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考试中占有相当的分值,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以至于有人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也十分关注作文教学,在身体力行、口传心授地教育学生如何写好作文。但是,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不理想,不会写、东拼乱凑、提起作文就头疼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是实践型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聋生更应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写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做得多,学生动得少。这种现象在聋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持久地、有目的地培养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实际上,对于聋生,教师更应该从低年级就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不仅要给学生"鱼",还要教会学生"渔"。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低年级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彬 《文教资料》2013,(13):32-33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互为依存,互为倚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读"更是其他几个环节的基础。学习者要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阅读教学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每一环节,让阅读时刻伴随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重读"、"精讲"、"善引"的原则,注意处理好阅读中的一些问题,让读书声重回课堂,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说白了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听、说、读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很广泛,唯有在"写"上,大多语文教师把训练范围仅缩略在了作文课上。透视现今的语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每学期读了数十篇课文后,学生仍然不会表达,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不能用笔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不知"写什么""怎么写",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读"是信息的吸收,"说写"是语言的运用,也是"吸收"效果的检验。只有"吸收"好了,运用才能得心应手。万丈高楼平地起,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诵读教学搞好了,就不愁学生不愿说、不会说、说不好了;诵读教学搞好了,就不愁学生不愿写、不会写、写不好了。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使原生态课堂成为主流.那么,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还原语文"说"的本色,让学生"开口"讲话,仍然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说"与读、写并行对待,采取积极措施,使学生的"说"得到有效训练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写)得少;学生读得多写得少;教师布置得多督促检查得少。从检测情况看各年级语文、英语和综合试卷中都出现了学生会背但不会写或者写错的现象。部分学校语文试卷中生词、组词,英语试卷中补充单词、根据汉语选择单词,综合试卷中的填空题等,都失分较多。这些现象说明了"学生读得多写得少"和"教师布置得多督促检查得少"。部分教师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读书"与"写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读写是互动的,读写的前提是阅读积累,没有积累,就不会有"说"得恰当、"写"得精彩。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阅读范围小、读书习惯差等现状,探求如何让学生搜索、处理信息,如何积累阅读知识,协调"读""说""写"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以提升小学生"读""说""写"等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改实验中,许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事实上,语文的读、写、听、说四者之间联系紧密。读写是听说的规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会听说?怎样帮助学生说得规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而说是连接听、读、写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口语交际以说为主,集听、说、读、写于一体,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在作文训练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想说;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愿说;指导口语交际的方法,让学生会说;开展口语交际的活动,让学生乐说。  相似文献   

1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它的高耗低效又广为大家诟病,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块软肋。老师们都在努力探索,寻求走出这种困境的办法。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写话教学入手,在"乐写"上做足文章,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使学生练就扎实的写话基础,为将来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儿童本真的书写有人说:"儿童是本能的缪斯。"心灵自由,想象力丰富,加上从小受母语的熏陶感染,学生们的语言是鲜活生动的。事实上,儿童在用文字书写以前就已经能用"说"进行恰当的表  相似文献   

12.
<正>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作为母语决定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教师如何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让课堂散发"语文味"?一、在"读"中体现"语文味"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需要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明确写作目的,选择写作内容,安排叙述顺序,需要思考怎样一句一句地写,写明白、具体,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需要思考。思维能力越强,思考得越细致、越全面,文章就写得越好,越符合写作要求。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强,作文时应该怎样思考,需要教师给予指导。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到口语训练和平时积累好词佳句的重要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口头说作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即先说后写,说写结合,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写好作文。一、启发学生动脑筋说指导学生作…  相似文献   

14.
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是为语文。当前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浪潮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上教师少说,让学生多说,就是在实施课堂改革,就是在教语文。但是怎样教好小学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这样阐述:"语文课就是语文教师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教会学生写话。"全国知名教师贾志敏先生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另一知名教师薛法根先生则主张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5.
作文学习,一般而言,能说、会说,也就能写.可是,教学中我见过一些"能说不能写"的学生,如果让他把刚刚说的一件事写出来,他会感到困难,很奇怪.我也见过"能写不会说"的学生,语文检测没什么问题,作文也不错,可是在课堂上不太能表达意见,平时与人交流不主动,个别同学甚至有口头表达障碍,和教师说话很拘谨,不知道如何问候别人,有时...  相似文献   

16.
廉震 《甘肃教育》2014,(19):102-102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听、说、读、写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其他三项技能的最终归宿。然而,作文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软肋,让师生一筹莫展。目前,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学生厌写、不会写、写不好;"大话"、"空话"、"套话"连篇;教师不引导、不会教、怕批改等。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树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专家提出的"简单简单教语文"犹如春风一样,沐浴着我们的语文教学。于是,很多教师开始淡化字、词、句、篇的感悟与理解,也降低了听、说、读、写的刚性要求。于是,课堂上,孩子们学得很是轻松。其实,这样一来,教师已经将"简单"误读成了"简化"。笔者以为:当下简单简单教语文,不能回避一些扎实的训练,让看似简单的阅读教学给学生搭建一个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平台。因此,笔者以为: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带领孩子们在以下几方面进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不仅需要学会阅读文章,从文章中汲取文学养料,还需要学会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输出来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郁红美 《语文天地》2013,(20):68-69
初中语文课堂一节课45分钟,应该让这45分钟的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个体听、说、读、写的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变得"能说会道"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学好语文是第一步,然后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只有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更加清晰,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走得更远,才能更好地接受其他事物。童年时期是富有新意的时期,而教会学生写好作文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想法,更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逐渐培养良好、正确的三观,对于学生而言是受益终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