论、论文答辩、参观走访等方式,探索并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学生喜欢、社会好评、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单一课堂教学向多样实践教学的转变,突出了以下特色:把实践教学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现了社会实践与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应该不断地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起有利于研究生学习的教学模式,避免与本科生课程简单重复,能够更好地实现与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纵向衔接和层次递进,增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个常论常需、常论常新的话题,具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本质特征。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旨在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然性,并在厘清其内涵、原则的基础上,提炼出推进实践教学的途径,探索并总结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