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一、利用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能力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儿童去动脑、动手,探索新知识。如,教师可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圆形,用圆纸片摆“点子”图等,看谁摆的形式多,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以此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活跃课堂气氛。1在操作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的复杂过程,要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  相似文献   

2.
一、在课的引入中运用学具动手操作,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在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往往要通过一些准备题进行过渡。因此,新知识引入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就要设计一些紧扣新知、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的学具操作内容,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例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我就是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的方法,设计准备题的。首先让学生在第一排摆2根小棒,第二排摆的根数是第一排的5倍,第二排摆多少根?为什么?摆后学生回答:“求第二排摆多少根,就是求5个2是多少,所以摆10…  相似文献   

3.
1.结合课堂教学有机地进行学法指导。教师通过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定的学法操作程序,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这种方法程序独立学习。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摆小棒,并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及得数。2.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探索与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与形成过程,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出一定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教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每个学生准备门个校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动手操作,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中,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使操作活动真正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培养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已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失控或“离轨”现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应对这些失控现象加以有效调控。一、操作的调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 ,能改变“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 ,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因此 ,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手段。如让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有的教师让学生操作却带有随意性、盲目性和应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就如何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不少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心理特征,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出发,把大量的实际操作内容,合理地安排在新授、练习和复习巩固之中,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掂一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用耳、,口的过程中,使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这样,不但有利于大脑左右两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几何知识的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在教学中,就是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及其认识规律,让他们既动手又动脑,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学,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想一想、练一练获取新知。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 :“要研究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造参与条件 ,注重学法指导 ,努力把素质教育引进课堂 ,最终达到授之以渔 ,提高素质的目的。一、注重操作演示 ,让学生动手学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条件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演一演、做一做 ,使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如教学“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时 ,事先准备好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圆锥各一个 ,让学生用圆锥装满细沙倒入圆柱体内 ,三次正好装满。这样反复操作演示 ,从而得出 :圆柱体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三倍 ,圆锥体体积是它的三分…  相似文献   

9.
让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手“摆一摆”,进行操作训练指导,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使“摆一摆”达到较好的效果,应当注意:1.要让所有学生有较充分的操作时间,不能只让少数学生甚至个别优等生“摆一摆”,而使多数学生旁观或走过场。2.在“摆一摆”的关键处,要善于让学生“想一想”,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不能只让儿童对教师的操作示范进行模仿。下面结合两个教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们通过让学生动手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摆一摆、剪一剪、折一折等操作活动获得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几何知识的表象,而表象的桥梁作用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排除学生空间观念的障碍,确保学生在几何知识学习的智力活动中空间观念得到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动手操作是为操作而操作,学生没有进行深刻的感知、体验和深入的探究,没有让学生观察、度量和思  相似文献   

11.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学具,制作学具,调动学生学、做的两个积极性,能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出在人的手指尖上”。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动手操作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道理。只要教师能科学地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学具,指导学生正确地制作出学具,把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都认真耐心地教给学生,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通过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用脑想去获取知识。如我在教学余数的概念时,让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1)把7个梨平均分在3个…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不仅要学会,而且还要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让学生动手去做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皮亚杰提出:“要知道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去发现。如27+5(五年制第二册),这是两位数加一位数,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口算方法,理解进位加的算理。首先让学生摆小棒,在左边摆27根,右边摆5根后启发学生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根据…  相似文献   

13.
谢灵 《新疆教育》2012,(15):48-48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要求儿童“高度活动”,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放手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感官的协调活动,逐步培养其探索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探究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想象和思维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做数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一、在新知识的建构处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教师让学生在新知识的建构处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解决这个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发展能力。如,刚入学的学生往往不知道从哪里想起,思维缺乏条理性,动手操作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方法。如:教学3的组成时教师提问:3这个数是由哪两个数组成?用小棒摆一摆,并说明是怎样摆的?有几种摆法?多数学生先摆3根,然后向右移动一根小棒,再移动一根小棒,分别摆成说明2和1组成3,l和2也组成人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以想到另一个。这样就为5的组成教学中“还能想到什么?”作了知识和思…  相似文献   

16.
利用学具教学是常见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学具的有效使用,可以变"教师讲解"为"学生演示",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加快新知内化的历程,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探究、爱上数学,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做好任何事物的基本保证。要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注重并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一方面为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架起了桥梁,有助于他们理解掌握新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积极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可先通过摆一摆学具、想一想算理、说一说解题思路等,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  相似文献   

18.
一、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1.在参与过程中求知识。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如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充分利用学具中已有的直角三角形,(2个完全一样的)先让学生观察、比较、感知这2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拼摆。我问学生:把这两个三角形摆成什么图形,能利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积极拼摆,(或旋转,或平移)很快摆出: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已经学过,有的小组用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  相似文献   

19.
动手操作是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和动手实验等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精心设计引入新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为了激发起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首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1.第一行摆△△△△第二行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的个数和△的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