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宰予是孔门私学中最擅长言辞的弟子。孔子对宰予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宰予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言实乃信"——孔子对宰予言语能力的评价教育艺术;三是"朽木不可雕也"——孔子对宰予的惜时教育和诚信教育艺术。此外,宰予与同门弟子的关系也值得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2.
曾参是孔门私学中精进修养且孝行突出的弟子。孔子对曾参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曾参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参来勿内"——孔子对曾参"愚孝"言行"以怒示警"的教学艺术;三是"三省吾身"——孔子指导曾参进行自我教育的艺术。此外,曾参为"以友辅仁"而建立的"同学圈",也值得深入考述并认识其所特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子游是孔门中唯一南方弟子。孔子对子游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大道之行":孔子为子游讲述大同小康理想社会的特殊一课;二是"子游问孝":孔子对子游的个别化答问教学艺术;三是"子之武城":孔子借考察子游政绩对弟子进行现场教学。此外,子游与子夏、曾参、有若等的"同门辩学"也富有教育价值及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子张是孔门私学中将孔子教诲"书诸绅"的弟子。孔子对子张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张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相师之道——孔子对子张的身教艺术。此外,子张与同门"相观而善"的真实关系,也值得重新审视其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5.
因为孔子秉承"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所以孔门弟子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个别差异很大。本文着重考察了闵子骞、冉雍、澹台灭明、高柴、樊迟、漆雕开、公西华、有若等弟子在孔门私学受教育的情形,可以看出孔子对他们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有时哪怕仅仅片言只语,或指点,或感慨,或批评,或激励,均可"于细微处见精神",让后来人知道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因为孔子秉承"有教无类"的办学宗旨,所以孔门弟子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个别差异很大。通过考察颜路与曾点、原宪与公晰哀、冉伯牛与司马牛、公冶长与南宫适、宓子贱与巫马期、公良孺与陈亢、林放与孺悲等弟子在孔门私学接受孔子教育的情形,可以看出孔子对他们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有时哪怕仅仅片言只语,或指点,或感慨,或批评,或激励,均可"于细微处见精神",让后来人知道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子夏是孔门私学中"文学"科的杰出弟子。孔子对子夏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夏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孔子对子夏的数度告诫与发展预测;三是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全面培养子夏的文学才能。此外,子夏与同门弟子之间的相互切磋也富有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如密 《江苏教育》2015,(11):33-37
子贡是孔门中最善问乐评的弟子。孔子对子贡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善问和妙答的完美结合;二是劝诫与引导——孔子对子贡进行评价教育的艺术。此外,子贡的形象与其他同门弟子形成鲜明对比,也给人多方面的教育启迪。  相似文献   

9.
颜回是孔门众弟子中和孔子相知最深的弟子。孔子对颜回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颜回的直接个别化教育,二是经典有趣的"三人行"——颜回在讨论中受教育,三是孔子以颜回作为教育其他弟子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子路是孔门众弟子中待孔子亦师亦友的弟子。孔子对子路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路的个别化教育;二是子路对孔子言行的质疑与规谏——教学相长的典范。此外,子路作为孔门弟子中由坏变好的典型,具有教育意义,子路形象的多面性与丰富性也给人带来亲切感。  相似文献   

11.
孔门"问对"教学所呈现出的精彩,是《论语》具有持久魅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孔门私学,众弟子是一群好学善问的学习者,他们向老师提出了许多经典之问,有时直截了当,有时曲意婉转,但是多与学习修养有关。而孔子则是一位妙答善导的教育者,他随时直面弟子提问的挑战,将答教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树立了"诲人不倦"的师表形象。师与弟子"问对"间生成了诸多教育故事,其中无尽的韵味留给后人品赏至今。  相似文献   

12.
孔子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正身以俟""以身立教",取得了教育教学的成功。他所主张的"身教观"是深刻的,其身教艺术是高明的,主要表现在好学敏求、改过迁善、以友辅仁、立志乐道、克己内省、礼乐之道等方面。孔子的身教艺术对其弟子和后世教育家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身教成为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作品分析《侍坐》章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在一起各言其志的融洽而生动的场面。从谈论的内容看,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中等国家,冉有的志向是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家,公西华则希望在宗庙祭祀或者诸侯会盟的时候做一个掌管司仪的官员。第四个弟子曾皙以"异乎三子者之撰"之语说出自己独特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相似文献   

14.
弟子"侍坐"是孔门一种有效有趣的教学形式。《论语》中有三章关于"侍坐"教学的珍贵记录,值得我们从教学艺术的角度加以深入研究。其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堪称孔门侍坐教学艺术的典范。若将三章整体来看,又会有一些新的有价值的发现:如子路的独特形象问题、孔子对子路的教学艺术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识到人类有同群的需要和过美好生活的愿望,分别提出了"仁"和"友爱"的概念。"友爱"中所包含的"从属关系的友爱"与"仁"的根本——"孝悌"非常相似。这种相似的根源在于先秦与古希腊社会的结构和发展历程的相似性。进行这样的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两位东西方大师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孔子"和"思想理论来源以及"和而不同"、"致中和"、"和为贵"三种表达形式,这是孔子"和"的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为研究孔子"和"的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贵刊今年第10期载有《(子路、曾竹、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谈话环境》一。(以下简称《环》)该否定了《教师教学用书》中孔子“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说法,认为谈话的氛围是“沉闷”的,而且说“这沉闷的氛围恰恰是孔子制造的”。笔以为《教师教学用书》所说的并不错,而《环》所说的不切实。为此,试作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先秦典籍构建孔子形象的原始文本,《论语》中的孔子亦即"原始孔子",而其他大多数先秦文本所构建的孔子形象均是被改造、重构甚至被颠覆了的。作为哲学论著的《论语》所呈现的孔子形象是作为儒家精神化身和载体的孔子,是为"哲学的孔子";作为史著的《左传》所展现的孔子形象是为"史家的孔子",《左传》所载的孔子言行往往与《论语》可以相互印证。二者不仅在议论的方式上都守儒家"议而不辩"的家法,而且所呈现的孔子形象也高度重合,都是遵守儒家礼义的儒家大德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论语》作为孔子教学实录来看,这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艺术等可以说是异常丰富的,在新课标业已颁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大力提倡的今天,重读《论语》,我们不仅再次为这位生活在2500年前的圣人所折服,《论语》中所记孔予施教情形,多处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教学策略的运用,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20.
高硕 《文教资料》2010,(33):110-112
儒家和墨家是先秦两大显学,但是汉代以后.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而以墨子思想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却成了“绝学”。此种现象从二者的“天人观”分析看,孔子的畏命、知命思想既为统治者戴上了神圣的光环,又给予平民百姓精神上的安慰:而墨子的“天志”、“非命”思想却既没有让统治集团满意.又不能为人民大众提供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