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译文)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魏国安厘王的同父不同母的弟弟。昭王去世之后,安厘王继位,封无忌为信陵君。无忌待人心肠仁慈,而且能够谦逊地对待士人。只要是士人,无论才能高的或是差的,他都谦虚而且有礼貌地接交他们,不敢倚仗自己的富贵去骄傲士人。因此方圆数千里的士人都争着归附他,他招来了食客三千人。在这个时候,诸侯因为无忌贤能,食客多,不敢用兵  相似文献   

2.
战国四君子     
《同学少年》2013,(6):53
战国时期,四位有名的公子皆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他们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和平原君赵胜,时称"战国四君子",亦称"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嫠王的异母兄弟,为人仁厚,礼贤下士。魏安嫠王二十年,秦昭王进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向魏国求救,魏王害怕秦国,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才力■绝,笔端传神。每述一事必使之叙次井然,每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又往往在叙事中刻画出人物之个性,在写人中交代出事情的始末。《史记》中这些写作特色,也体现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本文拟就其人物描写作些粗浅分析: (一)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而有作为的历史人物。明朝人茅坤说:“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请看司马迁是怎样用得意笔传写得意人的。“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凰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战国四公子常为人所乐道,甚至视他们为“仁、义、礼、智、信”的化身,其事迹亦是流传甚广。然而,在这种耀眼光辉中,仍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让人颇感疑惑的问题。单就“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事而言,就有诸多令人不服之处。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因此多归公子。而列国也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这一系列溢美之词,将这位信陵君捧上了天。而史书上亦记载有其门客为报答他而做出的游说、自刎等事,往往在最后还…  相似文献   

5.
战国四君子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 ,将第 12课的课题标为 :“秦始皇统一六国。”一些论著也有这样的提法。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够确切。秦朝是在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朝未建立前 ,秦国的国君同“战国七雄”的其他六国一样 ,均称王。公元前2 46年 ,秦庄襄王死 ,嬴政即位为秦王。秦国经“商鞅变法”到战国后期 ,其军事和经济力量都超过了其他六国 ,具备了统一中国的条件。嬴政即位后 ,顺应历史发展 ,加紧了兼并六国以实现海内统一。从公元前 2 30年到公元前 2 2 1年 ,经过10年大规模的征战 ,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鉴赏》2002,(2):28-28
春秋后期,各诸侯兼并吞食,到三家分晋时,主要只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诸侯国。此后,七国间的兼并征伐更加剧烈、频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而最后统一,战争才逐渐停止。因此,后人就把兼并征战十分剧烈的这段历史时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称为“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8.
孟尝君出关     
战国时期 , 各诸侯国中炙手可热的权贵们 , 多有豢养门客的风尚 , 最著名的有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 他们被后人并称为“战国四公子”。而“孟尝君出关”的故事则是通过其戏剧性、趣味性客观展现出“门客”这一阶层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先看《史记 · 孟尝君列传》的记载—— 齐闵王二十五年 , 齐闵王二十五年 ,复卒 ( 最终 ) 使孟尝君入秦 , 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 人或 ( 有人 ) 说秦昭王曰 :“孟尝君贤 ,而又齐族 ( 齐国王族 ) 也 , 今相秦 , 必先齐而后秦 ( 关照齐国屈损…  相似文献   

9.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信陵君列传》。(某些课本作《魏公子列传》)。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发生在秦统一六国前四十年,即公元前257年。当时秦军在长平大败赵军之后,又以重兵围困赵都邯郸,赵国岌岌可危。赵惠文王弟平原君,与魏安厘王弟信陵君是郎舅关系,赵国又与魏国紧邻,因此赵求救于魏。魏王慑于秦之威胁,按兵不动,使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信陵君几次请求魏王出兵,并使门下宾客辩士想尽各种办法去劝说魏王出兵救赵,但终究不能说服魏王,不得已而用侯赢的计策,窃符夺兵权,完成“救邯郸存赵”之大业。  相似文献   

