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对"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国内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实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类型和特点,充实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理论并为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实践进行研究,归纳出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图书出版发行业之间的融合、与网络电商的合作、与信用评估、金融机构相结合、与文化休闲类机构相结合、与其他可提供阅读空间的机构跨界合作等7种跨界方式,以此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具体模式。[结果/结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主要有: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相关行业上下游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信用、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文化休闲机构的跨界融合等。所有模式的共同点是跨界,但跨界的层次和程度各有不同,从跨界的领域、时限、机构、程度、范围、主动性6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特点:资源共享、业界范围拓展、利益双赢和文化认同。指出图书馆跨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不要为跨界而跨界,要永葆图书馆服务的初心。  相似文献   

2.
建设专业、统一的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已经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共识、趋势和重点,但限于档案工作侧重、档案构成、档案数量、软硬件投入等多方面因素,各高校进行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未来需求,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式。论文在对部分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实效和目标实现程度为考核标准,结合高校档案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综合性的高校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模式,并给出模式调整与建设策略,便于各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动态优化,形成合适的建设模式,提高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3.
科技文献资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推动科技文献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创新是建立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主要目的.以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例,从科技信息资源、人才队伍、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平台现状;从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平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最后以服务创新为目的,从需求导向、线上线下相结合、产学研政联合、扩大宣传、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柴丽 《档案学研究》2019,33(2):111-115
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档案宣传工作通过深入挖掘档案史料,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对于建立中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ڿ���Դ������������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借鉴自然资源学及当代有关文献资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对期刊资源的概念、一般属性及其与自然资源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OPAC网站缺少搜索引擎与用户体验优化而造成用户流失的现状,对OPAC优化的背景、现状与需求、搜索引擎与用户体验优化概况、用户体验与访问质量及优化策略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简短域名、提高系统访问速度、设计简洁大方的页面布局、编写简单明了的网页源代码、使用规范的Html标签、放置科学合理的关键词、设置尽量短的内部链接及提升用户体验等优化策略,并对OPAC与搜索引擎、活跃用户与流失用户、优化的影响与评价等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呼吁重视OPAC的搜索引擎与用户体验优化工作,以增加活跃用户,实现OPAC的核心价值.图3.表2.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7.
根据文化部要求,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于2013年全面展开.受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对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进行修订,制订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新标准的制定总结了前四次评估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当前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并广泛征求了业界和学界的意见.新标准分为设施与设备、经费与人员、文献资源、服务工作、协作协调、管理与表彰、重点文化工程七个部分.修订重点包括:注意与相关政策及标准的衔接;优化指标体系框架及分值分配;增删和调整部分指标内容;调整部分指标的取值;细化指标的备注说明;调整定级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一个社区是否强大,有赖于该社区民众的内力,这种内力就是韧性。韧性是一种适应并应对变化的能力。一个有韧性的人,不仅有危机意识,有开放的心态,而且有应对变化和解决问题的素养。图书馆服务不仅潜移默化地提升民众的韧性素养,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有利于学习和交流的安全舒适的空间。[方法/过程]从图书馆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需求出发,聚焦韧性与可持续发展、阅读与信息服务在韧性培育中所起的作用、韧性社会与图书馆发展3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抵御风险过程中应有的作用,进一步表明图书馆与韧性社会建设之间的关联,并提出可化为具体行动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首先,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开展韧性素养教育的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努力拓展图书馆参与并融入社会的发展空间。图书馆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各种相关服务拓展到社会、家庭和个人。图书馆不仅要开展韧性素养教育,而且要为民众提升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创造有利条件,为他们提供和谐安全的分享和交流空间。其次,要着力创新韧性素养教育活动,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图书馆在继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也应将阅读推广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有效应用到韧性素养活动中,并通过参与社区韧性建设,拓展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新空间和新技能。最后,要大力提升图书馆应对各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及馆员自身的韧性素养。图书馆要树立大安全观和危机管理意识,増强抵御各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韧性素养教育的过程也是馆员自我学习和锻炼的过程,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努力以更强大、更坚定的职业韧性投入并服务于韧性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科技报告完整而真实地反映科研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技术内容和经验教训,其数量、质量可以反映科研项目完成质量与创新程度,也能反映项目承担人员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本文通过对科技报告内在价值、山东省科技报告质量现状、影响科技报告质量各种构成因素的分析,从开展培训、建章立制、省市联动、搭建平台、强化“内功”、责任到人等方面阐述了山东省提升科技报告质量的措施与效果,从加强宣传、明确“双报告”差异、奖惩并用、加大撰写培训、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科技报告内在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推动文化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图书馆的文创产品从无到有,再到日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本文选取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研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现状,发现图书馆跨行业的深度融合是解决当前文创产品创新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可从人才培养、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等方面加强与各行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创新升级,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唐启  任越 《山西档案》2021,(2):164-175,88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中外社群档案研究的热点与进展,为我国社群档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社群档案馆的建设工作,及社会记忆工程的完整建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抓取分析数据,首先,根据外部信息,从时间、主题、作者、机构等维度将研究成果进行计量分析;其次,又从内部信息角度对中外研究进行主题化分类提取并分析。[结果/结论]从纵向演化角度看,社群档案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的英、美、澳等国,我国该研究自上世纪末开始萌芽,自2014年正式引入国内并进入快速发展期;从横向区分角度看,研究主要集中在社群档案建设模式,及社会记忆构建等方面;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为上海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但研究总体仍呈现“重国外,轻国内”、“重实践,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2.
