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贾岛是晚唐诗人中极具特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寄寓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中有对国计民生的关注,有与朋友相交的真诚,还有对个体生命意识的追求。研究贾岛诗歌有助于人们理解晚唐时期诗歌的发展历程,而研究其诗歌中的人文精神则有助于理解晚唐文人的生存状况与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2.
余霞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10):67-70
晚唐五代,贾岛获得了诗人们极大地推崇和学习。除开时代与诗坛氛围外,贾岛一生遭际所引起的悲悯与共鸣是其重要原因。贾岛以一生的实践提升了诗歌对于诗人生命的价值意义,从而为晚唐五代诗人树立了精神偶像,另外,贾岛诗歌在技艺层面的典范意义,也是贾岛获得推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贾岛与陈师道都是著名的苦吟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也都趋于瘦硬。本文试从艺术特色和人格特色两方面探讨瘦硬诗风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贾岛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接受过程颇有意义.宋前三本有关贾岛的诗歌选本,即:张为《诗人主客图》、韦庄,《又玄集》与韦毂《才调集》,对研究贾岛的传播与接受有较大的价值.三种选本集中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诗歌审美趋向以及对贾岛诗歌鉴赏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5.
唐中叶诗人贾岛留诗四百霉首,诗的最大特色为寒瘦僻涩,其题材可分为五类,其风格溯源主要来由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人杜荀鹤是继贾岛之后的又一位"苦吟"大师,他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贾岛的苦吟精神,但在风格与审美追求上又与贾岛不尽相同。贾岛的"苦吟"重在炼词、炼句,精炼意魄;杜荀鹤的"苦吟"时刻关注着社会现实,这无疑是对贾岛苦吟诗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7.
是僧!是俗?     
[案例]: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3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贾岛,我向学生介绍道:贾岛是唐代的一位诗僧,作诗字字斟酌,句句推敲,以苦吟出名。接着又让学生快速阅读了本册教材第9课《推敲》.文中这样写道:“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相似文献   

8.
晚唐诗人杜荀鹤是继贾岛之后的又一位“苦吟”大师,他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贾岛的苦吟精神,但在风格与审美追求上又与贾岛不尽相同.贾岛的“苦吟”重在炼词、炼句,精炼意魄;杜荀鹤的“苦吟”时刻关注着社会现实,这无疑是对贾岛苦吟诗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9.
【案例】 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为了让学生对作者贾岛有所了解,我向学生介绍道:贾岛是唐代的一位诗僧,他做诗字字斟酌,句句推敲,以苦吟出名。接着我又让学生快速阅读本册教材第9课《推敲》,文中这样写道:“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通过将贾岛与姚合、许浑诗歌的比较,评论贾岛诗歌具有"格高"、"瘦硬枯劲"的特点,并追溯了贾岛诗歌的创作渊源及其影响,认为贾岛诗宗杜甫,对江西诗派的主要诗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方回对贾岛诗歌持论甚高。  相似文献   

11.
悖谬性结构词语,其语义认知基础是词的"不可能特征",具有合语法而悖于认知原型的语义结构特点.悖谬性结构的词语能表达诸如荒谬、奇异等多种社会认知意义,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词语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与人民选择的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实际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特征,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党的领导为主导,以改革开放为驱动,以五维建设为重点,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语是一种被规范英语所接受的英语变体,对英语学习和国际交流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中国英语部分词汇、短语、句子进行了探讨。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它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14.
《蓼园词选》为清代乾嘉年间黄苏所编。黄苏通过选词和评词,从隐显两方面提出了“思深而托兴远”、“婉恻”等论词标准,既着力于推崇词体,又维护了词体的本色美,还起到救弊补偏的积极作用。黄苏的词学观点既受儒家传统词学批评模式的影响,也适应了乾嘉之际这个特定的历史转变时期的需要,其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各民族的史诗创作往往体现出不同的民族审美倾向,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和文化特质,该民族的远古史诗为我们提供了最为明晰的透视视角。本文拟就从蒙古族史诗的二元特征入手,从原始宗教与人文宗教的共存、虚实结合的艺术描写手法、人物塑造上的二元特征入手,阐释与比较蒙古族史诗的文化特征和文学审美的独特走向。  相似文献   

16.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及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创新原则、创新意义及创新作用诸方面,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特征及规律的研究重视不够。本文认为后者是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问题及前提,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受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唐代佛教寺院与民众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表现在唐代小说中尤为明确。在唐代寺院故事中,佛教寺院承载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或作为真实地理参照,在小说中营造出似真还幻的情境;或烘托审美氛围;或作为重要的契机,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或是空间场景主题化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8.
TFID作为文本特征权重计算常用方法,其不足之处是忽略了特征词在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和文本长度。修正特征词后的改进TFIDF算法召回率和准确率都优于改进前TFIDF。  相似文献   

19.
辽西走廊文化特质探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廊文化是依托于一定特殊地理环境(空间)而生长、发育起来的文化。辽西走廊文化具有吸附融合性、民族地域性、以及先进和落后杂陈、封闭与开放交互等特质。综合把握这些特质是对辽西旅游进行一体开发,以免遗珠之憾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Web文本挖掘是人工智能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分词、特征表示和特征子集提取技术是文本挖掘过程中前期的基础性工作。介绍了文本挖掘中分词、特征表示及特征子集提取的常用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