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2008,(4)
笔者的美国朋友Randy有5个儿子,小的12岁,大的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这5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12年级,全都在自己家里上学,妈妈当老师。在美国,学龄孩子不上学是违法的。但是,孩子和家长对教育的形式有  相似文献   

2.
陈强 《今日教育》2010,(5):40-40
我的美国朋友Randy有5个儿子,小的12岁,大的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这5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12年级,全都在自己家里上学,妈妈当老师。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教育制度分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研究院,小孩满5岁进入幼儿园,读一年,就进入小学一年级。在美国,根据法律规定,所有年龄介于6岁到16岁的小孩都必须上学,否则将被视为旷课。所有社区都有某种形式的公共教育。其费用是由当地税收补贴的。上学不必交学费或费用,课本也是校方提供的,但必须自备本子、铅笔、蜡笔以及在校期间使用的其他物品。大多数社区的小学,开办1年级至5、年级的课程。之后,孩子将进入中学的6~年级或7~9年级(不同社区有不同的设置学习。高中是指9~12或10~12年级。美国的基础教育除了设立一般学校的科…  相似文献   

4.
正当众多发展中国家竭尽全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走进学校课堂之时,美国却有越来越多K1-12阶段的孩子从学校回到家庭,在家中上学,家长充任教学之责,美国人称之为”在家上学”(Hom e school-ing)。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选择“在家上学”呢?相对于学校教育,“在家上学”利弊何在?在文章中,作者简述了“在家上学”的历史和现状,概括阐述了这首独特的教育形式可能具有的优点和局限之处,以期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08,(1):17-17
在美国,学龄孩子不上学是违法的.但是孩子和家长对教育的形式有选择权。随着“家庭学校”教育成果的显现.在家里接受初等教育的孩子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美国目前在家里接受教育的学龄少年儿童已经超过200万。相当于每5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一名“家庭学校”的学生。专家说。在家上学的美国孩子的人数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学校所教的知识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小学生的负担较轻,学生早晨8:30上学,下午3:30学校就关门大吉。放学、上学可以坐校车,也可以要家长或监护人接送。除非学校离家很近,澳大利亚小学生很少有自己上学的。遥想自己当年,因为初中就有早自习、晚自习的规定,常常是披星戴月,冬天还要冒雪骑车上学。想想那情景,真是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对澳洲学生来说,到学校早自习和晚自习可能是天方夜谭。澳大利亚普通教育学制是10~12年。孩子4岁可以进小学附属幼儿园,5岁上学前班,6岁读一年级。10年级以后可以工作,相当于高中毕业,也可以继续读专业性的课程,到12年级后参加会考,然后读…  相似文献   

7.
如果留学生带家眷去美国,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在与留学生咨询顾问通信时,应该多多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诸如有几个孩子、年龄多大等等,以便对方及时提供相关的信息。 1.住房与孩子上学问题 有些大学给已婚学生提供的住房有限,留学生如果有孩子,恐怕就要在学校附近的社区寻找住处。 在美国,教育事宜一律由各州负责。所有州都规定6~16岁的孩子必须上学,有些州还规定孩子必须高中毕业,许多学校还为5岁的孩子办幼稚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学龄孩子不上学是违法的,但是孩子和家长对教育的形式有选择权。随着家庭学校教育成果的显现,在家里接受初等教育的孩子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美国目前在家里接受教育的学龄少年儿童已经超过200万,相当于每5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一名家庭学校的学生。专家  相似文献   

9.
如何保障高度流动的儿童接受教育是美国近10年来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美国的流动儿童有着多种背景,他们有的是跨区务工人员的孩子,有的来自于暴力家庭,有的是父母工作不稳定和家庭高度贫困,有的则来自军人家庭或者移民家庭。早在1994年,美国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在当时就有50万孩子在小学1年级到3年级期间换过3所学校。30%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换过学校。  相似文献   

10.
在家上学──美国教育新景观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当众多发展中国家竭尽全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走进学校课堂之时,美国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学校退回到了家庭,即由家长充任教学之责,孩子在家中上学,美国人称之为家庭学校教育(Home Schooling)。这种现象在二十年前极其罕见,并被认为是违法的而遭到教育界及社会的普遍排斥。 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学校教育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在家上学孩子的数量也呈日渐上升的趋势,据估计有100万之众。占学龄儿童总数的2%。为密切家庭学校教育与学校和社会其它机构的联系以及保证家学学生的学习质量,大多数州己采…  相似文献   

