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如何让人感受到一种贴近群众的亲和力、一种新颖生动的吸引力,—直是众多一线新闻记者,尤其是文字记者和电视编导们不懈求索、不断创新的目标。本文通过一系列理论联系实际的剖析,重点就“新闻报道故事化”这一论题展开思考,研究如何通过这一表现手法,有效拉近受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让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在千篇一律的新闻海洋中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夏琳 《科技广场》2009,(12):82-83
农村新闻报道有其不同于城市新闻报道的特点,媒体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在报道主题、写作方武等方面贴近受众需求,为更好地服务三农,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媒体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新闻报道环境进行剖析和预测,对新闻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对新闻报道活动实行主动性的参与和能动性的一种组织工作。新闻策划能起到挖掘新闻价值,推动深入采访,阐释报道主题,引领正确导向的作用。此篇文章分析了县(区)级媒体常见的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种类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与受众的关系,是新闻传播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而新闻的贴近性则是二者联系的纽带。只有贴近受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脉搏的新闻报道才能成为好新闻。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实现新闻贴近性的途径:1、选准自己的受众对象;2、选准受众关注的信息;3、掌握时代脉搏,正确引导受众。本文系统地从新闻贴近性角度探讨新闻报道与受众的关系,逻辑性强,文笔凝炼、流畅、优美,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报纸作为一种历使久远的媒介工具,历来被统治阶级牢牢地把握在手中,作为其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报纸媒体如何既坚持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指导性,又具有贴近性、可读性。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引人爱看,这就要求报纸在新闻宣传中真正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6.
李广明 《今日科苑》2007,(20):197-197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主人。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三贴近"原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根本观点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它使媒体"生活在人民当中","把镜头对准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区域性、时间性的约束。而当下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也促进了媒体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闻类型——数据新闻。数据新闻报道,目前在新闻传播中所占据的地位逐步上升。新媒介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得到了新的发展,众多媒体也在逐步从传统报道模式向数据新闻报道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陆伟 《科教文汇》2013,(20):72-72,76
新闻舆论监督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和我们党及国家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媒体的重要功能,随着政治文明的推进和人民群众法制、民主意识的提高,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因此加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就从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并以事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的会议精神及部署,各高校应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尤其面对90后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要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同时贴近学习、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从思想启蒙教育、日常行为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关注特殊群体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丘利彬 《内江科技》2010,31(4):26-26
新闻敏感性是发现、鉴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它包括政治敏感、业务敏感、善于提炼主题等内容。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拥有新闻敏感性有助于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准确把握报道方向、迅速分析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等等。它要求记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同时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不断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并注意把握新闻的纵横比较。  相似文献   

11.
张佳佳 《知识窗》2015,(2):90-91
在新闻报道中,医疗行业的新闻报道近年来呈现快速增多的态势。特别是在我国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医疗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改革带来的医患关系等一系列社会现象,都是媒体报道的内容。但是,纵观当前我国媒体对医疗行业的新闻报道,医疗专业性错误、信息源单一、话语权偏失、过度关注"眼球经济"等问题频出,有的问题甚至导致社会医患关系的恶化。其实,新闻报道与医疗行业的发展一样,都需要有较好的人文关怀意识。这种人文关怀意识,是维护媒体和读者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王彬 《青海科技》2009,16(6):131-133
近年来,青海气象新闻报道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报道范同、报道方式和技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突出气象新闻公众服务性,制作出高质量的气象新闻类节目是今后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改进的。本文结合青海气象新闻报道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就电视气象新闻报道上作的选题策划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报刊经济新闻要做到通俗易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贴近百姓生活的题材,使新闻报道能够吸引读者关注;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新闻角度的切入,要考虑读者的需求,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语言表达上,善于运用各种技巧,使文章易读,形式吸引人.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大多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人和事,容易陷入“煸情、刺激、猎奇”等误区,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决策层”把关不严,急功近利,放松了尺度,使一些低俗之风滋长蔓延。要把握民生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必须坚持“政治家办台”的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把关意识,使社会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报道深化、拓展、延伸的重要手段,在媒体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新闻评论是否具有政治性、指导性,从新闻评论的自身性质属性、社会时代的环境和媒介载体的特点三个方面来考究.  相似文献   

16.
虚假新闻是目前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顽疾,它作为一种公害早已引起新闻界内外的不满和愤慨。虽然,虚假新闻与新闻报道总量相比,数量微乎其微,而且是偶然地分散地出现,但杀伤力颇强,危害甚大。但是新闻报道一旦失实,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给刊登虚假新闻的媒体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有时还会给被报道者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本文简要概述了虚假新闻的危害,同时分析了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防治虚假新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对虚假新闻的扩散进行有效的遏制。让受众重新认可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张惠 《科教文汇》2007,(12S):121-122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报道深化、拓展、延伸的重要手段,在媒体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新闻评论是否具有政治性、指导性,从新闻评论的自身性质属性、社会时代的环境和媒介载体的特点三个方面来考究。  相似文献   

18.
刘洪波 《大众科技》2013,(8):168-169
新闻报道中记者的角色转换与定位,是媒体工作者长期践行和探索的议题。由中宣部倡议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对新闻工作者角色定位的要求。在“走转改”活动中,作者对记者角色转换要及时,定位要准确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静 《科教文汇》2007,(8X):227-227
报刊经济新闻要做到通俗易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贴近百姓生活的题材,使新闻报道能够吸引读者关注;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新闻角度的切入,要考虑读者的需求,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语言表达上,善于运用各种技巧,使文章易读,形式吸引人。  相似文献   

20.
地方新闻过去的表现形式是电视媒体的地方报道和各地的报纸报道,互联网出现后,地方新闻又表现为各地的官方网站新闻报道。在今天,"两微一端"成为不可或缺的3个媒体平台,地方新闻又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本篇以"今日头条"app为例,探讨地方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中有了怎样的新变化,未来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