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蕾 《教书育人》2011,(14):24-25
广义的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具有长远的、终极的意义或价值的向往、追求,甚至身体力行的一种信念,表现在社会中主要是人们的一种精神状况和价值追求。信仰是对某种终极价值的关怀。终极关怀不仅探讨宇宙的本原,探寻万事万物的根源,而且寻找人生最高价值之所在。但是,就其实质、核心来看,终极关怀主要追索的是人生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寻求的是这种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终极关怀下的教育是一种对人生最大价值目标和人生最大意义的关注与关怀,但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教育的“工具化“倾向,远离了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实施闲暇教育是终极关怀的要求,是实现终极关怀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小说以"仁爱"为内核,以超脱为形式,力排外界阻挠,营造了一个极具传统文化色彩的和谐人生境界,它是关注世俗价值的朴实情感,是对人的和谐生存的现世关怀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当代信仰的五大特征黄盛华信仰是人对终极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即通过对形而上意义上的终极关切对象的存在、属性、秩序、域限的断定,为人生设置一个终极的、绝对的根据。在隐秘的层面上,信仰状况决定着人类社会心态和人的总体精神面貌,是社会稳定的一种内在平衡力量,...  相似文献   

5.
小说《孔乙己》融铸着鲁迅先生四处碰壁的人生体验和孤独抑郁的情绪 ,孔乙己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人类难以逾越的心灵“高墙”,无法把握命运走向的生存困境。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思索与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使小说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宓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对中西诗学的把握和践履充满了悲剧色彩,恰如海德格尔指出的那样:凡没有担当起在世界的黑夜中对终极价值追问的诗人,都称不上这个贫困时代的真正诗人。从吴宓《五十生日诗》的解读过程中,可以透过层层所谓"宿命"的表象,渐达人生的真际,极富探讨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亮夫先生一生除治学领域宏富、学问博大精深之外,其人生品格同样令后人高山仰止。综合来看,其人生品格突出表现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等三个方面,超越功利主义而追求人生终极价值,对学生及后辈学人具有久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人格堪称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综观陶渊明的田园人生、官宦人生和艺术人生,其人生存在的思想价值表现为主体性、宇宙性和社会性。剖析陶渊明人生存在的哲学意义,会对今天的人们在确定人生终极追求之时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作家在体验和反映社会人生的过程中,在接受宗教文化思想影响的过程中,既深深植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抓住实际人生的焦点和热点,同时又把眼光投向人生奥秘的阔远之处,积极探求终极人生的无限蕴含,对现实人生的热情探寻始终伴随着对人生根本价值的深沉思考,现实与超现实,急切的时代责任感与悠深的历史使命感,这双重的关注与双重的情怀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种特有的情致和意蕴。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审美化存在是汪曾祺生命意义最本原的追求,它是对生命存在终极意义和价值的俸认,汪曾祺想要维护的正是个体审美化生存的传统价值。他追求生命的淳如和本真,追求那种绝然属于自己的生命感觉。他把对生命的崇尚,由人生形式的返归自然,提升为人生本质(即人性)的返璞归真。这是一种充分自由的生命活动,一种人类最高的生命存在方式,是伦理型道德生命的一种超越形态,同时也是生命本体的终极回归。  相似文献   

11.
哲学以其独特的品格,对自然、社会、人生进行着不懈地终极关怀。通过论述哲学的价值和意义,澄清人们对哲学世俗化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终极目的是使青年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拥有一个健康完满的美好人生。青年问题直接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教育的角度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指导,帮助青年健康成长,是教育不可回避的责任。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却忽略了对青年学生的人生指导,尤其是对学生精神、生命及健康的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毛笔是独立的艺术价值和技术价值的统一,是中国的由技达到道的独特的哲学观念的具体体现。老子中所描述的“道”,与笔的特性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笔与道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笔以载道,道以笔显,有无相生,互为表里,形成了一种构成势态,开启出人性与人生的极致,这是在终极意义上对人自身状态的叩问与关怀。目前,人类生存的大势,正面临一个深刻的转向,就是人的生存道境从边缘走向中心,它的虚柔的运作将人生进到一个真情无碍,大道流行的超越的审美境界,参与并影响着人类精神的重塑。一终极意义的追寻是一种人类本体论的自觉。对人的终极价…  相似文献   

14.
柴英革 《新疆教育》2012,(4):119-119
教育,与其说是驯化,不如说是对生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未来人生的关怀。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体现了人类的道德情操、人格精神、心路历程、生存状态,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本质联系、社会的终极目标、人类的安全、发展与命运等。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命价值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总是怀着一种神秘的心情去探索生命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高校德育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健康成长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满足学生了解生命的欲望,使之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展现个体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德育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17.
桑进林 《高中生》2009,(1):18-19
新课标对传记是这样要求的:“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阅读传记类文章要做到“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情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相似文献   

18.
养生在本质上不脱离对人类本质属性的思考,对养生问题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对自我存在问题的哲学反省。养生的终极目的即在于实现个体人生的存在价值,使天赋的生命潜能彻底释放。老庄道家认为,人类的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生死的必然性不能人为改变。但是,人类可以顺应生命的自然规律,达到寿命的极限以得其天年。这一观念包含着尊重生理自然需求的认识,间接地表达了人生的幸福不能以牺牲性命为代价,而应当在珍惜生命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小丁 《教育艺术》2006,(1):17-17,31
哲学是世界话语,根植于人们对世界、人生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层思考,源于人类的终极关怀,及人类对自身存在的终极理想、终极意义的探求。“在一切学科之冲,哲学是唯一自由的学问。”  相似文献   

20.
空门情关两无依——妙玉悲剧形象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人的璀璨生命与价值的揭示,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最为倾心的一个主题。曹雪芹通过妙玉这个极为特异的悲剧艺术典型,表达了他所执著追求的辉煌而坚定的信念:在清规佛戒尚猛的时代,当是发乎情,不必止乎礼义,要从欲为欢,而不必以多欲为苦。美就是生活,在苦难的生活中勇猛地挣扎与执著地追求,这便是曹雪芹对人生的终极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