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幼儿园网页的留言板上出现了一则主题为“寻求帮助”的留言:女儿是个老实乖巧的孩子,每次与小朋友发生摩擦,受伤的总是她。从小我就教她对人要宽容、谦让,可每每看到她回家向我哭诉谁谁又欺负她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的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吗?我该怎么办?希望老师和家长能给我好的建议,让我在坚持自己教育原则的同时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谢谢!——甜甜妈妈看到了甜甜妈妈的留言,幼儿园的老师、家长纷纷留言,给她出主意。黄亮老师:当孩子向我们哭诉自己在幼儿园所受的委屈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对孩子的宽容行为予以肯定,让孩子了…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些园长跟我谈到了一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有些家长经常抱怨幼儿园对孩子照顾不周到,不给孩子喂饭,不给孩子穿衣;而有些家长提出在幼儿园要多学些字,甚至有些家长要求幼儿园要多给孩子布置些作业,不然孩子总是玩,也学不着东西等等。我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还不理解,或者说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还缺乏一些联系。做了10年的幼教工作,感受最深的是: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老师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只有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形成共识,教育行为步调一致,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取…  相似文献   

3.
孩子进幼儿园后,有老师的教养,有的家长认为从此自己就可以卸下“第一任老师”的重担。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孩子进了幼儿园能否健康成长,固然与幼儿园老师的培养有很大关系,但家长的配合如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孩子进了幼儿园,每天仍有一半多时间与家长相处在一起,星期日、节假日也多在父母身边,因而家庭对孩子仍旧发生着重要影响。孩子在幼儿园所受的教育要影响到他们在家里的表现,孩子在家里受到影响也会在幼儿园生活中反映出来。许多幼儿园老师发现,在幼儿园表现得好、发展得好的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家长也要积极参与,以形成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我经常给家长布置“任务”。如在开展有关汽车的主题活动时,我会请家长帮助孩子查找有关资料,共同完成小制作,等等。不料,有些家长对此提出了意见。有的说:“我们工作忙,顾不了孩子这么多事。”有的说:“有些知识我们也不懂,所以有些事我们也完成不了。”有的说:“有些事超过了孩子的能力,不得不由我们包办。”面对家长的意见,我感到困惑:难道我的做法错了?怎样利用家长资源才能既不给家长增添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孩子发展?对此您有好的建议和做法吗?  相似文献   

5.
入园之后,幼儿园将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环境,但家庭仍每时每刻对孩子发挥着教育功能。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一车两轮,缺一不可。所以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一位好老师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努力做一位好家长。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1 1>2。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什么样的家长是好家长呢?我就这个问题与小小班的老师、家长进行了对话交流。不难看出,家长和教师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对方的要求会产生一些冲突,但冲突给我们带来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更好的合作。第一碰明明妈妈:好老师要有爱心我们小区有一所幼儿园,生宝宝之前我想:“这…  相似文献   

6.
有些家长总是跟我说:“老师,我家的孩子在家里要是不听话时,我只要说:‘不听不听话,如果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的老师’。孩子听后总是乖乖的,看这招多灵。”其实,从教育儿童的角度来讲,做家长的别拿“老师”来吓唬孩子.偶尔用“老师”来吓唬孩子是可以的,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如果是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会对他们产生一种恐怖感,不敢上幼儿园,怕老师,胆子更加变小,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的伙食是由懂得儿童营养知识的老师负责安排的,既好吃又有营养。可有些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不好。星期天,一天三餐,让孩子吃得很多,外加许多零食,造成孩子的胃负担过重,肚子不舒服,甚至拉肚子。星期一回园,总有不少孩子喊:“老师,我肚子不舒服。”“老师,我要睡觉。”这一天的午饭自然吃不下了,还影响了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门口,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一情景:有的孩子哭闹不止,不愿父母走开;有的提出诸如“星期天回家给我买电动小飞机”,“星期六回家给我做最好吃的东西”等要求;有的干脆抱住家长的腿不放为了摆脱孩子的纠缠,有些家长就说:“好好好,只要你不闹,里期天一定给你去买”如此这般,孩子听了家长的“许愿”,即使很不情愿,也只好带着某种期盼,乖乖地进了幼儿园这些家长把“许愿”当成了专治百病的良药,殊不知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品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家长也要积极参与,以形成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我经常给家长布置“任务”。如在开展有关汽车的主题活动时,我会请家长帮助孩子查找有关资料,共同完成小制作,等等。不料,有些家长对此提出了意见。有的说:“我们工作忙,顾不了孩子这么多事。”有的说:“有些知识我们也不懂,所以有些事我们也完成不了。”有的说:“有些事超过了孩子的能力,不得不由我们包办。”面对家长的意见,我感到困惑:难道我的做法错了?怎样利用家长资源才能既不给家长增添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孩子发展?对此…  相似文献   