11.
黄祺 《宁夏教育》2013,(2):42-42
面对现实的教育环境,有人迎战,有人则选择逃离。最近几年,“在家上学”从个别名人家庭蔓延到普通人家庭中,做出如此选择的家长相信,他们能够给孩子比学校教育更好的教育。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家庭选择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朱孝萍译 《家长》2009,(2):30-31
我是一个家庭主妇,有两个可爱的孩子。那一年,女儿卡拉上七年级,儿子蒂莫西上五年级。他们都在我丈夫卡尔执教的八年制小学里上学。  相似文献   

13.
(一)美国家庭学校兴起的背景当代美国越来越多的家长拒绝把孩子送往学校,代之让孩子在家里接受教育。这样一种家庭学校教育及其实践作为一种教育自由选择运动已推及其他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泰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家庭学校教育”指学龄儿童不通过公立的或私立的学校,而以家庭为基础和地点接受教育。家庭学校教育在美国各个州不断发展,并且逐渐得到社会、政府和学校的支持,走上了合法的健康的道路。1993年,父母自教自养的法案在美国50多个州均获通过,“在家上学”获得了法律支持。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2001年7月发布的…  相似文献   

14.
1.高中生留美优势:学生年龄较小比较容易接受美式思维和学习地道的英语,尤其是在口语的语音语调方面;学生之间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小留学生融入美国社会和深入了解美国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这一段人生成长经历是在国内上中学的学生无法体验到的;美国学校里的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和正义感的培养很有好处:让孩子从小独立地在美国接受教育,可以锻炼其自立能力。美国的高中一般是四年制,从9年级到12年级。在美国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大量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学习比较紧张,但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个人特长。中国学生到美国上9年级,可以跟上美国的高中教…  相似文献   

15.
张立美 《教育》2013,(9):5-5
如今,在中国大陆约有1.8万学生“叛逃”学校,选择“在家上学”,多数家庭主要由母亲负责孩子的在家学习。调查显示,在家上学的孩子主要处于小学阶段,大多数家庭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过半家庭月收入l万元以下。  相似文献   

16.
在家上学     
《上海教育》2012,(26):18-19
去年8月,中国"在家上学"大会在云南举行,引发了人们对"在家上学"群体的持续关注。事实上,在国内,做这一选择的家长尚属极少数,但在其他一些国家,在家上学并不是罕见的事情。美国约有25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令人惊喜,"在家上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选择;英国约有4万~1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得到肯定,政府主动与家庭建立更积极的关系;俄罗斯约有10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能从政府那里获得补贴,但必须每学期到一所学校注册;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育》2006,(8):52-52
美国普及12年义务教育,实际上应该是13年,从5岁的幼儿园学前班开始,到高中12年级。这个阶段的义务教育分3种形式:一种是私人创办的私立学校;还有很少数的家庭学校,一家或几家孩子一起,在家里上课,教育局可以提供教材。还有一种,就是在美国中小学中占最大比例的、由各市政府办的公立学校。  相似文献   

18.
首先,带领朗读,让家里天天听听读书声.孩子上小学前,我给他读儿歌读童话读寓言;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给他读古诗读《三字经》;现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我给他读杂志读《爱的教育》读《三国演义(白话版)》读书的形式多样,有个读与共读,有抽段读与按序读,有配乐与清读,有家庭换角色读与定角色读,还可以背诵.  相似文献   

19.
一TSHZHSH山之石他位中国9岁孩子到美国上学的经历,是一堂最生动而精彩的中美基础教育比较研究课。在美国小学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3点就放学。最让人开眼界的是学校根本就没有教科书。中国4年级的数学水平,至少相当于...  相似文献   

20.
“在家上学”通常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仍以家庭为基础,在家庭内部接受以父母为主要教育者的有计划的教学、育人和管理活动,它是一种与公立学校教育相对而言的“非学校形态化”的教育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以来,在家上学及其相关的在家教育、家庭学校等表现形式就一直是公共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精小”而“持久”的话题,其存在与发展本身就是公共教育颇为耐人寻味且值得不断追问与反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