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蕴 《收藏》2010,(7):24-31
吕大临是我国最早的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之一,就是他首次提出“考古”这一词语。蓝田吕氏家族是北宋时期长安地区的名门望族,其家族墓地明清以来一直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与修缮。新中国建立后,虽坟莹与园内树木被铲平改为耕地,但该区域仍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年底,蓝田五里头村村北果园中一座古墓葬被盗,出土大批精美的宋代瓷器。经现场调查,结合被盗文物综合考查,初步认为被盗墓葬主人应为北宋吕氏家族成员之一,此地可能是北宋文坛名士及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其兄弟大忠、大防、大钧等家族成员墓茔。  相似文献   

2.
刘维涛  王晓峰 《收藏》2006,(4):78-79
2005年9月30日,甘肃省庄浪县城郊王家庄子村,北距泾(川)甘(谷)公路约100米处的二级台地上,一盗墓团伙掘出北宋释迦院佛塔地宫。由地宫甬道进入,发现一具有雕刻和铭文的石棺。这一珍贵佛教文物在盗运时,被当地村民发现后截回。棺内文物早年被盗无存。  相似文献   

3.
1990年9月初,安徽望江县城郊护城村砖瓦窑厂工人在挖窑土时,发现一座北宋砖室墓葬,并出土一批人物瓷俑。当即由该县文物管理所征集,现为该县博物馆收藏。前些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瓷俑共计26件,其中武士俑2件,  相似文献   

4.
田宏杰 《收藏》2007,(12):36-41
在中国收藏史上,曾经有过3次收藏高潮,第一次就出现在北宋。作为北宋都城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在收藏史上扮演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张晓雯 《收藏》2012,(2):12-16
有宋一代,私人收藏文物之风炽盛,无论文人士大夫,或者大商人,或多或少都有书画或其他文物庋藏。北宋初期较为著名的私人藏家有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等。嗣后,苏易简一家四代皆好收藏,米芾曾赞日:"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南渡的私人藏家尚有宗室赵令畤(zhi)、赵与懃(qin),以及苏轼、苏颂...  相似文献   

6.
刘继涛 《收藏》2007,(3):164-164
我是一名基层文博工作者,平时在工作学习中离不开专业报刊杂志,更离不了《收藏》的帮助。《收藏》扎根民间,绽放于中国文博期刊的百花园中,是初学者的门径、爱好者的指南、研究者的参考。《收藏》集民间和馆藏文物精华,汇藏各界学者专家研究成果,引领民间文物收藏,开拓文玩博览。《收藏》融艺术鉴赏、文物研究于一体,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魅力独具。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体育文物收藏的基本内涵与主要门类,从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市场发展及活动开展等4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体育文物收藏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体育文物收藏发展中存在的认识偏差、研究匮乏及市场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文物收藏环境、发展文物收藏市场以及强化文物收藏研究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说道     
《收藏》2009,(11):2-2
今后,不仅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的定级有明确要求,文物行政部门还将建立民间收藏文物定级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民间收藏文物的定级工作。  相似文献   

9.
黄卫文 《收藏》2017,(1):52-59
定窑瓷器是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古陶瓷类文物中一项重要的民间瓷窑收藏,目前收藏的历代定窑瓷器共计约300件,藏品来源分为清宫旧藏与故宫博物院建院后入藏两大部分,其中以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等为代表的清宫旧藏定窑白瓷数量较多,质量也最为突出,堪称国内外公私收藏定窑瓷器中最精彩也是最具研究价值的批传世品。  相似文献   

