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在大学所受的良好教育与他们那种桀骜不驯,敢于突破传统定见的性格相结合.正好使这些”文化流浪者”在这个时代具有了超常的创造力。哪个城市拥有了这个阶层。哪个城市就有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烸铂 《档案天地》2015,(10):27-30
提起田汉,都知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有一位女性,她在田汉身后,是田汉的精神导师、灵感之源。连田汉自己都承认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的思想转变与她紧密相连;她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戏剧家和词曲作者,参与填词的《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至今口口相传;她还是一位睿智机敏的女特工,年仅二十四岁就潜伏在国统区内,从事情报工作;她更是一位勇敢坚毅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曾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共赴前线战区采访。今年,是这位女性110岁的诞辰,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再次回顾她的经历、怀念她的音容。她,就是安娥。  相似文献   

3.
王立 《中国档案》2023,(3):18-19
20世纪60年代初,在东北的一片荒原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数以万计的石油、地质工作者汇聚于此,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在这一光辉历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即“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相似文献   

4.
吴仁宝走了,这是一个时代的远去,也意味着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逐次凋零。但他们坚韧不拔、奋斗不息,通过发展企业振兴家国的企业家精神却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早期记者产生于外人所办报馆 ,孕育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之初就深受西方新闻观念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正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观念。同时 ,他们又受传统文化影响 ,难以摆脱传统观念影响 ,热衷科举 ,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排斥心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早期记者的职业认同危机、科举情结、文化认同危机 ,考察分析早期记者的职业意识和精神状况 ,以及其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怀涛先生坚守在图书馆岗位30多年,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以馆员为本、以学生为本;他不仅自己惜书如命,更是把爱书精神通过他的一言一行传递给无数读者;他热爱图书馆工作,投身于图书馆事业,爱馆如家;他始终坚持学习、研究、工作三位一体,业绩显著,硕果累累;他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具有对事业的激情,他创作的几百首诗歌阐释出充满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简述“图书馆精神的发展过程”及“精神至上”的说法的出处,然后分析“图书馆精神”状态不是“精神至上”而是“精神缺乏”,最后指出“图书馆精神仍然是重要的”。我们期盼图书馆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五四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爱国精神,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先进思想的浓缩和升华。它以救亡图存为原初动机,以促进现代转型,追求民富国强为基本旨归。早期电影对'五四精神'的传播与践行发挥过无可替代的功用,而'五四精神'在引领早期电影的创作走向,提升其思想境界等方面也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既是对'五四精神'的重新体认,也是对电影研究的深化拓展。  相似文献   

9.
蒋孟利 《视听》2023,(10):48-51
2023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续作,文本的时间线回溯到“流浪地球”计划开始之前。多条人物故事线的交叠极大地充实了文本的深度,其特效在合理的科学范畴之下也更具有视觉张力。电影文本频频展现出对于后人类主义下的“人—机器”“数字—现实”“未来文明”等议题的思考,在后人类所特有的景观之中,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由此而生,传达了势在必行的共同体观念。结合我国的文化语境,可以发现电影文本中的后人类景观成为共同体生发的场域,共同体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后人类景观下共同体概念所产生的各类形构深化了中国式“未来文明”的叙事,为今后国产科幻电影开拓着更为宽广的想象疆域。  相似文献   

10.
目前,旧石器研究中的研究趋势主要是研究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主要文化特征。显而易见,首要研究的就是石制品的生产技术以及石器的类型和形态。这种趋势的优势是在于石制品代表了考古学文化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石制品埋藏环境在内的其他因素,由于自然地质原因而容易缺失。大多数年代超过2万年的旧石器遗址都位于山麓地带、冲积扇以及阶地等区域。  相似文献   

11.
Emanating from the ground-breaking Library Impact Data Project, the aim of the Roving Librarian project first initiated in 2011 was to offer personalized help outside of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to library non-users in social or academic settings using Android and the iPad tablets.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por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se devices would allow staff to reach students and help them at their point of need. To test out this premise, an action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use of tablets and their suitability in facilitating the roving librarian project as well as evaluate roving as a vehicle for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the mov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peer observation, individual reflections, and a questionnaire conducted with subject librarians to find out more regarding their usage of the tablet and to ascertain whether they have found it conducive in roving. The project demonstrated that the affordances of both devices enabled librarians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mobile help to students whilst building stronger relationships and arguably having the type of conversations about library resources and facilities that would not have happened if staff had stayed within the physical library buil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