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近代昭通人民爱国主义和革命斗争的业绩.  相似文献   

2.
昭通文学发展中独具审美品质韵味的昭通方言,是影响滇东北、黔西南、及川东南现代方言语法结构及发音的重要因素,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是昭通文学言说的一个重要载体。昭通本地的文学中有大量本地方言,这些方言不仅使文学本身形象生动,而且把昭通本地人文特色凸显出来。昭通方言是研究昭通文化现象和昭通入文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昭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影响了昭通文化,进而影响了昭通作家群的创作,地域性成为昭通文学的特点,艰难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昭通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丰富的昭通故事为昭通作家提供了写作资源,昭通作家有强烈进入文学中心的意识,昭通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了昭通人的想象力,昭通厚重的历史为昭通作家提供文化支撑,昭通的民风民俗助推了昭通文学。  相似文献   

4.
曾令云先生的《云兴街》在创作上表现出昭通人、昭通方言和昭通文化的层级对应,用昭通方言塑造昭通人形象,展示了具有多元化、多民族、地方特色的昭通文化。  相似文献   

5.
昭通师专成人函授夜大教育创办于1993年11月,1994年8月首批新生正式入学;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昭通分校成立于1992年,其前身昭通电大工作站创办于1984年4月。2003年成立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学院,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昭通分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办  相似文献   

6.
地处川滇黔三省要冲的昭通,素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昭通在整个抗战布局中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为了连接战时首都及东南亚国际港口,保障战略物资的顺利运输,从民国中央政府到云南、四川省政府乃至昭通地方军民,均能齐心协力,在财政极为拮据的情况下积极筹措交通的改善,并在铁路、公路、航空、驿运及水运等领域全面推进,谋求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嗣后,这些工程虽然因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及技术难度过大等诸多原因而最终壮志未酬,却仍然不失为中国八年抗战漫长苦难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昭通虽僻处西南内地,却因交通孔道的原因而成为近代天主教传入云南最早的地区,也是云南教区最早的主教区。在其传播过程中,一度曾发生过多次民教冲突,但由于天主教会长期执著于医疗等公益事业,教派发展也呈现多元趋势,在经历晚清数十年的曲折动荡之后,到民国年间其"劝人为善"之处已逐渐为昭通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昭通是云南通往内地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与滇文化交流的纽带。昭通早在先秦时期就与巴蜀之间发生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并受其影响昭通成为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经济文化得到发展。此后昭通与巴蜀的联系即连续不断,为以后中原王朝对云南开发和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边缘与自信--历史上的昭通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昭通文化本已具备一定底蕴,然后作为西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桥梁得风气之先,近代以来则成为云南主流文化的边缘.但朱提——昭通相对于古代中原、现代云南的边缘地位,并未导致其惟“中心”马首是瞻的边缘定位认同感以及相应的边缘文化作为,而是在诸多人文领域张扬个性,突出自我,体现出较强的文化自信.诸如政治上的“北主南宰”、军事上的“以土抗流”、民俗上的“淮橘为枳”、学术上的“国语强势”、文学上的“昭通文学”等现象无不如此.考诸以上边缘地位与自信气质并存的昭通文化现象之由来,实为深厚历史文化土壤培植出大气包容、自强自信之地方精神使然.  相似文献   

10.
据《禹贡》所载,昭通在夏、商时期属梁州,位列五服之中的荒服区域。由于《禹贡》成书年代和记载内容受到诸多质疑,昭通政区的源头也一度失去了令人信服的文献基础;但现代考古证据却表明,最迟在商代,包括昭通在内的诸多西南方国、部落境域,因为与中原王朝发生了多方面的联系,故而进入了中原学者的视野。研究昭通政区的起源,《禹贡》所述先秦时代的华夏、四夷格局以及九州、五服制度等方面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仍旧难以代替,并不能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学术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引入了新的理论视角,探讨辛亥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其研究主要关注孙中山、黄兴的武装斗争思想,武装斗争的战略策略方针,武装斗争战役,武昌首义及各省光复斗争和武装斗争的作用及评价等问题。但武装斗争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因而仍是一个极具拓展空间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受农业文明的影响,产生了强烈的恋土情怀和家园观念,使得"乡愁"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相同的主题,但各自表达出来,又是千差万别的。昭通文学中的乡愁作品,具有昭通地域的特色,有苦难情怀,也有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四筒鼓舞是流布于昭阳区农村的一种丧葬祭祀舞蹈,亦是昭通较早进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舞蹈艺术,有较高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但由干多种因素的影响,四筒鼓舞的保护与开发面临严峻考验,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到位与否,将直接决定四筒鼓舞的繁荣丰茂或消亡瓦解.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在早期革命活动中初步阐述了建军与革命、建军与群众、建军与政权以及建军与建党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提出了建军是实施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先决条件和前提,革命军队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工具及革命军队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基本思想。他的这些思想,为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简要评述介绍邹长铭先生的新作《昭通史话》。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的爆发引发了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政党关系的巨大变化,国共两党由武装对抗走向了合作,各中间党派也从分散走向联合,试图寻求在组织上的合作。在国民参政会初期最成功的合作,促成抗战时期的第一次宪政运动,加强了中间党派的联系,直接促成统一建国同志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然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孕育期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其中有党的群众基础、阶级意识、党的价值观、党的体制、党纲等"硬要素"和"软要素"的形成。党的成立既有三种政治危机促其产生,也有来自国内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工作,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是制约东北抗联一路军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贯穿于东北抗联一路军发展史中的三条主线。这三个主要因素,三条主线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其中,根据地建设为抗联一路军的武装斗争提供了重要依托,统一战线工作为抗联一路军的武装斗争壮大了力量,抗联一路军的武装斗争则直截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抗联一路军在其历史上长期取得的辉煌和后期遭受的挫折,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工作、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是制约东北抗联一路军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贯穿于东北抗联一路军发展史中的三条主线。这三个主要因素、三条主线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其中,根据地建设为抗联一路军开展武装斗争提供了重要依托,统一战线工作为抗联一路军发展武装斗争壮大了力量,抗联一路军的武装斗争则直截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抗联一路军在其历史上长期取得的辉煌和后期遭受的挫折,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20.
刘大白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1905年,他加入光复会,投身革命事业。1910年起,他编辑《绍兴公报》,积极宣传革命。面对绍兴封建顽固势力的投机“革命”,他进行坚决斗争,力主易帜。在袁世凯阴谋篡权的过程中,他予以大力揭露和批判,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力主征讨。最后被迫流亡海外,但始终心系革命。应该说,刘大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革命斗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