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苏童成名作之一的《罂粟之家》向我们描绘了1950年农村改革前后的农民形象和社会图景,本文将通过马恩的"典型理论"文艺观念解读苏童的《罂粟之家》,从枫杨树人身上寻找历史与社会的产物,看一代中国农民的生存世相。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关于艺术典型特别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论述,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恩格斯典型理论的指导,塑造出反映代精神的成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
4.
作对恩格斯艺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统一的原则,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认识。(1)什么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什么是典型环境?艺理论界有三种看法。(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科学地概括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4)恩格斯关于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统一的原则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艺术典型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在明清以前抒情典型理论占主导地位,重在意境,主张“言有尽而意无穷、,至宋元以后,叙事性典型理论突然崛然,且有一统天下之势,其核心性格论重在人物的个性化和概括化,理论命题在承袭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总之,中国艺术典型率是从诗画向小说,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关于艺术典型特别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论述,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恩格斯典型理论的指导,塑造出反映代精神的成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某些文学理论教材对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有关论述的理解是有偏颇的.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塑造与环境描绘的不平衡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所谓"相互依存"论是不科学的.应该把恩格斯的论述看成是对人物塑造与环境描绘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老头》中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刻画分析,进一步总结巴尔扎克的主要创作风格。即主张真实反映生活,严格摹写现实,创造伟大的典型,重视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写,注重人物语言表达。《高老头》总体上体现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艺术论。  相似文献   

9.
典型人物的宣传在我国虽然由来已久,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甚至还引起了大众的逆反心理。我国的新闻事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在进步发展。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的成功又重新焕发光彩,从平凡人中挖掘典型,真实全面的塑造典型形象已成为典型人物报道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古卫东 《教育艺术》2000,(12):32-34
本文谈及的朗诵,是指诗歌朗诵。因为在诸多文学体裁中,诗歌最为直观和典型,最容易通过对其解析把握到朗诵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精神,对指导新闻写作,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重视从人性美的角度去报道典型,既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新闻作品引人入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2.
我个人的教育亲历,我作为母亲的亲历,我儿子的生活和教育亲历,是我对人性的教育叙事。我把我带儿子的过程,也看成我的教育亲历,和我教我的学生的过程,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人性的实践过程。教育是生命的一部分,教育映照出人性。人性是一种发明创造的气质,是丰富多彩的。人性是试图超越的,并在相互参照下显现。教育映照人性是为了塑造人,这是一种他者塑造与自我造就的交织。  相似文献   

13.
典型人物对典型环境有反作用,理由有三:1.典型环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2.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3.力的相互作用。其反作用并非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而是无条件的,是必然存在的。典型人物反作用的内在模式可分解为:(A)初始情况→(B)人物陷入困境→(C)人物感受到环境的压迫→(D)人物试图改变与环境的不平衡→(E)人物命运改变→(F)环境受到影响→(G)环境改变。  相似文献   

14.
广告创作必须更加注重强化其人性化。坚持与诉求对象保持平等原则,尊重实际并使广告更加生活化,增强广告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是实现强化广告创作人性化目标和满足诉求对象需求的至关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原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下对文学艺术的一种界定和关照。典型理论在文艺理论的发展浪潮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但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下的一个小分支,典型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文环境建设是加强人文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师范院校要建设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建设独特的人文景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浓郁的人文氛围.建设和谐优美的人文校园,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对人文环境建设的投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持续、和谐发展;必须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加强人文教育,重视人文管理,树立人文理念,优化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与当代国际恐怖主义都含有民族主义性质和带有宗教色彩;但在道德伦理上却具有爱与恨、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内涵作了阐释,指出人文精神的重塑须加强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人性与人性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具有客体性、整体性、主体性、生成性、智能性、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性等共性,每个人还有自己的个性。可是我们的当代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不理解人的、片面割裂的、强迫压制的、“复制”守成的、机械识记的、理性独尊的、模式单一的教育,总之是缺乏人性的教育。我们急切地呼唤洞悉人性的、全面和谐的、“太极推手式”的、创新超越的、滋养智慧的,灵活多样的人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