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寨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范式,具有模仿性、平民性、娱乐性等特征。一方面,山寨文化会降低大学生媒介分辨力;造成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妨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山寨文化又有利于大学生张扬个性,争夺话语权;使平民获得对主流文化冒犯式的快感。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及媒介分辨力;批判吸收山寨文化合理成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借助新兴媒介构建校园媒介管理;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呈现出的信息传播特点,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媒介素养要求。提高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辅导员提升综合素养、应对突发事件、走职业化和专家化道路的必经之路。其提升途径包括加强辅导员思想认识、提供媒介素养培训、加入微媒体工作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热点课题,研究成果颇丰。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与归纳法等,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视角综述"微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研究成果,如媒介素养理论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等。探究现有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找到技术支撑或创新点。  相似文献   

4.
注重媒介素养不仅是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职大学生群体加强自我修养,实现高质量就业,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的内在需要。结合“微”时代的传播特点,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应着重在媒介信息的“生产”、信息内容的“把关”和社交媒介的“使用”上下功夫。唯有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力量,构建多层次协同育人机制,才能共同夯实学生成长成才的媒介素养底蕴。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的媒介认知、媒介批判和媒介使用等能力上。由于理工类高校的文化特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更为突出。净化媒介环境、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成为理工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微博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日常文化生活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大学生利用微博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大学生微博文化也出现了一些话语困境,如微博的泛娱乐化倾向,大学生在微博围观事件中的盲从性以及大学生微博的碎片化和"去深度化"倾向都是值得深思的文化动态。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以及强化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理性是引导大学生微博文化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媒介化生存”是当代大学生生存的基本特征,媒介素养是大学生媒介化生存中必备的素质。在对皖西学院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概括当前皖西学院在校大学生接触、利用、认知和评价媒介的整体状况,反映皖西学院大学生媒介化生存状态下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皖西学院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微媒体平台信息的解读能力、应用能力、辨别能力等方面,因为思政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多以“00后”为主,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若教师坚持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文章分析了微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发展现状,探讨了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处理时代的又一次革命—"微时代"的来临,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党员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通过整合校内外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营造健康环境;注重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实践,提升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微文化"为研究切入点,阐述其具体涵义,并对微文化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微文化传播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环境,以及媒介素养四方面,提出微文化传播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旨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北咸宁学院719名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和报刊成为大学生最喜欢的大众媒介,大学生使用媒介呈现"复合化"趋势,"了解生活咨讯"和"娱乐"成为大学生接触大众媒介的主要动机。但同时存在媒介接触状况有不良倾向,媒介道德规范认识模糊、自律意识不足,大学生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创作的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范畴,树立大学生选择和使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媒介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积极使用各种媒介,受到大众媒介深刻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闽东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闽东地区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媒介解读批判能力以及媒介参与度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介传播技术和媒介文化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媒介的接触情况、媒介认知,参与利用媒介的抽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后提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应从社会教化、学校教育、媒介自律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等四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北咸宁学院719名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和报刊成为大学生最喜欢的大众媒介,大学生使用媒介呈现"复合化"趋势,"了解生活咨讯"和"娱乐"成为大学生接触大众媒介的主要动机.但同时存在媒介接触状况有不良倾向,媒介道德规范认识模糊、自律意识不足,大学生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创作的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范畴,树立大学生选择和使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媒介素养研究范式转移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其社会空间视角的转向.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提出社会空间视角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基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阐述大学生媒介素养建构的指向.第一,基于社会资本、权力视角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建构,引导大学生思考、探讨媒介在社会空间生产、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社会资本变迁方面的作用机制等.第二,基于情绪感知、表达、传播、分享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建构,引导大学生思考媒介化情绪、情感的形成与分享的特征、机制、作用等.第三,基于社会时空要素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建构,引导大学生表现出特定时空下的应然媒介认知与行为.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首的“微时代”,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学载体提出了挑战.因此,为了适应“微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运用网络沟通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建设“微队伍”、树立“微理念”、打造“微平台”、营造“微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得自媒体“泛娱乐化”现象向青年群体中蔓延。自媒体“泛娱乐化”现象以娱乐需求“为首”、以多元思潮“裹挟”、以网红直播“吸睛”、以粗略表演“出位”。这容易动摇大学生理想信念、降低大学生审美情趣、消解大学生价值认同、淡化大学生责任担当。基于此,我们应该通过强化媒体空间治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媒介素养提升、深化学生自我教育等多项举措,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校园媒介环境由各式各样的校内、校外媒介及其传递的信息和符号(包括内容和形式)所构成,是一个充满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它是校园的传播环境、信息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媒介涵化"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以全面、系统的观点组织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媒介技术有意识地营造媒介环境,从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社会交往、媒介素养等方面全面进行"涵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造就学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代媒介文化呈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拓宽了当代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给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在媒介文化消费和传播中暴露出诸多不良行为,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亟待提升。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以批判性思维为重要抓手。推进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确立媒介素养课程目标,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经验、立足我国国情,课程目标应涵盖批判性思维、合作沟通、媒介鉴赏、信息获取分析、创造媒介产品、信息技术运用,以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文化自信;开发媒介素养课程内容;加强大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愈来愈强,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低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媒介、对媒介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批判、同时学会使用媒介的一种方法,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使得高校有必要向学生传授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培养大学生运用媒介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