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文人总是喜欢徜徉在山水之间,尤其喜欢借水月抒发感情,阐释哲理,比如王维、李白等,他们都钟情于水月,苏轼也不例外。《赤壁赋》中有很多与"水月"有关的优美文句,而这些句子实际上体现的正是苏轼被贬之后的心路历程:山水之乐并未消解苏轼内心深处的人生之悲,而赤壁的水月最终让他走向旷达。  相似文献   

2.
精神的重量     
一个夜晚,我在万般无奈的失眠中,顺手拿起一本书来翻阅,是《李白传》。薄薄的一本。不知不觉看完,天已经亮了。我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流下了眼泪,凉凉的一星点,痒痒地停在腮边。像李白这样一位千古奇才,晚境竟那样悲凉,天下之大,却无他的容身之地,四处漂泊,沿门托钵,献诗于豪门以求一日之温饱。临终已经贫病交加,穷途末路,终于在漂泊中死去。其实李白也有大富大贵的可能。他凭自己的诗才得到玄宗皇帝的赏识,成为一名宫廷诗人。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不愿也不能因为富贵而扭曲自己心灵的舒展,放弃自己的傲岸个性,终于为…  相似文献   

3.
想让自己今天的生活像苏轼李白陶渊明那样,当然很难.其实李白他们真实的人生也远比你想的要艰难,充满了崎岖波折,充满了内心的焦灼和冲突.李白诗风飘逸,但他一生中从未放弃过到边塞建功立业的雄心;苏轼胸怀旷达,但他大量优美诗词都是在他经历现实的官场沉浮之际、在他处理繁冗的公务之暇写出来的;至于陶渊明,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人们只看到他"悠然见南山"的一面,却往往忽略了他"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的一面.他们哪一个人不是自强不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评价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人们常以苏轼所言“诗中有画”为不刊之论,实际上却是一种片面之词。这种片面性的出现,其责任不在于苏轼而在于后人;因为苏轼此言是在欣赏了王维的山水名画《蓝田烟雨图》之后写的。他说:“味摩诘之诗,涛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很明显,他这是在就画论诗。就画论诗,无须旁及其他,此说确实深中肯綮。而后来的评论者却抛开苏轼“就画论诗”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将之扩大为王维山水田园诗典型的甚至唯一的艺术特色,那就不免片面了。  相似文献   

5.
曹瑞娟 《现代语文》2005,(10):27-28,31
苏轼(1037~1101)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对于苏轼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苏学".中国文学史的长可群星璀璨,而苏轼之不同于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文学大家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也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表现出了超逸的人格风范,并将其种种人生感受和哲思无不尽意地付诸文学创作.他能够把自己从时代氛围、自身经历中所获得的人生感悟融注于具体形象和日常生活之中,浑然无迹,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理趣".  相似文献   

6.
月意象在李白、苏轼二人笔下是个十分突出的意象类群,二人笔下的月意象在审美内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审美境界方面,李白和苏轼笔下的月意象,一个清逸仙境,一个清空禅境;审美功能方面,李白主要是壮大自我之情怀,苏轼主要是透悟历史与人生;审美特性方面,李白笔下的月意象集中体现为情重于思和超凌现实,苏轼笔下的月意象则集中体现为思重于情和出入现实。  相似文献   

7.
李白是盛唐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他一生诗思敏锐,创作繁富,巨制名篇,传播中外,震动古今。自然山水陶冶了李白的情愫,李白也赋予自然山水以性格和力量,他虽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其山水诗中不乏豪迈、大气、雄奇、苍凉之作,堪与历代山水名家媲美。本文以李白山水诗篇为例,浅析其山水诗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诗歌无论是在唐代还是在唐代以后,都有特殊的内涵和魅力,而其山水诗更是古今历来山水诗中的奇葩。李白写山水诗并不单纯写山水,他的山水诗豪放浪漫,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他的山水诗景含情、诗言志。其中诗言志部分又从壮情怀天下,柔意儿女长,总析李白佳作;入无清明无以施志,寄情山水凭吊伤情,展李白治国之志;出则堪忧意欲济国,虚实相生山水田园,现李白忧国之思三个方面体现了其思想经历和心路历程,表现了这位壮游的谪仙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满足他们对文史知识的渴求 ,有必要对文化与文学的相关知识予以拓宽和加深。现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试举三例。一、关于苏东坡在学习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前预习题 :寻找有关作者的文史资料 ,理解该词写作背景 ,以教师身份设计板书 ,并对设计意图加以说明。同学们在搜集整理有关苏轼各种知识过程中 ,普遍对他的多才多艺非常感兴趣。有学生在设计板书时 ,用一个大写的“人”字 ,对他的多才多艺作了生动形象的比喻 :苏词像他自己的头部 ,宋词有苏轼犹如唐诗之有李白 ;(2 )苏子的散文像他阔大的…  相似文献   

