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美学中的真善美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而美则是这三者统一的基础。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来说,真与善统一于美。真与善如果离开美这个基本条件,它可能有哲学的深刻,可能有某一门具体科学的精确,也可能有道德、伦理学的社会功利性,却不可能有审美的生动与精彩。语文的真与善必须用美来精心装扮自己,以美的面目出现,用语文作品的造型手段来加以表现。语文的美集中地体现在形象、思维、灵感和语言艺术等形成的精神愉  相似文献   

2.
《白苍鹭》是美国乡土文学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本文从其美学意境的角度出发,分析文中所展现的情感美与形象美,探讨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3.
本从西方古代、近代和现代出发,尤其着重于后现代,对西方美学家关于崇高的理论思想进行了探讨,指出他们的理论弱点是脱离社会实践。然后立足于实践美学,将崇高这一美学范畴结合社会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崇高是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冲突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矛盾斗争过程,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伟大斗争中主体与客体由矛盾对立、激荡;中突趋向统一,真与善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4.
《庄子·盗跖》篇,一直颇受争议,其作者、时代及起义的性质一直是大家研究的焦点。文章着眼于盗跖本人,挖掘其人性中的真、善、美,把这位历来被称为大盗的土匪式人物的正面形象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香港的生存空间所造就的香港人,是东瑞小说世界中的主角。通过对形形色色的香港人的描写,东瑞从总体上表现了在香港的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下所生活着的“人”。 东瑞以写实笔法描述了在竞争机制的高速运转下,人性美的磨损、人性的被扭曲、自我意识的失落……,使“人”成了弱肉强食的牺牲品。与某些时尚的作品所不同的是:东瑞不是以欣赏的态度去描写人性的扭曲,更下是从社会丑恶现象中去寻找新、奇、怪的刺激,而是着力于描写正常人对这种人性磨损和扭曲的抗拒,呼唤着真、善、美的复归。于是,一方面是竞争机制所造成的社会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真、善、美在普通人心灵里的内在张力,两者的矛盾对抗,构成了东瑞作品的基本冲突。善与恶的较量。美与丑的抗衡,情与爱的掐扎,梦与泪的交融,成了东瑞作品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科学价值论     
由于科学手段的理性性质 ,其价值内涵理应是真、美、善的统一。但在实践中科学手段的美、善价值却始终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生产与耗费的矛盾。在这两对矛盾的相互推动下 ,主体赖以生存的客体环境正面临种种危机。因此 ,为实现科学价值真、美、善的统一 ,主体的未来实践必须善待科学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人文化原则 ,努力创新和合理使用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在创作、评论、欣赏等方面部表现出了他独特的美学思想,本文想对此作一探讨,以期就教于大家。 一、形式美与内容美 郁达夫创作的基本美学观念即是要求真、善、美和谐地统一。在任何社会中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的实质即表现于真和善的区别与联系之中。“真”是艺术的根据,“善”是艺术的思想倾向,而“美”则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也可以这样说,不以美的特征表现出的真,就不是艺术的真,不以美的特征表现出的善,就不是艺术的善。郁达夫的美学思想中特别突出了一个“真”字,他认为“把你真正的感情,无掩饰地吐露出来,把你的同火山似的热情喷发出来,使读你的诗的人也一样的可以和你悲啼喜笑,才是诗人的天职。”又说:“天真赤裸裸地提到我们的五官前头来的,便是最高的艺术。”郁达夫所谓“真”,即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是一部擅长描绘人性弱点的衰世奇书。文章紧扣庞春梅的形象,暴露、鞭挞、否定其人性的假、恶、丑,窥视晚明赤裸裸的世情风貌,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广义美加以探索,认为今天的美学实际上只研究"形象美",只能称其为形象美学,不仅不能满足美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不能为艺术美的创造提供客观的理论根据,需对美的理念进行广义开拓,加入"非形象美"的理念。一旦引入了广义美的理念,在理论上美与善、美学与艺术学就能更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艺术实践上将大大地扩大艺术美的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22,(1):73-77
