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贾岛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儒生,但骨子里却有释子的思想.佛家哲理和儒家思想在贾岛诗歌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贾岛早年出家为僧的经历、与僧人的交游酬唱以及诗歌的深刻禅意均体现了他释子归隐之心;而他积极应举求取功名的行为、大量创作献纳之作以及执著地苦吟,又表现出他强烈的用世情怀.在归隐与用世之间,贾岛书写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2.
施泽玉 《班主任》2012,(4):36-36
一个月前,班里有个学生提醒我看看某学生最近的QQ签名,可我始终也没看明白:“离网闭关出家”。“离网”是什么意思?“闭关”难道指心理问题?“出家”是说他要离开家庭还是离开班级?  相似文献   

3.
<正>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写了许许多多的“出家”人物,像甄士稳、柳湘莲、贾宝玉以及芳官、惜春、妙玉等等。由于曹雪芹过早地逝世,没有完成他的著作,除甄士稳外,惜春与宝玉的出家,八十回书中,极少涉及,使我们不能触及这些艺术形象的全貌。但妙玉这个人物,虽然没有具体完成,却在他的绚丽彩笔下,给我们勾划出一个极其薄命悲惨的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明代任瀚积极求取功名以“用世”,但他为人正直公正,不阿附权贵,当时的政坛没有他施展政治抱负的客观环境。由于秉公办事开罪权贵,受到打击排挤,不得不“恬退”归隐以获取政治人格的独立,他以各种方式潜在地或明或暗与政治发生关系。任瀚一方面高歌用世,另一方面又浅唱隐退的二重变奏,其“用世”与“恬退”这一矛盾的政治人生态度在他身上却发生了符合逻辑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鲁智深的绰号叫“花和尚”,这是众所周知的。《水浒传》对此也表述得非常清楚。但这个绰号是在鲁智深出家之后才有的。在鲁智深出家前,他有没有绰号,假若有的话,绰号又是什么,《水浒传》中没有明确的表述。研究《水浒》的著名学者何心先生认为鲁智深出家前的绰号叫“镇关西”。他在《水浒研究》一书中说道: “元明杂剧中鲁智深另有个绰号叫做‘镇关西’。《梁山泊李逵负荆》剧李逵唱《醋葫芦·么篇》云:‘谁不知你是镇关西鲁智深,离五台山便落草,便在黑影中摸索也应着。’  相似文献   

6.
苏曼殊与佛教联系密切,他一生三次出家一次出国游学。佛教对苏曼殊的影响相当大,在其生活态度、革命目的、社会认识以及文学创作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然而,与弘一大师(李叔同)相比较,苏曼殊虽“懂得佛教的高深意义”,但对他这只是理论知识而不是德行的修养。佛教的影响促成了苏曼殊生活、思想和文学创作上的一系列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7.
安特莱夫是鲁迅极为推崇的俄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鲁迅在安特莱夫的著名小说《默》和《黯淡的烟霭里》的译后小识里称他为“俄国当世文人之著者”,说他的文章“神秘幽深,自成一家”①,“含着严肃的现实性以及深刻和纤细,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且“消融安了内面世界与外面表现之差,而现出灵肉一致的境地”②。  相似文献   

8.
作为清初大儒,李二曲遍读经史诸子,继承周、程、张、朱之学,对“关学”的继承与发展尤力。他的爱民淑世情怀,更体现了“关学”的淑世精神,于今仍有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处于明亡清兴的易代之际,作为一名充满爱国热忱的志士,其词多写“黍离之悲”。他“怆怀故国”、坚决抗清、不仕清朝的“黍离”情怀,缘于他深受“尊王攘夷”的儒家思想影响、具有“扶长中夏”的理想,以及家庭世被明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若怯 《天中学刊》2022,(6):113-121
在《理查三世》中,“镜子”与“影子”意象分别对应理查内心活动的不同阶段,呈现了他的内在心理演变过程,揭示了他自我建构与目标追求的偏差,借此可以审视该剧的悲剧实质。在《理查三世》的创作中,除了对人物复杂性进行呈现,还显现出莎士比亚对王权本身的意义阐释。  相似文献   

