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学校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是一个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也正是学校和老师放逐的对象.在我班就读的52人中,父母单亲外出务工的学生有16人,父母双亲同时外出务工的学生有21人,两者加起来的比例为全班学生的72%,其比例之大令人吃惊!面对这样的班级,我困惑了,左思右想,在农村,每一个自然村寨的人都像兄弟姐妹,寨子里的乡亲如一家,何不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呢?我们创设了"村寨互助小组".……  相似文献   

2.
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构建"留守儿童"监护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出打工已成为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由于各种原因,外出农民工不得不长年将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乡,这样在农村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以全省劳务人员输出388.66万人计算,全省农村"留守儿童"约在150万人左右.团省委专门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组调查发现:部分农村1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近50%的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3.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托管生的教育工作 ?”这是我国实施第八次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话题。一、农村托管生的问题今年 7月 ,我们在某山区调查 ,某镇总人口 12 178人 ,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达 6 2 36人。从该镇中心小学校得知 :六年级有 2 6 3个学生 ,其中单亲外出务工的家庭学生有 143人 ,占 5 4 3%,双亲外出务工的家庭有学生 42人 ,占 16 %。双亲外出务工的子女由爷爷、婆婆或亲戚或朋友托管。由此 ,我国派生出了农村小学托管生 ,其群体正不断扩大 ,而农村小学托管生教育却令人堪忧。其具体表现在 :1 农村小学托管生家教空档73岁的单身刘大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农村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因此出现了大量"留守学生",他们的心理、行为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从个案谈谈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一、个案档案: 姓名:马××性别:女年龄:15岁 基本情况: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监护,生活基本自理. 二、问题分析 我通过多次家访、与本人交谈、长时间细心观察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入了解她的周围,最后我得出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亲情的缺失 父母离异,母亲不问不闻,父亲经常外出打工,尤其是近两年,爷爷奶奶在山上放养也很少回家,晚上基本上是一个人,这让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5.
《学习之友》2013,(10):6-6
四川仪陇县五福镇笋店村是典型的传统农区,全村1290A.中常年离乡外出者达660人,1/3的家庭举家外出。该村第8村民小组。原有19户村民63人,现在仅余3户人家7口人留守农村。当地干部说,农村空心化问题,普遍存在于西部劳动力输出地。  相似文献   

6.
10年前,29岁的我在一所农村中学担任副校长.暑假开学后不久,语文组的四位老师找到我要求报销外出函授学习的所有费用.当时,每位教师函授学习的学费、书费和来回路费在两干元左右,我所在的那所农村中学校舍破旧,招生困难,学生仅有三四百人,教职工六十多人,经费非常紧张,常常是寅吃卯粮.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既是学生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几年来,农村中年富力强或有文化的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者.据我校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就读在我校的农村儿童中,56.64%的儿童双亲都外出打工了,这些孩子大多托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里,这种隔代养育无疑会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使孩子养成了自私、狭隘、冷酷等心理特征;导致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差,因地制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既光荣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学生厌学是教师常见的问题,也是社会、学校、家庭都担忧和关心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使一些农村中学生产生了厌学.为此我分析了其厌学产生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等.排除学生厌学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不外出打工,孩子成为失学儿童。"著名导演田纪珍这句话道出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尴尬,也道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必然性。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活艰辛。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由于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留守家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扫描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 通过调查,我所在初中学生中父亲一方外出打工占41.97%,母亲一方外出打工占7.43%,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占20.4%。这些孩子由父母一方或隔代亲人、亲戚代为教育,在缺乏母爱、父爱的环境中成长,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家庭与“隔代教育”现象,缺乏足够的家庭教育而导致“教育断链”,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国内人口流动频率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经商打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的劳动力已经占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8.6%。据推测,2001年中国农村有8961万人外出。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广大农民摆脱贫穷、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也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然而,在广大劳动力外出进城的过程中,却导致了另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事例表明,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新病",究其原因,有家庭因素、农村社会因素以及农村学校的因素,要解决这一新的社会问题,也需要三方面努力,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改变家长外出方式和亲子沟通问题,农村学校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敬业爱生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我的梦想     
我的家庭只有两个人,就是--爸爸和我. 我的父亲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工人,每天的生活和我一样是"两点一线",不同的是他是在工厂与家庭之间来来去去,我是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来来去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流于形式,不良的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等始终围绕着这些孩子,学校教育动机失当或者教师责任心的严重缺乏,外出打工父母的文化层次不高、教育方法简单,关心方式不当"留守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课题组经过实践研究,认为应做以下教育转化工作:师生结对包干,明确工作职责,定期检查了解、实行长效管理,定期集中同学中正面的事迹进行引导,作好普查工作,将"留守学生"纳入特殊学生档案中,确立建档对象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而且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也在呈递增趋势,"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大。在农村任教多年,对近年出现的"留守学生"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他们由于家庭监管不到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心理品质、学习生活上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影  相似文献   

17.
我很幸福     
人只有接受所谓的不幸,才能得到更大的幸福.这是我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的真理. 我出生四十多天,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模糊.一直到现在,陪在我身边的人都是奶奶,只有每月从外地寄回的生活费提醒我,我还有爸爸妈妈.或许由于奶奶和妈妈的关系不好,或许因为我同父母鲜有接触,我感觉自己和父母之间有着陌生人般的生疏. 后来,我的家庭多了一个新成员——妹妹.妹妹很可爱,又常年和父母待在一起,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似乎更浓厚.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得不到父爱和母爱,存在更多的是消极的一面:一是人生观的改变;二是价值观的偏移;三是性格缺陷。为了教育好这些学生,我们要给他们家庭般的温暖,父母般的关爱。通过开展"我阅读,我快乐;我阅读,我成长"的读书活动,我们找到一种如何面对"留守儿童"的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19.
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中国的家庭结构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趋向于核心化,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会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本文将家庭组织的变迁与延续放入城乡流动研究的中心,以包工头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深度的个案研究来呈现包工头家庭的结构变迁,尝试从中得出一些关于城乡流动和家庭研究的新观点。本文中的包工头家庭以联合化的家庭共同体整体外出,在城乡流动的过程中既分化又聚合,形成一种"分"而不"离"、"合"而不"统"的家庭经济组织。家庭结构现代化理论和家族企业研究这两种对立视角都无法很好地解释这一家庭现象,它也很难被归入已有的流动人口家庭类型之中,我们将这种流动人口家庭称为"联合外出家庭"。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山区隔代教育问题分析 农村山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的家长非常多,孩子只能托给老年人带,而老年人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不科学. "隔代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困扰着现代家庭.许多教师发现,性格有明显缺陷的个别学生,其身上都有"隔代教育"的影子,这种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人士的警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