围绕“善、中、和”的审美标准,对孔孟美学思想的内涵进行梳理,孔孟美学所追求的社会之美、人格之美、艺术之美成为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表征,深化对社会美、人格美、艺术美的认识和理解,使人在当下社会生活中以恰当的方式自觉认识和追求真、善、美,从而形成环境良善、关系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程立忠 《文教资料》2010,(29):113-114
真、善、美一直是人类美学追求的最完美的理想,是一切美学家和文艺学家都特别重视研究的问题。中西方美学、文艺学、哲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在不断完善真、善、美理论。虽然真、善、美带有浓重的伦理色彩,但是理论学家们却把这个理论系统、统一地应用于哲学求质、美学审美、文艺鉴赏等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立在人性的三个维度,即“真”、“善”“美”基础上的,它既为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判断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也体现出人类对美好、和谐、自由的社会生活理想的追求,又为社会主义社会成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代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中西方美学体系形成之展开方式虽有不同,但基本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叶广芩小说《青木四川》主人公魏富堂形象的深层蕴含。这是个半匪半绅、善恶兼俱的人物,作者立体地写出了人物丰富的心灵世界、人物性格的矛盾和多样化的特点,他是渐变中的人物,从杀人越货的土匪转化为从物质领域到精神世界倾慕现代文明并身体力行的乡绅;从一方霸主转化成为地方带来文明与繁荣、具有感召力的民间权威。魏富堂的人生轨迹就是欲望与理性、原始野性与现代文明角逐的过程,包含了人性善与恶、美与丑等多重矛盾,显示出人性的多面性。这一形象是对当代文学地主形象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5.
理想与现实: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承诺和当代形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终级关怀和价值承诺 ,是激发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 ,表征了对人性真、善、美孜孜以求的强烈愿望。但在现实社会图景中 ,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羁绊。因此 ,应冷静审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 ,清醒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这样既不失理想的高度 ,又不失现实生活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命题存在学理误区,潘知常代之美学神性维度是以海德格尔式现代审美救世主义颠覆其古典席勒式的美学救世主义。不同于宗教,美学的信仰维度应该是真与善,"真"既是科学的真理,也包括从现实日常生活中提炼的真情,甚至包括各种不同宗教教派中某些教义经过改造可纳入(适应)世俗的某些真缔。宇宙之真性系着于无限之神性,而善作为人类社会有限价值消解于无限之中,美则在"无名""无言"中被无限赋予"天地大美"非造神主义之客体神性。  相似文献   

17.
《富矿》与《后土》是新乡土小说的重要作品,也是现代化语境下苏北社会生活变迁的风俗画,将叶炜的苏北新乡土小说与沈从文的湘西乡土小说比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从创作语境看,前者的创作语境是现代化,后者的创作语境是战乱;从人性书写看,前者侧重展示人性的假、恶、丑,人与人之间的倾轧,后者书写了现代化进程中人性的真、善、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从叙事风格看,前者是乡土写实,后者是田园牧歌;从创作主体看,前者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后者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审美过滤。  相似文献   

18.
映衬,就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所谓正衬就是以真衬真,以美衬美,以善衬善,它应该是同一方向的衬托;而反衬是以假衬真,以丑衬美,以恶衬善,它是相反方向的突出。衬托以对比为基础,而有主次之分。  相似文献   

19.
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教育管理的两大基本价值;每一种基本价值里又分别包含了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精神价值主要体现为真、善、美,美是真与善统一并超越的主体自由的最高价值。在美的境界里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了整合统一。教育管理的美(审美价值)是教育管理的最高价值,它引导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  相似文献   

20.
人性教育,人性熏陶,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职阶段是未成年学生由学校走上社会向成年劳动者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作文评改等方式培养、张扬学生人性中的真、善、美,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