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春季,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中国人写的报道,文中介绍了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挑选吉祥物的方案,文中排列着4张热门候选图片,它们分别是孙悟空、大熊猫、大老虎和兔儿爷。我瞧着怪有趣,就拿去给启功老爷子看。走进启功先生的书房,他刚吃完早饭,正端坐在圆椅中品茶,听我这么一说,他就拿起放大镜看了起来。不想刚看了一会儿,竟乐得哈哈大笑起来,只见银白色的长寿眉在他的眼眶上来回舞动,耳朵也被嘴角牵掣着跃跃欲跳,只见他手持放大镜指着兔大爷说:“你瞧你!想上奥运会啦?”说起兔儿爷,启功先生打开了话匣子:“如果现在要我投票,我就投…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1,(10):55-55
近日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名家心语丛书”,是由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学、老专家撰写的。这套丛书的第一本是由季羡林老先生写的《千禧存》。季老在自序中写道:“这一本小册子是周奎杰女士(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世林先生(编辑部主任)和李玉洁女士共同策划的。”“他们的用意是,给我在世纪转折的一年中的笔墨生涯留下点痕迹,并对我今年90寿辰表示点庆祝之意。”  相似文献   

3.
一代国学大师、我们辅仁大学校友会 名誉会长启功先生驾鹤西去,这使我想起 了《辅仁校友通讯》中他留下的诸多痕迹, 如见其人,犹闻其声,不胜感慨!我想摘落 其中有关启功先生的一些事迹,以纪念这 位为我国的书画、历史、教育等诸多学术 领域付出了毕生精力的故人。 校讯题名和致  相似文献   

4.
你觉得你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一个复杂的人;生,我是一个没有白活的人;死,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鬼”——剧、熊源伟导演、四川省川剧团演出的《巴山秀才》,一举夺得文华编剧、导演、表演等奖项,“巴蜀鬼才”魏明伦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之一。【引子】这次遇到魏明伦是在台湾云门舞集《水月》的演出现场,站在杭州剧院场内过道中,匆匆和他约定作一次聊天。魏先生热情答应,并毫不含糊地说 :“我住在大华饭店2117号房,就是西湖边的那个饭店。”话音刚落,场灯渐暗,我们回到各自座位上,成为《水月》的观众。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  相似文献   

5.
鲍加先生的画展结束了,我正准备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办公桌上突然收到了鲍加先生的感谢信,心里顿生感动。多年来,我参与或者帮助策划过许多美术家的艺术活动,但没有一次这种形式的答谢。 这就是油画家鲍加先生的性格,周到、细致、温馨。 担任十多年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的鲍加先生,经常参加各种活动,经历过很多的人和事,他的这封信,正如他每次在美术界活动的开幕、闭幕式上的讲话一样,全面顾及之中往往会不断出现一些令人意外的精彩篇章,以及富有幽默感的、经典意义的话语。他的感谢信,不是笔者一个人有所感触,美术界内外赞誉声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6.
78年前,中国京剧作为一种来自东方的艺术形式走进了西方社会,引起了轰动;78年后,名伶之后梅葆玖先生率领着68人组成的京剧团,再次出访美国。这次京剧艺术团的出访一路都发生了什么故事?今天的美国人是怎样理解京剧这一古老的艺术样式的?随着时代变化,随着跨文化传播背景的改变,人们渴望了解中国京剧在今天与美国人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寇丹 《文化交流》2004,(4):29-31
王世襄先生在年届90时(2003年),荣获该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奖。这一年,他赠我的一幅书法中有“我身仍半属湖州”一句(见图),这就使我与他攀上老乡关系了:他,确是长住北京的半个湖州人,而我,却是长住湖州的半个北京人。他在中国高层圈和海外汉学专家中,为世人瞩目,他的人品道德,在我心目中真愿意称他是“平民国宝”。元代戴表元有首写浙江湖州的诗:“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而王老步戴诗韵的首句,就是“儿时依母南浔住”,你道他儿时怎么会在湖州南浔镇度过?原来他的外祖父金焘是南浔人,清同治十…  相似文献   

8.
1979年1月29日凌晨,正是中国旧历新春的大年初一.在中国政坛历经沉浮、三次大起大落的传奇式人物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率领一个庞大的政府代表团出访美国.……  相似文献   

9.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在台北临终前留下的三章哀歌。《望大陆》,声声切, 字字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曾以“激情山河的千古绝唱,令世界中华儿女裂腹恸心”相评价,可谓透彻。近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外公开场合多次引用《望大陆》,使右公这首爱国诗作为  相似文献   

10.
正时值陈原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商务印书馆同人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以示纪念。放下电话,我的记忆回到一九九五年三月九日中午,在北京一间马克西姆西餐厅二楼,我和辽宁教育出版社几位同事,正在与"书趣文丛"总策划沈昌文等人对面而坐,商讨书稿的有关问题。其间有人说,见到陈原先生在楼下吃饭,我们去打个招呼?沈先生站起来说,陈原老不便见多人,我与晓群下去拜见一下。我在日记中写道:"一楼餐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