10.
樊金瑞 《收藏》2001,(2):25-26
欣悉《文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已经启动,一部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收藏、研究、利用和流通的新的文物法规的颁布实施,已成为广大文博工作者、收藏爱好者以及文物执法工作者翘首企盼的幸事。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笔者不揣愚陋,就《文物保护法》的修改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愿与法律专家、文博专家及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
陈济朋 《收藏》2006,(6):113-113
英国博物馆专家说,阿富汗战争结束以来,阿富汗文物流失甚于伊拉克。伦敦查获的文物只是“一桶水中的一滴”。英国最近2年查获的3至4吨被盗抢文物中,包括瓷器、石雕、佛像、青铜器以及公元前3世纪的古钱币等,其价数以百万英镑计,有些甚至是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2.
陈青 《收藏》2001,(5):26-30
杨鲁安在近60年的收藏生涯中深深地感到,搞收藏不懂得鉴定不行。文物鉴定本身是一项专门技能和学问,无论收藏何物,首先必须判别其真伪,考察其年代,地域、用途并估量其价值。这就要求从事文物收藏和鉴定的人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13.
尕丁 《收藏》2007,(8):167-167
今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为配合定于9月下旬在太原举行的“纪念《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全国万里行”活动,《收藏》杂志社从今年3月份开始与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合作,共同决定在《收藏》杂志今年第10期上隆重推出“山西文物收藏”专号。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对此非常重视,协调动员全省文物、文化、教育、出版和收藏界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开展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振宇 《收藏》2001,(6):32-33
面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如何认识文物资源及其价值、如何认识市场、如何认识收藏家,对于未来收藏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借《收藏》一角,抛砖引玉,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同仁。  相似文献   

15.
陆海天  李永翘 《收藏》2001,(10):8-11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物收藏,特别是国家级的文物收藏,都是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更是随着政权的更迭而更迭。可是,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高瞻远瞩,十分关心我国的文物收藏事业,并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不惜勒紧裤带,拨出巨款,派出人员,去境外专门收购我国散失了的珍贵文物,显示出新中国领导者们的远大眼光、非凡胆略与宏大魄力。像这种事情,在历史上还是非常少见的。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7,(9):165-165
世界收藏艺术类期刊新成员——《世界收藏》于2007年正式创刊。该杂志由中国国际收藏协会主办,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锨办。栏目分“特别报道”“人物报道”“总裁投资”“鉴定与评估”“专家讲座”等,内容涉及国内外馆藏文物及中国传统文物的鉴赏与辨析,国际著名企业总裁收藏家推介,以及针对国内外企业高层进行收藏、投资古玩行为给予一定的评估、参考及指南。  相似文献   

17.
张晓雯 《收藏》2012,(3):12-16
有宋一代,私人收藏文物之风炽盛,无论文人士大夫,或者大商人,或多或少都有书画或其他文物庋藏。北宋初期较为著名的私人藏家有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等。嗣后,苏易简一家四代皆好收藏,米芾曾赞日:"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南渡的私人藏家尚有宗室赵令畤(zhi)、赵与懃(qin),以及苏轼、苏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陆游、周必大、朱熹、叶适、刘克庄、贾似道等文人士大夫。两宋私人书画藏家人数众多,蔚为壮观,折射出宋代书画收藏之繁盛。然而,以书画成就而驰名艺坛的米芾却因其书画盛名,而掩其鉴藏大名,以致少有人关注米芾作为书画鉴藏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01,(5):82-82
中国,泱泱文物大国,有着不可估算的传世和地下埋藏的文物。收藏、品鉴、研究文物,其尚远矣。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对地下文物的发掘,已建立了专门考古学,而对传世文物的研究,却因种种原因,在高等学府中,依然没有它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谭白明 《收藏》2009,(12):99-101
随着民间财富的不断积累,富裕起来的人们对文物收藏兴趣高涨,收藏爱好者逐年增多。而对藏品如何保管、保养,大多数民间收藏爱好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文物收藏环境的营造,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0.
孙雪兴 《收藏》2007,(7):29-29
与时兴衰:中国文物和收藏品与古玩市场共命运 在历史上,中国文物和收藏品是古玩市场的主角和台柱,占玩市场是文物和收藏活动的平台和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