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是人的创造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等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它包含了“想不想”创造的创造意识与动机,“敢不敢”创造的创造精神,“能不能”创造的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其中,创造能力属智力因素,而创造精神和创造意识与动机、创造个性等属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人是万物的灵长,是宇宙的精华。回想人类艰难求索的历程,最值得骄傲的不是“登月”,也不是什么网格,而是人类发现自身蕴藏着无穷的潜能,因为,它能创造人间的奇迹,也能创造一个成功的你。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主要是创造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的复合体.在这些因素中,创造意识与动机即“想不想”,创造精神即“敢不敢”,创造能力即“能不能”.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本文谈几点粗浅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定位: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   我们所说的“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语文课教学,使学生具备创造的基本素质,如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创造技能、创造道德、创造美感等。创造型教学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富有启发诱导性的训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从“超群出众”的意义上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达到创造力培养的目的。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强调的不是把学习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储存起来,而是拿去运用,去获得新知,一句话,也就是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增长创造能…  相似文献   

5.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个根本性的问题。依据很多教育工作者和人才学工作者的研究,一致认为从“三个面向”出发,未来的人才应该是开拓型、创造型的,这便抓住了未来人才的突出特征。这一人才观和“四有”的人才观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很难想象到一个富于开拓与创造精神的人,居然是个鼠目寸光、无知无识的庸人,也很难想象到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不更多地注重开拓和创造。  相似文献   

6.
创造能力,指能制造出有新的社会价值的产品,萌发新设想、提出新观念、或对问题作出独特解答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培养创造能力.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强调说:“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个观点很快为世界多数国家接受,很多国家纷纷提倡以培养和开发青少年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而笔者以为: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观察、设计、动手制作能力的教育,是具有开发创造精神的.也就是说,搞好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纵观上下五千年世界上各不同民族的发展史,无一不是充满着创造精神的。幼儿处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幼儿文学倘若能紧紧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进行人类创造精神的早期开...  相似文献   

8.
示例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分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它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种双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黄桂林 《河北教育》2001,(10):23-24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里的需要实质上是一种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研究表明,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得以形成的核心。为此,在阅读教学中,须充分运用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加强创造思维的培养,促进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的最佳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着力于单项思维的训练创造思维内涵丰富,它包含“迁移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变通思维”等多种形式,每一种思维形式都在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素质的教育。综合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从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在上海大夏大学教育学院发表了以“创造教育”为专题的演说,提出要开展“创造教育”活动。从此,他身体力行、致力实践。到四十年代初,亲自制定了“创造年”计划,在育才学校开展“创造年”、“创造月”活动。随后发表了《创造宣言》,强调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陶先生的这种远见卓识的创造教育思想,同我们今天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献身精神、创造精神是基本一致的。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陶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有  相似文献   

12.
民族的生命力,需要蓬勃的创造精神;而创造精神的培养,需要从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开始。作为教师应该有这种教育的战略眼光,把从小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作为自己的责任。因为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  相似文献   

13.
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创造精神,只有具备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开拓出事业的新天地,教师工作尤其如此,因为教师所面对的是活生生复杂多变的学生,是无数异常敏感的心灵,因此,创造精神对教师的工作便更显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熟悉几十种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我对此深信不疑——比教师更有求知精神,不满足现状、更充满创造思想的人。”教师只有具备创造精神,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师的创造性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不断追求、探索的精神教师的独创性绝不局限于教学法的个别发现,或教育上的一…  相似文献   

14.
传统道德何以在今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传统道德活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中,也活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其葆有生命而存活、发展的根据何在呢?就在民族、中华民族之中。创造并承载文化的主体不仅是阶级,而且还有民族。中华传统道德,是历史上各个不同的阶级所创造和承载的,同时,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和承载的;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民族精神的特点,有其合理存在的根据。全盘西化论和“彻底革命论”否定中华传统道德,就因为他们不懂得这种根据。  相似文献   

15.
《甘肃教育》2011,(5):48-48
慢有慢的道理 欧洲人不买“快”的账是自有道理的。他们认为“慢慢来”并不是不要效益只要舒适,它完全能创造经济价值,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想像力丰富的学生极爱写作文,因为写作文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劳动。不是吗?只要不离题,只要文体对,就尽可以让各自的想像力展翅高飞,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是且慢,写作文又绝非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事,写好后还要由老师打分。于是也就有了这样一种尴尬与悲哀。即只要学生碰上一个思维僵化、墨守陈规的老师,写作文这一“乐事”也就会立刻变成一种极乏味的苦差事,有的学生还会因此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从此视写作为“负担”为“痛苦”为“折磨”为“大不幸”。为什么?因为这样的老师极少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或根本就不理解学生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7.
我没有学过幼儿教育学,到幼儿园参观的次数也很少,对幼儿教育是个门外汉。因为前些时我在上海一次关于创造教育的座谈会上发言,讲了几句有关幼儿教育的话,被《幼儿教育》的编辑同志知道了,一定要我整理成文。没有法子拒绝,只好写几句,就叫做“门外谈”吧。解放后,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得很快,很有成绩。但是我们现在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培养的新人都要具备一些新的素质,其中一项就是创造精神。这并不是说,我们过去完全不重视培养创造性,而是说,现在应该更加重视,把它突出起来,成为新时期的教育的一个特点。我想,培养创造精神应该从幼儿时期做起,这样说可能还不够,应该说从婴儿时期做起。但这里谈的是幼儿教育,所以想强调一下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然而,以往的传统教育已难以担负为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的时代”培养一代富于”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的历史重任。而今,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上,虽然创造教育早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要意,但要真正将“创造”作为一种意识和精神植入人心,还必须牢固地树立起四种观念。树立创造的价值观。“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实施创造教育,首先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创造力和创造精神”之于人类文明的伟大意义——创造是人类文明得以繁衍壮…  相似文献   

19.
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旧的传统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方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就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四有”人才,关键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有利于读者对创造教育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思绪     
记忆中,有这样一句话:“曲折之所以比直线美,就是因为它不是简单的,就是因为它是有转折的,就是因为它富有流动的韵味,就是因为它能引导眼睛作变化无穷的追逐,因而能引起多元的思索。” 人生的曲折,美在它的过程中。品尝过苦涩和艰辛,经历过泪水和汗水的洗礼,才能铸就一个大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