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中性溶液中用重复电位扫描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中性红聚合膜.中性红的聚合是在高电位的引发下,氧化中性红产生自由基发生链式引发聚合反应.以铁氰化钾为探针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扫描显微技术表征了不同聚合圈数的电极的表面性质.随着扫描圈数的增加电极由导体向绝缘体转变.并且聚合5圈的修饰电极在pH值为8.24时对多巴胺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能力,在3×10-4~1.5×10-4 mol/L浓度范围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可用于多巴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制备了碳米管四氧化三铁复合物(CNTs/Fe3O4)修饰电极,并在修饰电极干燥过程中应用了磁场.这种在磁场作用下制备的修饰电极对多巴胺(DA)表现出很强的电催化活性.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出来的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复合物的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该电极对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用DPV对多巴胺进行了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多巴胺的浓度在6.0×10-7-4.3×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检出限(S/N=3)为3.2× 10-8 mol·L-1.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Ni(TAPc)/Nafion修饰超微电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质及其在一氧化氮测定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聚Ni(TAPc)/Naion修饰超微电极对一氧化氮(NO)的检测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NO的浓度在1.98×10~(-8)-1.59×10~(-5)mol/L范围内氧化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检测限为1.0×10~(-8)mol/L.生物体内常见的物质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甲苯胺蓝(TBO)功能化的有序介孔碳(OMC)/离子液体(IL)凝胶(gel)纳米复合物.将TBO—OMC/ILgel修饰玻碳(GC)电极,然后进行电聚合,制备聚TBO(PTBO)-OMC/ILgel/GC电极.扫描电镜表征显示PTBO—OMC/ILgel复合物表面形貌均一、规则.最后探讨了pH值在4.0-9.0范围内,对PTBO—OMC/ILgel/GC电极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PTBO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峰电位均向负的方向移动.当pH〈7.0时,每改变1个pH值,E1/2改变76mV.然而当pH〉7.0时,每改变1个pH值,E1/2改变39mV.这是由于PTBO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为有两个质子参与的过程,而在碱性溶液中为只有一个质子参与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聚灿烂甲酚蓝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电化学行为.该聚畲物膜电极对儿茶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果,蜂电位差减小400mV峰电流增大到原来的2倍,其电化学特性呈现可逆.氧化峰电流与儿茶酚在5.0×10-6~1.2×10-3 mol/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  相似文献   

6.
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模板(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制备出多孔粗糙金纳米管,壳聚糖将(AAO制备所得)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然后将模板溶解,制得金纳米管修饰的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的直接电化学测定。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金纳米管的微观形貌,通过微分差示脉冲伏安(DPV)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抗坏血酸和尿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检测抗坏血酸和尿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10-7~5.23×10-4mol·L-1和1.43×10-7~4.64×10-4mol·L-1,检测下限分别为1.12×10-8mol·L-1和2.24×10-8mol·L-1。该传感器具有稳定性好,制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为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和尿酸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7.
以疏水性离子液体与介孔碳(CKM-3)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直接电化学测定甲硝唑;研究发现,[OIMI][PF6]与CKM-3修饰的电极对甲硝唑的响应电流的大于[BIMI][PF6]与CKM-3修饰的电极,其线性范围为1.0×10-8~3.0×10-5mol L-1,检测下限为l×10-gmol L-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在稀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与硫堇发生的重氮化反应,基于硫堇的荧光强度随亚硝酸根的加入量增加而明显降低的现象,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的激发波长为530nm,发射波长为620nm。在硫酸浓度为0.1mol/L,反应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硫堇的荧光强度与亚硝酸根的加入量在10-240μg/L NO2^-间存在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6.3μg/L NO2^-。方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灵敏度高,已用于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把教材中的配制氯化钠浓度2.0mol/L改为0.2mol/L,0.5mol/L改为0.01mol/L,一个分组实验下来,可节约氯化钠20来斤(我校高一为30个班,实验班要求人人做实验)。30个班所配成的氯化钠溶液,可改为几个班配硫酸钠,几个班配碳酸钠等等溶液作为后面实验的备用试剂。这样,既节约药品又减轻实验员的劳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测定地塞米松的单扫描二阶导数示波极谱法,在0.10 mol/L HAc-0.10 mol/LNaAc(pH4.7)的缓冲溶液中,地塞米松于-1.14 V处产生一极谱还原波,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8×10-7~6.0×10-6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n=8),检测限为1.0×10-7mol/L,应用该方法测定了注射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pH为6-7范围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水样中微量元素铜(Ⅱ)的含量。