11.
慧远禅师为南宋灵隐寺一代高僧,其虽转益多师,但主要深得圆悟克勤禅师真传,大展机锋棒喝之临济宗风,并运用得出神入化,以诗化的禅语开示后学,强调顿渐一体,圆融无碍。慧远为宋孝宗所器重,赐号“佛海”。其传法海外,点悟日僧觉阿,使临济宗风传之东瀛,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写下浓笔重墨的一页。慧远的弟子除了佛门中人外,尚有官绅儒士,如内翰曾开·知府葛郯等。在慧远禅师的公案中,可以看到其具有卓绝的禅学智慧和勇猛精进的精神,体现出一代禅学大师的风范与气概。  相似文献   

12.
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史上名为法进的僧侣有多人。唐僧法进乃赴日高僧鉴真的弟子,被誉为赴日宣扬戒律的第二人。其俗姓王氏,王道之后,为申州义阳(今河南信阳)人。  相似文献   

14.
天台遗则为牛头禅六祖慧忠门人。慧忠寂后,他移居天台佛窟岩习禅,前后40年,自有所悟,时人称“佛窟学”。佛窟学的特色可概括为:继石窟佛教遗风,杂有牛头禅色彩的道学化禅宗。  相似文献   

15.
浙江籍的逸然性融在明末赴日后,在长崎兴福寺出家并升任第三代住持,曾先后四次诚邀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并在日本重新刊刻禅籍《五灯严统》,对中日黄檗宗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逸然退隐后专事佛画,在长崎乃至整个日本画坛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室町幕府时期,禅宗在日本迅速发展,禅文化成为了这一时代的主流文化。以"五山文学"为代表的禅林文学所提倡的"诗禅一味"的创作理论,成为了当时日本汉诗创作的主要审美理论导向。生活在室町时代的禅僧一休宗纯,似乎成了禅林的"另类"。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静穆空寂的禅诗,又有狂放狷介的"狂诗",更有热烈地追求爱情的"爱情诗"。这种矛盾的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禅文化在日本的发展,有着必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加里·斯奈德自幼便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终生身体力行,笃信禅宗。他不仅是一位现代化的隐逸诗人,而且吸收和借鉴中国禅宗思想,内化成其自身的禅宗观,并以此来观照人生、社会和世界。禅宗是他的生命之源,也是他翻译和创作之源。本文从禅本义的角度探讨了斯奈德的寒山译诗及其诗歌创作的诗禅意趣。  相似文献   

18.
弘一大师在杭州出家后,住锡大量佛寺,大多集中在浙江、福建两省。早期大多居住浙江,以温州较为集中,后期14年主要住锡南闽,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弘一大师在律宗、净土宗、禅宗方面,无论是修行还是学术研究都有杰出的贡献。他重振了律宗,为佛法永驻在末法时期奠定了基础,因其杰出的贡献而被推为南山律第十一祖。弘一大师在禅宗方面也颇有修为,整理出版了禅宗的重要经典论著。他深受印光大师的影响,极力倡导净土宗,作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并身体力行,成功往生净土。除此之外,他还在艺术、文学方面为佛教的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近现代佛教的复兴。  相似文献   

19.
南宋临济宗僧兰溪道隆东瀛传道、盛倡禅宗,确立了日本禅宗文化,促进了理学在日本的传播,为两国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佛学思想对苏曼殊的诗歌影响巨大。受“苦”的理论的影响,他写出了许多悲凉凄清的苦情诗;受“菩萨行”观念的影响,他创作出了充满激情的革命诗篇和悲切的爱国诗篇;受“色”“空”思想的影响,他最终冲破情障、勘破红尘;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闲适诗境界澄明虚静,富有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