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设想过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问题,近年来,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马克思已明确提出了集体所有制的概念,伹他所说的集体所有制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不存在集体所有制。有的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明确地提出了集体所有制的概念,而且完整地预见到,作为未来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它开始时可能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报刊文章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由于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全社会公有制,因而“那时候不可能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产生集体所有制这样一个概念”。有些同志则持异议,他们或者认为,“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中没有‘集体  相似文献   

3.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这一点在理论界是明确的。但在众多的教科书和理论文章中,对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决定所作的说明却是片面或错误的。有的人认为:“集体所有制自身并不能决定它自身的性质”,它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由全民所有制经济所决定的。我认为: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由它自身决定的,而不是外界赋予的。一、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性质认识的历史考察在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中,马、恩认为: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是建设未来社会的起点,在未来社会应实行全社会的合作劳动。一是传统的公社公共所有制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二是对于小农经济“首先应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当促进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三是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如果说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计划经济,那末,反过来说,没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也无从设想。是不是坚持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预见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的问题。1844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第一部经济学的著作中就明确指出,在未来的新社会制度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的提出直接与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相关。本文通过对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思想的分析 ,概括了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从农业公社出发提出的“跨越”设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有区别。于是有些人用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来批判现实社会主义,认为它是“农业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针对这种观点,笔者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善于望远登高,他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是前无古人的。其现实依据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其理论依据是唯物史观。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制度”,是“无阶级社会”“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实行社会计划调节,无商品、无货币社会”,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将按低级、高级两个阶段发展”。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制度”,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注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区别开来,不可能丢掉公有制、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在国体上仍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政体上仍将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仍是现实的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与共产主义同义语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国内有的学者以列宁不知悉马克思、恩格斯与民粹派关于俄国发展道路讨论的有关文献为由,认为列宁根本不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一国胜利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没有直接关联。通过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文本及出版信息,考证列宁与这些文本的关系,可以明确列宁知道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事实上,列宁正是藉“跨越”设想作为批判俄国民粹派的理论武器。考证列宁是否知晓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有助于厘清“一国胜利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跨越”设想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为落后东方国家先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支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所有制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单一的社会所有制形式。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认为从经济落后国家转变过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我国的所有制情况将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十分紧迫地提了出来。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会上,陈云同志根据党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作了系统说明,他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他准确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曾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我们必须抛弃从马克思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的《资本论》中取来而硬套在我国社会主义关系上的其它若干概念。我所指的概念包括“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必要”时间和“剩余”时间这样一些概念”。对于斯大林这个观点,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学界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斯大林的这个论断,不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在他们看来,马克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 ,又必然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存在。它在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历史运动过程中 ,发挥着多方面作用 ,其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促进生产力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和实行了对资本的剥夺以后 ,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也明确指出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 ,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 ,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1) 社会主义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  相似文献   

12.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经济化的国家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级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以来,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就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经过探索,较好地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使马思的设想在中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世界各国历史过程之后,曾经提出某些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他们提出的这一设想没有变成现实。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首先在俄国成功地解决了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在总结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仅提出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全面、具体地提出了如何实现“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方法和步骤问题,从而把“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变成了指导落后国家进行革命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流传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生产的观点,这已成定论。人们正是持这种认识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评价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商品生产。在我国已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多种版本的观点,基本上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在国外,也类似。针对这种情况,有人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生产的观点“已得到全世界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社会。列宁对马恩的设想有所突破和发展,提出要保留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经济。斯大林对马恩的设想没有采取科学的态度,认为商品经济是过去的残余,强调计划经济,强调指令性计划,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传统观点,从而形成和确立。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勇气,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科学地总结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些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思想(以下简称“同时胜利”思想)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一样,都是主张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区别只在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列宁则认为可以首先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持这些意见的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作出了新的解释,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进程的思想,无疑的是有启发的.但是,他们所做的解释,他们否认马克思、恩格斯有“同时胜利”思想的论据,有的地方是值得商榷的.一些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根本没有提出过“同时胜利”的思想,主要论据是:(1)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只讲“同时发生”,没有讲“同时胜利”;(2)《共产主义原理》之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未再出现“同时发生”的提法,更没有“同时胜利”的思想;(3)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中,在谈到无产阶级革命进程时,讲的都是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恰恰否定了“同时胜利”的思想;(4)“同时胜利”的思想是斯大林强加在马克思、思格斯身上的.在这里,牵涉到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原意问题.是全面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文明是不可分的,是须臾离不开的。这个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虽然有过这样的思想,但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来, 恩格斯在1847年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曾提出,要造就“全新的人”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  相似文献   

1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中,明确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出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回答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可能象马克思设想的那样,建立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的单一公有制,只能实行全民所有制占主导下的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人所有制等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种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对于中国以至于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是巨大的。概括起来 ,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二是搞清楚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概论》中的两个重大问题。下面结合原著 (《邓小平文选》第 3卷 )和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 )》作一些归纳。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什么是社会主义 ?早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当时欧洲主要是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考察 ,曾设想未来社会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在论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时曾做过深刻的总结,他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革命导师的这一光辉思想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不发达,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条件下,怎样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怎样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避免以前我们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和脱离实际而造成的失误,笔者认为,只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才能顺利进行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