Cu(Ⅱ)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297×10^4L·mol^-1·cm^-1,Cu(Ⅱ)含量在测定范围内服从朗伯比耳定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86%(n=7),回收率试验结果在98-102%之间。用于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以朱砂根药材的粒度、甲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进行优选试验,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岩白菜素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Kromasil ODS-1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为25:7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4nm,柱温25℃。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超声提取法,朱砂根药材打成粉末(过40目筛)、甲醇(分析纯)为溶剂、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土壤有机碳是评价湿地生态功能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菜子湖区不同退耕年限(2、5、8、10、20a)和退耕后不同植被群落(苔草、芦苇和酸模)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揭示退耕还湖后退耕年限和植被类型对湿地土壤有机碳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但土壤有机碳密度随退耕年限增加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总体比油菜地高出61.5%~82.3%;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0~55 cm)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芦苇(8.90g/kg)苔草(8.84g/kg)酸模(5.84g/kg),芦苇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化幅度小于苔草和酸模;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0~55 cm)有机碳密度呈现出芦苇(7.92 kg/m2)苔草(7.42 kg/m2)酸模(5.01 kg/m2)。结果分析表明退耕还湖后菜子湖湿地植被恢复和理化性质变化促进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密度变化,而苔草、芦苇和酸模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恢复不一致,芦苇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提升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5-(2-羟基苯基)-10,15,20-三(4-硝基苯基)钴卟啉配合物(HTNPPCoⅡ),利用FT-IR,UV-Vis,XPS进行了结构分析并应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烯反应.结果表明,在70℃时环己烯的转化率达到94%,转化数达到14500 mol/mol,对2-环己烯-1-酮(C=O)的选择性达到73%,并详细考察了反应时间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5.
由2-(2-羧基苯基)-苯并咪唑和二正丁基氧化锡反应,制得新化合物{[(n-C4H9)2Sn(0.5·O2CC13H9N2)(0.5CH3O)]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0815(4)nm,b=1.2481(4)nm,c=1.3292(4)nm,α=83.502(5)°,β=86.049(5)°,γ=78.631(5)°,V=1.7457(10)nm3.测试结果表明,它是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内、外环锡原子均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方法对水城县保华乡双桥水库工程区草本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库工程区草本植物群落样方中,种密度为6.167×10^4种/hm^2,个体密度为8.067×10^6株/hm^2,主要以禾本科、菊科、唇形科、蝶形花科等科的植物占优势;草本植物优势种群在不同程度上均表现为集群分布;6个样地中,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680和2.170,表明其物种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人体血浆多相模型,研究了人体血浆体系中Tb(Ⅲ)物种的分布.结果表明,Tb(Ⅲ)的物种形式随着Tb(Ⅲ)的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Tb(Ⅲ)的量浓度低于4.000×10-8mol/L时,大部分Tb(Ⅲ)物种以可溶态存在;当Tb(Ⅲ)的量浓度高于4.000×10-8mol/L而低于1.667×10-2mol/L时,沉淀物种(TbPO4和Tb2(CO3)3)成为Tb(Ⅲ)的主要物种.可溶的Tb(Ⅲ)在量浓度低于1.0×10-4mol/L时,主要与运铁蛋白键合,分布于[Tb(Tf)]中;当Tb(Ⅲ)的量浓度高于1.0×10-4mol/L时,运铁蛋白耗尽,可溶的Tb(Ⅲ)主要分布于[Tb(HSA)],[Tb2(Tf)],[Tb(Ox)]和[Tb(Cit)]等物种中.  相似文献   

18.
水合醋酸铜与2-吡啶甲酸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了二(2-吡啶甲酸)合铜(Ⅱ)新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该物质的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a=0.5117(5)nm,b=0.7616(7)nm,c=0.9213(10)nm,α=74.807(15)o,β=84.265(18)o,γ=71.276(16)o,Z=1,V=0.3285(8)nm3,Dc=1.737mg/m3,μ=1.696mm-1,F(000)=177,R1=0.0633,wR2=0.1368.在该配合物中铜原子与两个羰基氧原子和两个吡啶环上的氮原子配位,呈四配位的平面方形构型,配合物分子通过羧基中另外一个氧原子与铜原子间的弱相互作用使整个分子呈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mg/L,10mg/L,30mg/L,50mg/L,80mg/l)的乙酸铅对蚕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乙酸铅对蚕豆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0mg/L的乙酸铅是蚕豆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与对照相比较,该浓度使得蚕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保护酶系统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了,但随着浓度的增大,膜相对透性、Pro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了,说明高浓度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了膜的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