10.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赢,名政。13岁时继位,22岁时亲政。在此之后,他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消除了政敌,巩固了权位,并进行兼并战争,先后灭亡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结束了自周平王东迁以后550余年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空前统一的秦帝国。  相似文献   

11.
虚左以待     
秦克波 《作文》2022,(Z1):108-109
<正>战国时期,有四个赫赫有名的人物: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战国四公子”。他们手下养了很多士,每个士都有自己的绝活儿。四个公子中,信陵君魏无忌手下的士最多。就这样,他还不满足,只要听说哪儿有人才,就要千方百计地挖到自己身边来。魏国侯嬴是个看城门的小官,家境贫寒,但此人见多识广,气节高尚。信陵君听说后,就派人带了厚礼拜会他。侯嬴死活不肯接受礼物,生怕失了操守。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史籍中,准确的纪年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开始的。以君主即位的年次顺序纪年和帝王年号纪年,是史籍中常见的纪年法。从西周共和到汉景帝(公元前841——公元前141年),历史纪年均以历代君主或皇帝即位的年次顺序递记,直至他们退位或死亡为止。例如,周宣王姬静于公元前827年即位,这一年称宣王元年,他在位的最后一年,称宣王四十六年。又如秦王嬴政接位年称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统一全国后,嬴政改称始皇帝,纪年连续,称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他死时纪年为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次年(公元前209年)即为秦二世元年。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刘彻开始的,刘彻即位  相似文献   

13.
魏绛(?——公元前510年),魏武子(名■)之孙,魏悼子(名佚)之子,谥为庄子,故又称魏庄子。其封地据《史记·魏世家》云:“魏武子从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今山西芮城县北五里)。生悼子,悼子徙治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十六里)。生魏绎,魏绛事悼公,徙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魏绛的政治生涯是从晋悼公即位开始的。公元前573年正月,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战国策·魏策三》。《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文史名著,是从战国到秦、汉间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试题选文改动极少,基本保留了原典风貌,讲述的是公元前283年,秦准备派大军攻魏,魏昭王因形势危急,连夜召见孟尝君,向他问计。孟尝君提出,必须寻求诸侯的救援,于是魏王派他出使赵、燕二国。在孟尝君的巧妙游说下,  相似文献   

15.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生卒年代无从确考,大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孟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古代奴隶制濒临崩溃时代,动荡的社会、土地兼并的战争、以及伴随着经济、政治和军事斗争发展起来的各家学说,使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然而,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二○九年爆发的波澜壮阔的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爆发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引起这次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这次起义主要是由秦统一之后土地兼并的恶性膨胀,引起社会阶级矛盾激化而导致的。我们认为,土地兼并在激化秦代社会阶级矛盾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胜祥 《历史学习》2006,(11):39-39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第8页对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这样叙述的“公元前230年,秦军攻破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此后十年间,秦国连年用兵,先后攻灭赵、燕、魏、楚、齐等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而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册第8页和地质百万版社出版《历史地图册》必修第一册第3页《秦灭六国》地图对秦灭六国先后顺序介绍是一致的,即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相似文献   

18.
荀子(荀况),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生率年不详。他的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38年之间。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当时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出现了封建主义的大一统趋势。战国以来长期兼并战争的结果,只剩下秦、齐、楚、韩、赵、魏、燕七个大国。当时,地主阶级取得全国统一政权以代替封建称雄割据的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9.
《信陵君窃符救赵》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力映衬了信陵君的形象,犹如烘云托月,使魏公子的形象成为太史公笔下极具神采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20.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采取了焚书坑儒、禁绝私学的极端措施。虽有博士官,只备政府顾问,始终没有注意到设立官学。这也是秦二世而亡的教训之一。汉朝建立之后,陆贾向高祖陈说马上可以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劝高祖文武并用。著《新语》一书,也谈到兴办学校是治国根本,提出“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但其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皇庠序之事”。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至汉武帝时出现了统一强盛的新局面。用什么样的思想文化为巩固政治的统一服务?通过什么途径得到巩固政治统一所需要的大量人才?这是社会现实所提出的迫切问题。武帝即位,倾向儒术。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置《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