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亦凡 《生活教育》2010,(12):59-59
本期《生活作文》选录了江苏省如东县岔河小学学生的生活作文习作,并配发了朱慧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经验体会。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到我们这个栏目中来,欢迎广大老师热心推荐学生的佳作并且撰文阐述生活作文理念以及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平时在家里爱说笑话,尤其是对正在读小学的儿子,经常不断地开个玩笑,即使他出现了小的差错,我也不会怒目训斥,而是说些有趣的话,“点”他一下,效果还不错。可是,儿子的外婆却对我的做法提出了意见,说我“油嘴滑舌”的,不像教育孩子的样儿。  相似文献   

3.
初学英语,一般最先学到的动词就是be(am,is,are),它的词义是“是”。常有老师编顺口溜“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复数要用are。”帮助学生记动词的三种现在形式。久而久之,同学们的理解会形成定势,凡见到be及它的变化形式都要往“是”上想,这样容易造成理解错误,误译或错译句子。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扩展,be动词是不能一概理解为“是”的。本文就在初中阶段所学不能译be为“是”的情况作一归纳,帮助同学们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小石潭记》中有一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课本对其中较难的“坻”、“屿”、“止莲”作了解释,惟独对“岩”未注。相关的古选本也很少见到注释了“岩”的。也许编们都认为它就是通常的“岩石”之义,无须注释。其实,这样理解值得商榷。中的“止莲:课本已经注释为“不平的岩石”。如果后面再来一个“岩(岩石)”,岂不重复?在这里,“岩”当注为“洞穴”之意。  相似文献   

5.
6.
“寿”是“祝寿”吗湖北/赵功强《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有如下一句:“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课本注释为:“〔为寿侯生前〕到侯生面前,举酒杯为他祝寿。”言下之意,“寿”即“祝寿”。对此注释,笔者不敢苟同。所谓“祝寿”,《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在老年...  相似文献   

7.
正生:老师,"这个案子的‘罪犯’呢"一句中的"罪犯",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师:你连标点符号都注意到了,真是细心人!大家可以先回忆一下引号的用法。(生交流、补充,完善对引号的一般用法的理解。)师:很好。再思考一下"罪犯"加引号的表达作用。生:我认为是表示突出强调。上文介绍完赫留金的伤情,作者用"这个案子的‘罪犯’呢"一句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二册《荷花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几个抗日战士的女人挂系着新参加队伍上前线去了的丈夫,相约去马庄探望,但探而不遇,失望而归。在路上议论自己的丈夫,有这样两句对话:“你看,说走就走了。”“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其中一个“慌”字,新旧版本的课本都注释曰:“这里是高兴的意思。”笔者以为,这个注释实属画蛇添足,不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天地》2020,(4):28-30
<正>我有时候怀疑这些小团体里的同学是真的有这些爱好,还是纯粹为了和同学有话聊才强迫自己跟风?还是我真的和一般人不一样?面对这种情况,我该何去何从?一下课,教室里就出现好多小团体——这边一群追星女孩在讨论自家爱豆;另一边汉服达人们在讨论五一假期是穿唐装还是穿明朝服饰;男生们则聚在一起讨论潮鞋……仿佛每个人都有专属的爱好,然后因为这个爱好有了亲密的社交圈。反过来看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比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时常用成语——明察秋毫。“秋毫”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1.
周正逵先生主编、人教社出版的《教学指导书》把“暮”与“囚”归为一类,为会意字。笔者觉得此说值得商榷。理由如次:一、“莫”与“暮”是古今字。翻开《说文解字》段注,仅能查到“莫”字,释为“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会意”字。而《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都把“莫”当作“暮”的本字。而且它们都是把“莫”与“暮”从意义上当作同一汉字来解释的。“莫”与“暮”音同义近,当属古今字,即“暮”是由古字“莫”分化出来的今字。这种  相似文献   

12.
刘童 《初中生学习》2011,(11):33-33
对现在的同学们来说,这似乎已不成问题,而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却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从数学发展史看,在使用负数和它的运算方面,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距今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认识了负数,规定了表示负数的方法,指出了负数的实际意义,并进一步在解方程中运用正负数的运算。  相似文献   

13.
14.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是全书的真正主角,在他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二是忠贞。论者谈到诸葛亮的“忠”时,每每眨之为“愚忠”,实是一种片面之见。  相似文献   

15.
<正>《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9日13版的一篇文章《"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中有一段话:近年来,散文写作界掀起了一股新的写作潮流——"非虚构写作"。这一写作潮流的始作佣者是《人民文学》。这里的"始作佣者"有两个错误。一是我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没有"始作佣者"这一词。所以,这里应该是作者笔误,"始作佣者"应为"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6.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舒心姐姐是标准的宅女。很多人奇怪地现在怎么能安静下来,几天不出家门也没问题。我本来就是个安静的人,出去热闹,也不觉得很开心。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很安于这样,却不想下面的一位同学小婷却为太“宅”而苦恼。  相似文献   

17.
期末考试,有一道写成语的题,有一些学生写了“机智勇敢”“努力学习”“意志坚强”等。阅卷时教师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这是成语,有的认为这不是成语。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干脆“放宽政策”:像这些辨别不清的四字短语都算成语。  相似文献   

18.
期末考试,有一道写成语的题,有一些学生写了“机智勇敢”“努力学习”“意志坚强”等。阅卷时教师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这是成语,有的认为这不是成语。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干脆“放宽政策”:像这些辨别不清的四字短语都算成语。其实,判定它们是否是成语并不难,只要从以下几点去考虑就可以了。首先,看它是否已约定俗成。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一种形式简单而意思精辟的固定  相似文献   

19.
人们经常把图书馆说成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以下简称“第二课堂”说)。这以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一、什么是“第二课堂”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来看看什么是课堂。课堂实际上是上课的场所,也就是上课的教室。同样是教室,上课时我们称之为课堂,不上课时只是教室。  相似文献   

20.
陈晓星 《成长》2007,(4):23-24
“罄竹难书”这个词被中国人使用已超过千年,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末李密起义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为: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