10.
李白和苏轼都是月之精魂,但盈虚者如彼,万川之间又各有风情。"诗仙"李白和月共享孤独而成为一体,他就是月,月就是他;"坡仙"苏轼借月为避难场所,排遣孤独。二者都体现了对月之生命的爱异和一往深情,也赋予了人类生命深厚悠远的意蕴。  相似文献   

11.
我从小与李白的诗为伴。他的诗或雄奇豪放,或飘逸浪漫,或壮丽夺目,或委婉温情,每一首都充分表达了李白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和豪侠的气概,他是一位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12.
李白·酒·诗     
我从小与李白的诗为伴。他的诗或雄奇豪放,或飘逸浪漫,或壮丽夺目,或委婉温情,每一首都充分表达了李白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和豪侠的气概,他是一位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13.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湖州。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做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当时朝中政敌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此时,沈括还出来告密,说苏轼诗作有讥讽朝政之意,章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为证据(令苏轼倒…  相似文献   

14.
山水是古代诗人的生命绿色;山水以母亲般的怀抱,为古代诗人的本性复归提供了最安适的栖居之地。李白是一个把山水的魅力与生命的张力融合到极致的诗人。他将盛唐精神贯注于山水,创造性、个性化地刻画山水,扩大与丰富了山水意象,为山水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诗歌,凝结在其中的山水情结是理解他的诗歌的关键。成长于四川,漫游长江南北,诗仙用心在歌颂长江的山水风物,也唱响了他深沉、奔放的爱国之曲。  相似文献   

16.
    
万千天地风物之水,我独取最险的一瓢饮;百万寰宇彻骨之苦,我独跃身其中而味。"独",寒彻骨,冷冰心。它是人生路上那方令人魂牵梦绕的险远山水,是蔑视磨难的傲然,是追求理想的坚毅,也是剔除人世繁冗礼俗的本真。"独"者,穿越世俗的高贵!蜀道一叹,成就了他的一世威名。李白,这位钟情  相似文献   

17.
孤月     
默默地站在那里,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天空。你孤独吗? 你感到李白“举杯邀明月”的盛情了吗?你听到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喟叹了吗?你理解苏轼“高处不胜寒”的担忧吗? 你一定向往人间,不然你为何纵身跳下? 跳到诗人的笔尖,溶成《春江花月夜》的柔美;跳到乐师的琴下,流成《二泉映月》  相似文献   

18.
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热爱自然山水,创作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山水诗篇,不仅为祖国的名山大川写貌传神,还把自己强烈的情感和伟大的人格注入了自然山水之中,为山水诗开辟了新的境界,达到了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李白山水诗的主要特点是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雄奇壮美。  相似文献   

19.
在苏轼的词作中,无论是他的归隐词、写自然之词还是记梦词,随处可见道家思想的影响,这种对道家思想的继承是与宋代的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当时的审美风尚以及苏轼自身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苏轼在崇"道"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己的发挥理解,对其辩证地接受,并进行超越,形成自己独特的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一、“中州万古英雄气”:从山水传统到地域影响和民族精神 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的影响是元好问诗学思想、诗歌总体风格形成的深远背景和坚实的基础。就其由山水诗来说,它既是继承中原文化传统、尤其是以风雅正体、汉魂风骨为中心的诗学传统所形成的创作实绩,又是受到历代以写壮美山水、抒豪迈情志为主的山水诗画的影响,受北中国独特的山水之气的影响而凝结成的诗中珍品。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屡次地标举过“汉谣魏什”的“正体”,歌颂“曹刘坐啸虎生风”的建安风骨,赞扬“笔底银河落九天”的李白。“遗山才气奔放,本近东坡,故其论诗,只取凌云健笔”,①他又深受苏轼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