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勿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事成效亦将减损。”叶老的这番话说明了听说的重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网》也指出:“培养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把听说训练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一年级起,有目的、有计划地耐心引导学生听话说话,培养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口语能力的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口语是书面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口语能力的训练又与读写教学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着。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一)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3.
九义大纲指 出:“听话、 说话训练是语文 教学的重要任 务。培养学生的 听说能力既是日 常生活的需要, 又能促进读写能 力的提高和思维 的发展。”一个正 常人一刻也离不 开听说,听说能 力强有助于生 活、学习和工作。 在小学阶段,必 须切实打好听说 读写的基础,而 听说训练又是其 中的重要任务。 低年级是训练学  相似文献   

4.
苏琴秀 《教师》2013,(36):63-63
“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义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义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实际中.应该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说话能力的训练.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而小学语文“听说训练”这一课题正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大纲》对学生提出的听说要求,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促进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听说训练课”与语文课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以听贯穿全过程的技能课,教材的总体设计以系统整体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增加了关于加强听说训练的论述,着重指出:培养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袁微子同志也强调,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说话训练的时候,题目要从日常生活的需要出起。上期,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我以《我的家》、《下课了》为题上了一堂说话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受到了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说话课是其中的课型之一,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说话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科学的训练,才能逐步得到提高,训练是培养能力的主线。然而,大多数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只注重学生的读写,轻视听说,导致整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下降。为了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国家的需要,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迫在眉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说话课产生兴趣,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变为  相似文献   

8.
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没有一项能离开听与说活动的。重视对儿童的听说训练,提高儿童的听说水平,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效将减损。”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只在...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听说训练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要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在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四种能力之中,听说能力的训练,是最基本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摆在同等位置,放在同一高度,这个目的显而易见。加强双基教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略的,但在平时教学中,却还有不少教师只在读写上多下功夫,而忽视了听说训练。其实,听说与读写是相辅相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在语文教学当中,我们要把听说训练摆在重要位置,并正常开设听说训练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历经近十年的语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了听说训练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51):60-61
在传统教学中,在成绩目标驱动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偏向于文字读写能力,而听说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应加大其重视程度。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并从三个角度提出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结合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展开听说引导,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实现小学阶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一些思考人民教育出版社齐林(接上期)六、语文基本功训练重读写轻听说的状况同现代社会语言交际需要不相适应。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常以听说读写并提,但在实际教学中,无论训练的量或质,听说与读写都不能相提并论。初中称为读写听说,可能正...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以听说为起点,充分发挥儿童已具有一定口语的长处,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及课外的练习,从而达到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语文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是互相促进的.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如果在低年级不失时机地从听说训练入手,逐步加强读写因素,那么,口头语言的提高必然会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各有不同的要求和训练途径.提高听说能力主要是练耳(要求听得正确、完整、并且能抓住要领,练口(要求说得清楚、说得完整、连贯、有条理).它与读写能力的训练不能相互代替.现行语文教学有听说与思维分离、听说与读写脱节的现象,学生听说能力低、习惯差,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对小学生的听说训练亟待加强.本实验旨在探索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内容、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在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而轻听说的现象。究其原因,或是课时紧、读写任务重而难以顾及;或是受考试牵制,教学偏于应试。而作为语文教学,只培养学生“文”的读写。不重视“语”的听说,其发展必然是不均衡的。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体系,听说与读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相互制约、促进、迁移的关系,更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不可随意偏颇、废止。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文学习的发展规律。对于小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能够促进他们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训练中,结合教学实际,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首先要确定读写结合的目标,然后要从课本出发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一、听说训练的意义 大纲指出:“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培养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为了克服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大纲特意把“听话、说话”作为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读写而忽视听说,以为听说能力不用学也会自然形成。其实,听说和读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在低年级培养听说能力,会使学生的书面语言发展得更快。同时,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也将使其口头语言更精练、更有条理。那么,在低年级如何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谈到语文教学,往往只谈读写,不顾听说,致使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读写训练.却忽视了听说训练。他们认为只要不聋不哑,就具有听和说的能力,教学过程不重视听和说的能力训练。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我们要从多方位、多层面地引导训练学生全面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语文能力和其它客观事物一样,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发展着。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既然听、说、读、写构成语文能力的体系,它们之间就必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因而企图脱离读写,在读写训练之外去另寻听说训练的途径,不仅是事倍功半,而且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使语文教学与社会的发展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实际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听说使用的范围和频率比读写还要广,还要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破除读写中心论,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重视听说训练。那么如何在读写课中加强听说训练呢?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