员立亭 《图书馆建设》2012,(8):70-72,76
通过比较中美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相关法律体系、组织与管理体制、普及化与制度化程度、教育内容与模式、要求与激励机制可知,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存在法规及政策保障缺失、宏观统筹规划与协调缺乏、对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不够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尽快组建全国范围内跨系统的权威性图书情报学继续教育管理机构,注重法律法规建设并完善馆员继续教育的相关制度,加强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并推动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网络中隐性知识的共享困境及其克服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网络的困境在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难以实现,而隐性知识的共享困境,从个体层面上看主要表现为:心理困境、能力困境和动力困境,从组织层面上看主要体现为; 组织结构困境、组织文化困境、组织间的信任困境、组织间文化距离困境、组织能力差异困境和组织间合作动力困境。社会网络为解决上述困境提供了一个视角,科技专业网络、客户网络、娱乐网络以及企业家个人友谊网络等非正式网络可以弥补正式组织和正式网络的先天性不足,是克服知识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及其标准化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实际需求,分析科技资源开 放共享标准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标准体系的角度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构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标准体系 的基本框架,给出包括总体标准、元数据标准、分类编码标准、科技资源标识标准、科技资源管理标准、科技资源安 全标准等标准子体系的内涵。最后,从路径、环境、步骤和保障4 个方面提出标准体系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平 《图书情报知识》2012,(2):67-73,107
中国编辑思想史演进的过程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统一。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现状与发展是编辑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时空条件,现实编辑出版活动是编辑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微观环境与动力因素。本文总结并阐述了凿破鸿蒙的先秦两汉、清露晨流的魏晋南北朝、盛世安澜的隋唐五代、旷达旨远的宋元时代、崇实致用的明清时代、泮林革音的近代等各时期的编辑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文献资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推动科技文献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创新是建立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主 要目的。以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例,从科技信息资源、人才队伍、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方面分 析了平台现状;从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平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最后以服务创新为目的,从 需求导向、线上线下相结合、产学研政联合、扩大宣传、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资助项目的主体,对“十三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学科基金项目的分析有助于掌握近5年该学科的发展。[方法/过程]以社科基金项目为研究对象,从立项数量、立项地域分布、优秀结项数量、奖项数量、研究主题分布等方面对基金项目相关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在“十三五”期间,基金项目数量和结项质量都在稳步提高,项目所获奖项数量较“十一五”和“十二五”有所增加。图情档基金项目的研究热点主要体现了传统研究领域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包括数字图书馆、智慧服务、数字化建设、社交媒体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档案学数字人文研究、古籍文献的整理利用等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趋势体现在大数据背景下图情档学科与数字化、智能化的紧密结合;在知识融合背景下,健康医疗、医学信息的研究体现了图情档与医学领域的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包容性发展命题,分析了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论述了后全面小康时期公共图书馆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需要秉持的优质均衡、全程智能和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包容性发展的路径图,提出了进一步将国家文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进一步发挥国家图书馆和省市公共图书馆的统筹协调功能、进一步把握新科技革命群体迭代的发展机遇等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美英政府数据信息开放共享保障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旨在阐述中美英三国的政府数据信息开放共享主要做法,通过比较分析,提出对于我国政府数据信息开放共享的政策性建议。[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法和国际比较法进行研究,从政策法制、组织体系、平台建设、执行和监督反馈4个方面,梳理中美英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保障机制主要做法,比较分析三国之间的异同点,提出促进政府数据信息开放共享的相关建议。[结果/结论]通过中美英三国比较研究,借鉴美英有益做法,现阶段要加快完善我国政府数据信息开放共享的法规和标准,健全组织体系,构建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平台,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以挖掘"数据红利",创造更大公共价值,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20.
数字人文不仅革新了人文研究的范式,还意味着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知识交流模式。联合各领域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包括各类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GLAM)等文化记忆机构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以支撑新的研究范式、知识生产方式和知识交流模式,已经成为共同的呼声。探讨如何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厘清各种责任主体尤其是GLAM机构在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何种角色、承担何种任务、做出何种贡献,有利于帮助图书馆找准角色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成为整个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单位。利用文献调研、需求分析、案例调研、实践验证等方法,将"数据基础设施"从"研究基础设施"中剥离出来并作出定义;分析面向人文研究的"数据基础设施"的一般性功能需求和技术规范,包括跨机构的共建共享、跨网域的开放获取、跨领域的知识融通、跨时空的版本迭代四个方面。以上海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实践为例,从原理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图书馆的书目控制、规范控制、知识组织、文献循证方法和关联数据、知识图谱、大数据等技术结合起来,有望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方法论贡献。联合各类机构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推进数据开放互联和知识融通,建设公共性、开放性、持续性的"数据基础设施",是GLAM机构在数字人文大潮中应尽而可尽的责任。图2。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