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芳 《图书馆杂志》2012,(1):109-110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视、网络、手机等不断涌现,进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传统的纸本书籍相比,影视图像具有直观生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等优势。而且,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加剧了荧屏、网络的泛滥,使纸本阅读时间愈来愈少,读书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怀疑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2.
《理想藏书》与藏书理想祝晓风(摘自《光明日报》1997年2月5日)面前这本装帧典雅、印刷精美的书就是由法国评论家贝·皮沃和皮·蓬塞纳编著、余中先翻译的《理想藏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1月9日,记者采访了该书译者,巴黎大学文学博士、...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学海社成立三年来,在王力、宗白华、蔡尚思诸顾问的支持下,以整理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为宗旨,成员共计发表论著已逾800000字。今年社内书目文献编辑组在阴法鲁、朱天俊等学界前辈的具体指导下,拟于明年(1986)五月以前出齐一套非正式出版物参考丛书,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求真的舒芜──读《串味读者》有感杨惠龙说真话,由于我是学理工的,文科(文、史、哲等)的书读得不多,从而有一种臆断:觉得文科的东西粗疏,只有理工的东西才算实实在在的学问。近几年来,由于做编辑工作,自然就接触很多的书,除了理工方面的,很大一部分还是人文方...  相似文献   

5.
《翁藏书年谱》,李国庆同志编著 ,周景良先生校定。作为《安徽古籍丛书·附辑》之一种 ,已由黄山书社于 2 0 0 0年 9月出版。这是一部为当代藏书家周叔 先生所写的专业性年谱。我认为此书乃空前绝后之作。为什么说此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著作了 ?这是由时代和个人、家族种种复杂因素决定的。从解放初开始 ,我们的时代早已是一个化私为公的时代 ,对善本书籍来说 ,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尤其是“文革”毁灭了许多书籍 ,善本书现存只有那么一些 ,据说真正的宋本 (还主要是南宋本 )也就仅剩下一千多种了。大多数的善本 ,从南北朝隋唐等写本到…  相似文献   

6.
论明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黄正雨(武汉大学图书馆)我国自文字产生以来,文献典籍卷帙浩繁,汗牛充栋,历代士人均以家藏万卷为荣,因而藏书家辈出。随着藏书家的出现,至清代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体,有诗有叙,综述历代藏书家之渊源、递嬗及流变,此即“藏书纪事诗”...  相似文献   

7.
8.
《今传媒》1995,(1)
行业特色与读者口味──读《电机工业报》纪方《电机工业报》,一听这名字,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机械,单调,枯燥,缺少刺激和诱惑力的,这样的报纸着实难办。可一经实际接触这张报,才悟感到自己的臆想和判断差矣.人不可单以貌相.报不可单以名论。这个《电机工业投》,既...  相似文献   

9.
10.
11.
坐在家里看电视片比在影院看电影惬意随便,看立体片比平面片逼真,彩片比黑白悦目,有声片比默片悦耳—…·。但在无电视、立体、彩片、声片的时代,看无声片会怎样呢?《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告诉了我们:“此时无声胜有声。”默片的效果完全可以像古代王冕画荷、梅兰芳唱戏所引发出来乡邻的惊叹、外国人叫绝那样的艺术效果,因为它突如其来地在思想、情感、审美等方面给人们打开了一个或者说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这又是鲁迅的《社戏》描写的乡下儿童对社戏的焦灼、期待的心情所不可比拟的,它的陌生感在量和质上又…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来,多少人都曾想以个人之力为几千年的中国藏书史作一个总结,但最终都知难而退了。因为他们发现,仅凭个人之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异常艰巨而浩大的工程的。令人欣慰的是,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多年来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们走到了一起,携手合作,经过3年多的奋力拚搏,终于伴着新世纪的曙光,向世人奉献上一部上下两册、8编110万字、集中展示从先秦到20世纪末叶中国藏书事业发展源流的巨著———《中国藏书通史》。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以中国的藏书历史最为连贯,藏书活动内容最为丰富,文化典籍的保存也…  相似文献   

13.
书山之门径学海新津梁──评《四库大辞典》丁鼎由著名学者李学勤、吕文郁二位先生主编的《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洋洋七百八十余万言,著录古籍图书两万多种,是我国迄今卷最为浩繁、内容最为详备的一部解题式目录学巨著。中国目录之学素来...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形成的 ,只有在出现了文字以后 ,人们才能把感性知识加以归纳总结 ,以理性形式凝结人类智慧 ,传承文明。有了文字 ,就有了书籍。历史上大部分书籍如过眼烟云 ,很快被人们所遗忘 ,只有极少数的经典之作 ,被人们世诵代传 ,成为文化珍品。历史上凡是能称得起藏书家的 ,不仅在于他们所藏图书“连楹充栋 ,富讠夸琳琅”,更重要的在于他们慧眼识珠 ,剔疵纳精 ,将各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书籍珍藏起来 ,为了搜寻各种孤本秘籍 ,甚至不惜倾家荡产 ,从而留下了风流儒雅的书林佳话。因而 ,藏书史的研究成为中国文化史研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钱念孙的《中国文学演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用演义形式,“旁搜远绍,广采博纳”,尽力从我国汗牛充栋的典籍中发掘动人故事和创作佳话,将其联缀成篇,既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演进轨迹,又为我们展示了作家们的作品风采、才清气概和人生情怀。全书能“融理论和形象予一体,汇学术和艺术于一炉”,令读者不仅能初步掌握中国文学发展概况,学到有关文学史知识,而且还能使读者享受到一种读书悦心明智的乐趣。另外由于各篇章的标题采用了中国章回小说讲究对偶的回目的形式,也为本书增色不少。有些地方,在篇章之间还能注…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幸读到王希杰先生的新著《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以下简称《通论》),觉得这是一部推动中国修辞学走向新纪元的理论力作。众所周知,在我国,把修辞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自1932年起步的,那一年,陈望道先生发表了他的著名的《修辞学发凡》,为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1996年工希杰先生的这部《通论》发表止,中国修辞学走过了整整六十四年的历程。其间,中国的修辞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发表了许多有名的论著.例如:杨树达《中国修辞学》(1933)、陈介白《修辞学讲话》(1…  相似文献   

17.
让世界了解中国──读《屈原诗选英译》陶莉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呈欣欣向荣的景象,许许多多的中外名著译本成了译界繁荣景象中的璀璨明珠。而经典作品,尤其是中国学者对中国古典精品的英译更是格外夺目照人。《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的出版,《诗经》、《易...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苏秉传教授在其生命的最后时段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苏秉培教授是中国考古学重要奠基者之一,是中国大学考古学教育的主要创始人和新中国考古学的最重要指导者。他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奠基及其壮大、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把中国考古学推进到了一个新时代。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晚年为使中国考志学扎根于公众之中而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认识,带头做了很多工作。《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的写作,是他使中国考古学扎根于广大公众之中而作出的一次最重要的努力。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除《开头的…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中国图书年鉴》的编辑出版情况,分析了其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庙会文化的研究在学术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当然,研究的难度也很大。因为它不但要求研究者具有深广的田野作业,即亲临实地的科学考察,而且要求研究者对相关的文献典籍非常熟悉,特别是要具备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和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破解庙会文化所蕴含的一系列密码。 20世纪初叶,西方人文学科传入中国,关于庙会研究也曾经出现过一度的热潮,如二三十年代对北京的妙峰山、河南的太昊陵、山东的东岳庙,都引起过学者们的关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上来讲不能说令人满意。其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