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蝾螈     
两栖动物是一类既能在水里,又能在陆上生活的脊椎动物,至今已生存了几百万年。有三种基本的两栖动物:有腿有尾的,有腿没尾的和有尾没腿的。有腿有尾的两栖动物是蝾(rong)螈(yuan)和水螈,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学》2005,21(8):63-63
蚓螈类是无足目两栖类动物。它们分布在热带地区,已知约有160种,版纲鱼螈是我国无足目两栖类的惟一代表。蚓螈类体形似蚯蚓,头、颈区分不明显,四肢和带骨均退化消失,体表富有粘液腺,身体有些部位有鳞片的残余。繁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些种类的雌性有孵卵行为。版纳鱼螈无四肢和尾。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睛退化,仅可见点状残迹。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瑞岩寺国家森林公园里,栖息着一种极度濒危的两栖动物——镇海棘螈。镇海棘螈色黑,体长约10厘米,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在瑞岩寺一带发现有分布。在地球上生存了100多万年,真可谓是“活化石”。镇海棘螈繁殖群体仅存350尾左右,数量比大熊猫还少,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什么瑞岩寺是镇海棘螈唯一的家园呢?它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又是如  相似文献   

4.
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是一种地理分布狭窄的有尾两栖动物,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部的高海拔山区。如威宁、毕节、大方、赫章、织金、水城、安龙及滇东北的永善县等。属陆栖种类。有关其外形描述、度量、性征及实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无斑肥螈(Pachytriton labiatus)骨骼系统的形态、结构,并与同属的有斑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骨骼系统进行比较。为研究分类、演化及动物实验提供肥螈骨骼系统的完整资料。  相似文献   

6.
现用的初中动物学课本中所列的两栖类分别隶属于两个目(有尾目和无尾目)、四个科(隐鳃鲵科、蝾螈科、蟾蜍科和蛙科)。今将课文所述分布于我国的两栖类动物的分类地位、分布及经济意义作一简介。 一、有尾目(Caudata) 1、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我国只产一属一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又名娃娃鱼。我国的大鲵2200年前已有记述,以后在很多古书中也有提及:“鲵鱼有四足,如鳖而行疾,有鱼之体,而以足行,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所以娃娃鱼之名一直传到今天。还有人认为鲵有四条又粗又胖的足,特别是前足连同它的四个指头,很象婴儿的手臂,后足有五趾,这也是把它称作娃娃鱼的原因。大鲵身体扁平,  相似文献   

7.
蟾蜍是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陆栖性强的两栖动物,又叫癞蛤蟆。蟾蜍的背部生有很多毒腺,眼后还生一对大型的毒腺,能够分泌白色的毒液御敌。又因为其体型较大,又称为大蟾蜍,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  相似文献   

8.
张雷 《铜仁学院学报》2008,10(5):123-126
随着两栖动物新种、新属和国内新纪录等陆续发表,导致梵净山两栖动物分类地位陈旧,有许多与当前分类标准不符,给梵净山两栖动物以后的研究带来不便.本文对其分类地位修改进行专门总结,发现与以前相比,梵净山两栖动物科、种数量未变,但一些目、属、种名和原隶于蛙属的种及原隶于锄足蟾科的属分类有改动,同时增加了4亚目、5亚科和5属的分类阶元。这样梵净山拥有两栖动物就由原2目(1亚目)8科11属34种变为2目(5亚目)8科(5亚科)16属34种.  相似文献   

9.
峨眉髭(zi)蟾属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拟髭蟾属,是一种十分稀有的中国特有两栖动物,它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峨眉山。(注:模式产地,是指对物种定名的时候,用来定名的原始标本产地。)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记述了分布于蟒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两栖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有2目3科4属4种;爬行动物有3目3科4属4种。其中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 Boulenger)为蟒河自然保护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1.
我用的课桌是翻盖的(如图1),如果桌子上有东西,自己没注意到,一翻盖子.东西就会掉一地。所以我想在桌尾围一块板,可以阻挡桌上的东西掉落(如图2)。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2009,34(2):75-75
据新浪科技2008年6月5日消息,英国《每日电讯报》介绍了由自然历史博物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研究的结果。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肯尼亚发现的一种类似蚯蚓的两栖动物蚓螈(Boulengerula taitanus)的幼体会用牙齿啃噬母亲的皮肤,以母亲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幼体的食物。通过这种方式,母亲在做出伟大牺牲的同时,为孩子的一生创造了一个最为理想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对有尾两栖类的大多数种类如蓝尾蝾螈(Cynops cyanurus)、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东北小鲵(Hy-nobius Leechii)及中国小鲵(Hynobiuschinensis)等的繁殖生态都作了不少工作,但对其繁殖行为的研究仅见一些零星的报道。对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7月对湖南省圣人山两栖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圣人山两栖动物共计 14种 ,隶属 1目、 6科、 12属 ;群落多样性因生境、海拔不同而异 ,以静水最高、流溪最低 ;群落的垂直分布可依相似性系数分成 2个垂直带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鞍山地区两栖类研究文献较少,还未见专门报导。本文是笔者对本区两栖类动物调查记实。已知有2目6科7属9种,其中无尾目5科6属8种,有尾目1科1属1种。  相似文献   

16.
遵义市的两栖类,都属于无尾目,有5科10种。 无尾目 (一)蟾蜍科 BUFONIDAE 体短粗,上颌无齿,皮肤粗糙,有耳后腺,趾间常有蹼,卵粒排列在长圆筒状的胶囊内。 1.大蟾蜍中华亚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相似文献   

17.
张胜华 《生物学教学》2010,35(12):62-62
在教学中曾遇到这样的一道高考试题: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8.
1 案例背景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生本教育对这一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在"生本教育"思想指导下,生本教学应运而生.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意志和认识规律,重视、鼓励学生思考、表达. 2 案例描述 (在学习动物分类时,笔者给列举一些动物,请学生分类.) 生:扬子鳄是两栖动物. (学生哗然,可笔者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 师:"你们别着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 (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 师:"你说的对,扬子鳄是两栖动物,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必须…… 生:在水中. 师: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 生:生活在水里,所以扬子鳄不是两栖动物.  相似文献   

19.
大鲵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的个体可超过1 m。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身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上下有鳍状  相似文献   

20.
化装舞会     
森林乐园的化装舞会开始了。小山猫琪琪高高地昂起头,翘起尾,迈着细长的腿,好像在说:看我,跳得多漂亮啊!琪琪觉得和他一起跳舞的小熊强强真笨,短短的腿、粗粗的腰、傻里傻气的大脑袋。一支舞曲还没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