10.
暑假期间对孩子进行教育,要靠幼儿园与家长的配合。这几年来,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放假前充分准备我们通过“看”、“谈”、“教”,使家长知道幼儿园的教育过程,懂得假期中和幼儿园密切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合理地安排好幼儿假期活动。看:让家长来幼儿园看老师的学期终结工作,其中有孩子的品德行为调查汇录、智  相似文献   

11.
早晨,我常在幼儿园门前协助保健医生做晨间检查,发现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态度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 恐吓有的家长到了幼儿园门口还不忘恶狠狠地教训孩子:“再听说你上课乱摸东西,回去割你的手指。”“老师提的问题回答不出,中午就不要吃饭。”孩子太调皮了,以至于无心学习,家长是该好好教育,但采用恐吓的手段,其教育效果是不会好的。因为当着那么多孩子的面教训他,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在感情上与自己疏远。尤其是,当他真的又做了小动作,又没有答对老师的提问时,父母的“割手指”、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经常听到家长询问:“我的孩子已经打过流感疫苗了,怎么还会患感冒?”还有些家长问:“听说幼儿园里有些孩子感冒了,会不会传染给我的宝宝呢?”其实,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下面就它们的不同之处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老师:最近你的孩子在与别的孩子打架时说:“你打我,我就打你。”我问他为什么要打架并说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孩子告诉我是你们家长教的,是这样吗?家长:是这样的。老师: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之间打架有时会相互造成一些轻伤。家长看了后心疼,也常常有家长找老师问罪。我们理解家长的心情。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希望家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15.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由幼儿园的老师管他了,我们在家里只要保证他吃好、睡好就可以了。”“我们上班很忙,反正孩子有幼儿园老师照顾着,我们就放心了。”“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基本上吃个饭,看会儿动画片就要睡觉了,我们和他的交流很少。”自从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许多父母都当起了“甩手掌柜”:反正孩子在幼儿园有老师照顾,有小伙伴和他玩,又能学到知识,又不会孤单,我们做父母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也没什么好教他的。其实,父母们并不知道,一个孩子的健全发展,固然离不开他在幼儿园的群体生活,但更离不开家庭的温暖。因此,家长们,不管您的工作有…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一个家长向我说起, “我这孩子嘴特贵”。我一愣, “怎么嘴特贵?”家长解释说: “孩子平时不太爱说话,说什么也吱吱呜呜地说不清楚,我们总觉得她不如同龄的孩子表达能力好,幼儿园的老师也跟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听到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对老师说:“老师,他把垃圾盛到路上了。”老师听了憋不住笑了起来,可又顺着孩子的话说:“罢了,下次不在路上盛垃圾就是了。”又有一次,一位家长中午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孩子不肯坐在自行车后面,要  相似文献   

18.
我想给已送孩子入幼儿园或准备送孩子入幼儿园的家长们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做一个好家长。1.接送孩子时,真诚热情地向老师问好向老师问好,既表示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这对促进老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之中肯定会起积极作用:同时,又是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身教"和"言教"的好机会;还可以融洽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有利于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19.
家长会上,一位家长抱怨道:“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很长时间了。说真的,我现在对孩子在园情况很不了解。您看,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八个小时,晚上接回家和家长也就呆上两个小时。孩子回家不太说幼儿园的情况,问老师,老师总说‘挺好的’。真不知这‘挺好的’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我们家长该为孩子做哪些准  相似文献   

20.
有的家长反映,入园都两个月了,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可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总不太高兴,怎么办呢?其实,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家长别太担心,你可以这样做:●尽量启动孩子的快乐记忆,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幼儿园里什么最好玩?”“老师为什么奖你小星星?是不是你做得很棒?”帮助孩子回忆幼儿园里愉快的情景,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还可以与孩子订一个协议,如每天让孩子讲一件幼儿园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每天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位新朋友。让孩子带着“任务”积极投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当孩子哭闹时,家长不能一味哄骗或责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