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形象德育是通过生活场景、道德情境、艺术形象、榜样示范等方式,将抽象乏味的道德理论融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的场景、情境和事物的德育活动。形象德育能够化解传统德育困境,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于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效果改善、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这启示我们应以榜样形象创造道德激励,以艺术形象培养道德情感,以生活形象丰富道德体验,推进新时期德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21世纪的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包括多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化素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得不是很到位。众所周知,基础教育是打基础,打什么基础,最主要的就是要打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形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形象的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象一词的外延与内涵已经发生并仍在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对形象范畴作多维审视与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形象与人的关系:形象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形象是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形象对现代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或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洪 《文教资料》2008,(26):130-131
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功用,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5.
高校形象德育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理论成果,是对传统德育方式革新的新探索。高校形象德育是教育者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形象德育的生成既是适应高校传统德育困境提出的新尝试,也是从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进行的融合创新。从其价值来看,高校形象德育具有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和育人维度的多重价值。为推进高校形象德育实践的有序展开,需要从德育形象的对象化构建、德育主客体形象素养的整体提升以及社会德育共同体建设着手,共同推动形象德育理论向德育实践转化,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丰富德育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的发展潜能是客观存在而又巨大的。而对潜能的开发与实现需要教育来完成。但长期以来就不乏这类现象:许多学生在小学成绩好,可到初中就不行了;有的初中好,到高中又不行了;有的高中好,到了大学却表现平平甚至一落千丈。而像那种本来智力不错最终却绩不如人的更是屡见不鲜。那么,究竟是谁堵住了学生智慧的泉眼,使其潜能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出来,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开发途径是智育和德育的统一。德育的开发功能表现在:激励人力资源自我开发;影响其开发力度和向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人力资源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许多教育教学思想,无不渗透了人的学说,也就是在人性问题上持怎样的观点,往往会产生怎样的教育教学主张。如何实施良好的教育,关键在如何看待“人”,如何去发挥他的潜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马斯洛心理学理论要求有一种新的教育更强调人的潜力的发展。马斯洛指出不仅要看到人是什么,而且也应看到人可以成为什么;不仅要看到人的表面和现状,也应当看到潜能。“我们这个社会的教育有两个不同的因素,第一,大多数的教育者并不是特别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他们让学生得到所需的知识,关心的是效率,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职业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实践中注重理念创新、方法创新,逐步构建了以文化潜能养德,行为潜能铸德,劳动潜能砺德,活动潜能育德为内容的潜能德育体系,创立了激情早读、阳光跑操、一人一责、两个长跑、三规教育、七彩社团、师生双杯赛、动力特训营、校园梦想秀等一批德育特色活动品牌。  相似文献   

10.
再论人的潜能、价值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证明了人的潜能(人材)是客观存在的。它表现出内隐性、价值中立性、有限与无限统一性和可开发性等特点。而人的价值(人才)则是人的潜能外化和扩展的必然结果。教育是这两者之间的理想桥梁,它作为人类生产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上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将人的潜能转化成人的价值;在方法上以创新的情知教学来充分挖掘人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潜能具有开发功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以发掘人的感官潜能为基础,以开发人的智力潜能为重点,以开发人的思维潜能为核心.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为目标.以处理偶发性事件为契机,形成对人的潜能开发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领域不断拓展,德育功能全面扩展,重塑德育功能观为客观必然。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功能是对以往德育功能的有机继承.在其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德育原有功能的本体要素,这些要素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发挥着各自作用,并表现出新特点和规律。随着德育领域的拓宽,德育功能不断扩展,这是德育活力和生机所在。扩展表现在德育功能层面扩展、德育功能方式扩展和德育功能力度扩展。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起,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改为德育课,同时启用德育课新教材。这一重要改革标志着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我们认为,政治课改为德育课不仅仅是课程的名称变化,而且是观念的变革,是对德育的本质、地位、功能认识上的飞跃。一年多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德育课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是充分开发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世纪,促进人的发展,说到底就是实现对人的潜能的开发。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正常人的大脑利用率仅为3%~10%左右,如何开发人的潜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修身与人格潜能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阐述修身与人格潜能开发体现了德育为首、心育为本的育人规律,是学生求知发展和成才腾飞的坚固基石,并且通过教改实验的总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修身与人格潜能开发的做法:一是寓人类传统文化道德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之中,启迪学生将人格修养不断内化为自我心理需求;二是把人格修养与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人格素质在各项活动中不断升华;三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修身活动,有层次地递进式地开发学生的人格潜能。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发展以需要为根本动力而处于一种由可能性到现实性的无限转化过程之中。若把人类的现实视为植根于人的需要本质而发生的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包的运动和相互转化在人那里所达到的主体化、手段化和对象化新形式,则人的潜能就是这“三化”通过本身的特殊机制而标示出来的、带有一种强烈必然趋势性的可能性。整个人类的发展,就是以“需要──潜能──现实,这样一种整体化的演进方式不断地向新的境界推进的。  相似文献   

17.
形象德育的提出,是对既往德育效果欠佳的理性反思,是对现代脑科学结构功能理论的主动吸纳,更是对新时代人才要求的积极回应。形象德育具有教育目的含蓄内隐性、教育手段生动直观性、教育内容内在渗透性、教育过程情感体验性等显著特征。新时期,形象德育的常见方法有榜样形象法、艺术形象法和生活形象法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在德育方面问题较为突出的潜能生教育问题,分析了德育潜能生的几种类型及影响德育潜能生发展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几方面的因素,并从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精神培养、开展励志教育、创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德育潜能生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并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本文在潜能德育理念指导下,围绕中职班会的设计和组织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对主体性德育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德育是对传统德育理念的继承和超越,是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取向。主体性德育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已成为当代德育的主题。主体性德育是21世纪德育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