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探讨了中心语移位现象.认为汉语“动词+起+宾语+来”的结构用中心语移位来解释比宾语插入解释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与wh问句一样,修饰性关系分句中也存在wh移位,而且移位必须遵循空语类原则和领属条件等限制。但与wh问句不一样的是,修饰性关系分句并不发生中心语移位。经过wh移位后形成关系分句CP,CP然后嫁接到DP上,与主句一起生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相似文献   

3.
最新的生成语法观点认为语言中的移位包括中心语移位和短语移位两类,前者是受词缀的诱发,而后者是受语义因素的诱发。本文重在讨论名词性短语内部的这两种移位,即名词移位与名词短语移位,认为前者的动因与“们”有关,而后者与语义有关。  相似文献   

4.
汉语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因而语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语序一般都比较固定,但有时候,句子的语序会发生改变,我们称之为易序现象。汉语里有很多易序现象,不但口语,而且书面语中也存在很多易序句。本文将从语用角度对主谓易序、动宾易序、状语中心语易序、定语中心语易序、动补易序等几种现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生成语法下的"中心语移位范式"及最新成果"动态反对称理论"为理论框架,对"的"字短语做关系小句的三种词序进行了分析:前置关系小句;外置(Complement-Specifier-Head/CSH)和内置(SCH);后置关系小句(SHC)。"动态反对称理论"解释了SCH和SHC的共存现象,却无法解释CSH。"中心语移位范式"解释了词序HSC。根据该范式,本文提出"补语移位范式",认为CSH是补语上移至功能位置,置于指示语之前的结果。根据X-bar理论,句子属于曲折短语。因此,此理论亦可解释词序OSV的生成原理,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德语中置于句首成分占据的是以与有该词语语义有关特征为中心语的最大投射的标志语位置,动词逐步提升到相应投射的中心语位置是为了进行特征核查,德语中的C有很强的一系列特征,如[EPP]特征,[TNS]特征,[AGR]特征等,这些特征吸引了动词甚至是有实际意义的动词移位到功能性中心语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佛本行集经》中的定语重现与中心语重现现象进行了分类,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定语与中心语的重现还是有它积极的表达效果的:一是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节律性,二是在语意上形成一种排比强调的气势,三是整体风格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蔡莉 《语文知识》2012,(3):36-38
句式NP1+V2+NP2中部分中心语为体词性短语NP2可以分裂移位到句首,部分则不能。文章从V2的语义特征和NP2的內部语义关系考察分裂移位的相关因素。分析认为当V2所在的句型与NP1+V2+NP2相符,NP2是以体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且语义类型均为受事和中性宾语时NP1+V2+NP2能进行分裂移位。此时,NP2內部结构还具有如下特征:NP2为限定性或描述性语义关系且中心语为实体名词,修饰语均对中心语有分类的区别性特征。最后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对分裂前后句式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于政治话语及其翻译的研究历来注重语用功能和社会属性的宏观描写,而缺乏从构词和句法等微观方面的本体研究。缩略型构词是中国政治话语短语术语的典型形式之一。在形态表征上,短语术语可以划分为三类:前重型术语、后重型术语和均重型术语。新创术语的重心重置导致了术语内部词汇词性转化和短语中心语转换。以中国政治话语中的短语术语为研究对象,从形式语言学视角考察中国政治话语新创术语在构词上的词性转化现象和在句法上的短语中心语转换现象及其驱动因素,梳理中国政治话语的术语定名特征,并结合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探讨术语外译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于政治话语及其翻译的研究历来注重语用功能和社会属性的宏观描写,而缺乏从构词和句法等微观方面的本体研究。缩略型构词是中国政治话语短语术语的典型形式之一。在形态表征上,短语术语可以划分为三类:前重型术语、后重型术语和均重型术语。新创术语的重心重置导致了术语内部词汇词性转化和短语中心语转换。以中国政治话语中的短语术语为研究对象,从形式语言学视角考察中国政治话语新创术语在构词上的词性转化现象和在句法上的短语中心语转换现象及其驱动因素,梳理中国政治话语的术语定名特征,并结合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探讨术语外译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1.
姚远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3):110-112
以Chomsky的最简方案为理论依据,对英语一般疑问句的生成过程进行了研究。英语一般疑问句之所以会产生中心语移位,是因为现代英语中带有疑问语素的C为强语素,它只有加缀于助动词或情态动词这类结构位置高于动词的中心语才能核查自己的特征。通过论证,我们对英语一般疑问句的生成机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检验了最简方案的解释力和概括性。  相似文献   

12.
并列结构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句法现象.非典型并列结构有三种句法特性不一致的并列体.在X标杆理论的框架下,连词投射缺乏独立的证据,但并列结构的中心语偏向连词而不是并列体.并列结构有两种构成方式:句子并列和短语并列.  相似文献   

13.
移位是句法操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移位的主要目的是使句子中语类的语法特征得到核查,从而删除其逻辑形式上的不可解特征。英语特殊疑问句因有Wh疑问词引导又叫Wh疑问句。英语Wh疑问句中C的中心语特征为疑问Q,根据指示语-中心语呼应,Wh疑问算子要移位到CP指示语的位置上以核查C的[wh]指示语特征并将其删除。这一操作过程叫做Wh-移位。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除了“的”字的短语不能作定语以外,其他短语都可以作定语,然而,在这些短语中,只有动宾短语作定语时,与其中心语的语义关系比较复杂,其他短语作定语与其中心语的语义关系都比较单一,本就围绕动宾短语作定语与其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探讨。“动宾+的+中心语”中的“中心语”的语义类型可以归为九类:施事中心语、系事中心语、间接中心语、直接中心语、工具中心语、质料中心语、处所中心语、时间中心语、同位中心语。  相似文献   

15.
语言大师Chomsky提出了UG规则,本文从英汉复指与移位存在着共性充分证明了此规则的正确性。英汉语都存在形式主、宾语的复指与移位现象,都有名词前置代词填补现象,疑问句式中也都有代词指称主要信息之现象,这种复指和移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理据。  相似文献   

16.
语言内部的结构层次分析与语义分析是密不可分的。对连谓结构进行层次分析时,必须考虑到连谓结构几个谓词性词语之间意义关系,还应注意到修饰语、限制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地分析连谓结构的组成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功能语法和篇章语言学的理论出发讨论了英语中句子主题的移位现象腻主其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存活式推导模式为理论基础,英汉语话题结构中阻隔效应的出现是话题成分与中心语在进行合并操作时产生特征匹配的结果,而阻隔效应的消失则来源于话题和中心语两者间的特征不匹配.定指效应作为阻隔效应在汉语话题结构中的体现,也可以通过特征匹配的分析加以解释.本文的分析可以将三类话题结构,即话题化话题结构、左偏置话题结构以及悬垂话题结构加以统一,体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还可以解释 wh-移位现象中的阻隔效应,从而为阻隔效应在非论元移位中的句法表现提供一致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定语是中心语的附加成分,在句法上它们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但在语义上,定语不仅可指向中心语成分,也可指向句中其它成分。本文讨论了定语的语义指向问题,重点分析了非中心语指向的定语情况。  相似文献   

20.
蒋伟 《海外英语》2012,(24):248-249
从语言共性的角度探索人类语言的本质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以语言句法中介词及介词语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介词及介词语序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认知理据;最后分析得出人类语言的共性在于语言是客观世界在认知中的投射物,认知本质相同,必然导致各种语言形式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